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如何调节和控制负面情绪
1个回答2024-02-29 03:26
1.避免刺激,转移兴奋点
若发生悲伤、忧愁、愤怒时,人的大脑皮层常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灶,如果能有意识地调控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兴奋灶转换为抑制平和状态,则可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例如,当自己苦闷、烦恼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的事,尽量避免烦恼的刺激,有意识地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翻翻画册、读读小说等,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这就可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淡化乃至忘却烦闷。
2.冷静思考,主动控制
无论遇到什么打击或者不平,请先让自己的心去静一静,让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下,我们将要说出去的话是否合乎逻辑,是否会产生更加不好的后果。用意志和素养来控制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暴发;努力使激怒的情绪降至平和的抑制状态。就是说,凡是有理智的人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当怒起心头时,马上意识到不对,能迅速冷静下来,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减轻自己的怒气,使情绪保持稳定。

3.宽宏大度,克己让人
有气度的人,胸襟开阔,奋发进取,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而气度小的人,则满腹幽怨,斤斤计较,弄至孤家寡人的地步。生活将会是各种各样的,喜乐悲忧都会有。所以,人人都要注重涵养,消除抑郁寡欢的心境和私心杂念,对易激怒自己的事情,要用旷达乐观、幽默大度的态度去应付,经得起挫折,能克己不狭隘。这往往可以使一种原本紧张的事情变得比较轻松,使一个窘迫的场面在幽默笑语中化解。
孩子两岁很调皮,怎么控制情绪和他相处教育他啊?各位
1个回答2024-01-20 18:45
我的建议是可以进行故事教育,或者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做一些安静的活动,然后自己家里人做好表率,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如何控制和调节情绪
1个回答2023-01-26 23:57

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控制情绪的方法
原|2020-05-23 00:32:56|浏览:89

1、深呼吸:如果感觉自己已经开始生气了,马上就要爆发出来了,可以做做深呼吸,深呼吸看似简单,却可以让人放松下来,有利于情绪的控制。

2、不要情绪化:在平时可能有些人爱说些负面的话,比如“真烦”、“气人”之类的,可能说的时候并没觉得怎么样,但这种情绪化时间长了容易引起情绪失控。

3、不要对他人期待过高:当我们对一个人有过高的期待时,他没有做到可能我们就生气了,如果能够降低这种期待,那么自然就不容易生气。

4、暂时离开:如果有人让你生气了,马上就要发火了,不妨忍一忍,先离开一下,自己去另外的地方待一会儿,想想这事值不值得生气,这样更容易冷静下来。

5、学会减压:压力过大自然容易让人变得烦躁、易怒,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给自己减压,可以选择玩游戏、煲剧等。

6、想办法调节情绪:人难免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这一点我们需要承认,然后找到能舒缓自己情绪的方法,比如运动、听音乐等

如何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1个回答2023-04-26 10:35
1.
要培养自己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往往会产生积极情绪;

2.
要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比如,可以向知己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忧伤等等。这样做,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这种发泄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3.
要保持适当的紧张和热情。紧张是一种情绪,它能维持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如考试时产生的紧张情绪,能使大脑功能达到最高效率状态;平时上课或做某件事,也需要保持适当的紧张。
如何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1个回答2023-08-21 19:22
一个成功的人,首先是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称人也称己。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中有德,是善良。一个人的涵养来自大度,来自宽容;一个人的修为,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心中有爱,方能有所作为。付出真诚,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献出爱心,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大学生如何情绪控制情绪
1个回答2024-02-22 03:05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慢慢学会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并不能改变消极的情绪,反而使它们在内心深处沉积下来。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比如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好脾气的人,有时会突然发火,做出一些使人吃惊,或者让他自己也后悔的事来,这往往就是平时压抑的结果。同时压抑还会造成更深的内心冲突,导致心理疾病。

我们可以把坏情绪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因受到外界刺激而冲动发火,做出种种不理智的行为,可以说是急性的坏情绪。对付这种坏情绪常用的方法是,及时给予自己暗示和警告。如当你感到怒气正在上升时,在心里对自己说:克制,再克制!或者默默地从一数到十。往往只需几秒钟、几十秒钟,你的心绪就能够平静下来,那时再去处理问题,就不会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事了。

