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如何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4-03-15 00:17
命题作文的完成一般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写作和修改六个阶段。 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也叫解题,要求仔细分析题目,审查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目相适应的体裁、内容、行文重点、写作方法和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 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重视审题的重要性,或者还不会审题,有的甚至连作文的题目和要求都不细看,提笔就写,拿笔就画,结果闹出偏题、跑题、扣题不紧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悲剧。
审题立意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2-04 16:40
题,就是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可能不止一个,就要思考它们的关系。再综合分析一下,归纳材料,知道所给材料要表达的意思,才能不写跑题。立意是你的文章在审题后所要确立的中心思想。
什么叫做审题,立意?
2个回答2022-09-11 09:05
审题就是仔细的阅读和观察题目,然后思考,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快速作文要求在一两分钟之内完成审题任务,确定文章立意,不但要求对作文题目把握得准,而且要求速度快捷,不能磨磨 蹭蹭、慢条斯理地去分析和揣摩。

立意就是确立写作的目的意图并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立意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4-02-16 02:23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过去对的、经验的东西现在不一定仍然实用,
高中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4-03-11 01:41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一、主旨领悟法 二、关键把握法三、由果溯因法 四、寓意揭示法 五、细节切入法六、倾向揣摩法七、多向发散法八、舍次求主法九、求同存异法十、互补完善法(字所限,例子已删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4-03-13 16:53
一、抓关键语句,找对切入点
抓关键语句即抓住所给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正确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关键语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点。学生要能够提炼出这样的关键语句,透过材料看到其表达的思想和主旨。在材料作文中,关键语句要么是所给材料中议论性的语句,要么是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要么是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要么是转折复句的后半句。掌握了这些技巧,学生在分析和判断时就会很容易地找到这些关键性语句。在训练学生抓关键语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抓关键词句、进行联想、提炼中心。
二、提炼出中心,写出新立意
提炼中心法就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而推导出材料的中心思想的方法。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首先要明确作文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中心内容,进而才能够写出表意正确的文章。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而且也是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只有明确中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偏题或者是跑题的现象,顺理成章地写出精彩绝伦的作文。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学生能够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且以其作为材料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的文章切题又有深度。分析概括是在阅读材料时要针对给定材料的内容层面,通过分析,概括出内容