慢性的坏情绪,往往是由生活中许多不如意的事情造成的。造成坏情绪的原因也许不能一下消除,但长期陷在坏情绪之中,并不能改变现状,往往还会使情况变得更坏。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己,使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控制,就有力量来面对不如意的现实。当感到自己情绪消沉或者沮丧的时候,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改变它,比如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或是逛逛商店;也可以向知心的朋友哭诉一下。心理学研究表明,哭泣有一种治疗的功能,人在痛哭一场后,往往心情就变得好多了,因此你不必为哭泣而害羞。你也可以写日记,或打个心理咨询热线,让自己的坏情绪宣泄出来。除了宣泄以外,如果你能够为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去做些事情,或者以逆境为人生的动力去努力奋斗,就会更好地帮你从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因为一方面做事的过程需要集中注意力,让你没时间去自怨自艾;另一方面,在你的处境得到改善的过程中,你的眼界会变得更开阔,从而可能使你对生活产生新的看法。
大学生如何情绪控制情绪
1个回答2024-01-30 17:17
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要慢慢学会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并不能改变消极的情绪,反而使它们在内心深处沉积下来。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以破坏性的方式爆发出来,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比如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好脾气的人,有时会突然发火,做出一些使人吃惊,或者让他自己也后悔的事来,这往往就是平时压抑的结果。同时压抑还会造成更深的内心冲突,导致心理疾病。
我们可以把坏情绪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因受到外界刺激而冲动发火,做出种种不理智的行为,可以说是急性的坏情绪。对付这种坏情绪常用的方法是,及时给予自己暗示和警告。如当你感到怒气正在上升时,在心里对自己说:克制,再克制!或者默默地从一数到十。往往只需几秒钟、几十秒钟,你的心绪就能够平静下来,那时再去处理问题,就不会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事了。
慢性的坏情绪,往往是由生活中许多不如意的事情造成的。造成坏情绪的原因也许不能一下消除,但长期陷在坏情绪之中,并不能改变现状,往往还会使情况变得更坏。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己,使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控制,就有力量来面对不如意的现实。当感到自己情绪消沉或者沮丧的时候,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改变它,比如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或是逛逛商店;也可以向知心的朋友哭诉一下。心理学研究表明,哭泣有一种治疗的功能,人在痛哭一场后,往往心情就变得好多了,因此你不必为哭泣而害羞。你也可以写日记,或打个心理咨询热线,让自己的坏情绪宣泄出来。除了宣泄以外,如果你能够为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去做些事情,或者以逆境为人生的动力去努力奋斗,就会更好地帮你从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因为一方面做事的过程需要集中注意力,让你没时间去自怨自艾;另一方面,在你的处境得到改善的过程中,你的眼界会变得更开阔,从而可能使你对生活产生新的看法。
关于控制情绪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04:01
勃然大怒冲冠发怒冲冠怒发藏怒宿怨东怒西怨东怨西怒发怒穿冠发怒冲冠横眉怒目横眉怒视赫然而怒金刚怒目积羞成怒疾言怒色戟指怒目雷嗔电怒雷霆之怒老羞成怒怒不可遏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怒发冲冠怒火冲天怒火中烧怒目而视怒目横眉怒目切齿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怒气冲冲怒气冲天怒气填胸恼羞变怒恼羞成怒怒形于色人怨神怒人怨天怒神怒人怨勃然大怒、藏怒宿怨、冲冠发怒、冲冠怒发、春笋怒发东怒西怨、东怨西怒、发怒冲冠、发怒穿冠、敢怒而不敢言敢怒敢言、赫然而怒、横眉怒目、横眉怒视、积羞成怒疾言怒色、戟指怒目、金刚怒目、惊风怒涛、惊涛怒浪鲸波怒浪、狂风怒号、老羞成怒、雷嗔电怒、雷霆之怒恼羞变怒、恼羞成怒、怒不可遏、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怒发冲冠、怒火冲天、怒火中烧、怒目而视、怒目横眉怒目切齿、怒猊渴骥、怒气冲冲、怒气冲天、怒气填胸怒形于色、迁怒于人、人怨神怒、人怨天怒、神怒人怨室怒市色、天怒人怨、息怒停瞋、嘻笑怒骂、嬉笑怒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喜怒哀乐、喜怒不形于色、喜怒无常、鲜车怒马鲜衣怒马、心花怒发、心花怒放、直眉怒目、众怒难犯众怒难任直眉怒目
教师如何控制情绪
1个回答2024-02-11 05:51

教师如何控制情绪

  课堂上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教师难免有时会对着学生大发雷霆,事后想想又后悔莫及。下面是我整理的教师如何控制情绪,欢迎参考。

   1、要用宽容的心态来克制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错误举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足为怪。作为老师我们要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的处境着想,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思路也不同,站在学生的角度就会感受到当代学生所面临的成长的烦恼,学习的压力,甚至对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做法多一份理解,对他们多一份关爱,从而减少师生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要用新型的学生观来充实自己,要学会赏识学生。

  很多时候,令我们大伤脑筋的常是调皮淘气的学生,一旦他们犯错,会使我们更生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多在印象中搜寻该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比如,有的孩子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但他思维很敏捷,我们就要巧妙地关注课堂细节,让师生共同赏识他。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发现、挖掘、放大、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到动物园去看孔雀,什么时候最好看,(开屏),孔雀开屏最好看,孔雀开屏过后你不看它的正面,你到它背后去看看,我们会发现一点都不好看。所以我们不能只抓住学生的缺点,而应创造条件让他们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3、要用转移的方法来控制自己,要学会制怒。

  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课堂上发生不良情绪,要及时把情绪转移到与学生的交流谈心上,转移到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话题上。冷一冷,下课后再慢慢解决。训练有素的教师总善于用冷处理的方法来解决突发问题,使学生心悦诚服。比如:我们在上课时常常会遇到某个学生不能专心听讲的情况,这时如果我们中断课堂进行批评教育,就会破坏了这节课的完整性,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面对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些巧办法,如眼神示意、适时沉默等等,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4、要有师爱。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的情感品质,爱儿童应该是幼儿教师的天性。在师幼交往中,教师对幼儿的爱会使教师产生积极的情绪冲动,感受到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幸福的,同时将其积极情绪传授给幼儿,使幼儿在园里快乐成长。

   5、要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师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即使身处困境,也能看到其光明的'一面,始终保持愉快美好的心情。这样,在面对孩子间的纷争,在面对无理取闹的家长时,就会更坦然和淡定,不会使自己的情绪失控。

   6、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

  教师要善于看到自己职业幸福的一面,想想每天跟一群单纯、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不用考虑复杂的人际关系,心情就会舒畅很多;感受工作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如收到家长的一封感谢信,教会孩子穿衣服、叠被子等,使自己时时处处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7、形成情绪转变的心理机制。

  教师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幼儿,积极的情绪会使幼儿放松、有安全感,消极的情绪会使幼儿紧张、害怕。因此,教师在面对幼儿时,要自觉规范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忘掉一切烦恼,以微笑的面容面对幼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情绪转变的心理机制,使自己在师幼互动中,自觉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实现情绪转变。

;
如何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1个回答2024-01-29 18:58
1.不要打骂孩子
事实上,父母打骂孩子就是承认自己没能力和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来说,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身教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示范。但是,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孝子”,认为打骂孩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实,从情商的角度而言,越是打孩子,孩子就越不成器。即使有的孩子因被打骂而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但心中的创伤却是久难磨灭的。
2.建设性地关怀孩子
有的父母给孩子的不是关怀和热爱,而是溺爱和包办。只有给孩子建设性的关怀才是正确的做法,这就意味着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氛围,以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支持他。
3.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约束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接受纪律约束。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学习和培养某一种技能,就需要这种约束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天赋。当孩子踏进社会以后,更需要这种纪律的约束。要想提高孩子的情商水平,不对孩子采取一致有效的纪律约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4.训练自己的教育技巧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父母忽视对孩子的情商教育,但也有一部分父母是持重视态度的,只是一直寻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而使得情商教育出现很多困难和弊端。其实,父母可以到一些专业机构去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技巧的培训,来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情商教育方式。
专家提醒: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是很大的,在孩子面临压力的时候,父母应保持冷静,用平和的语气和孩子说话,示范给孩子看,这是最好的身教方式。当孩子没考好时千万不要如临大敌,“怎么办?怎么办?这下完了,我的孩子考砸了……”如果这样,孩子就会从父母的反应中感到“完蛋了!考得这么差,就要世界末日了”。孩子对事情的理解常会受到父母情绪反应的影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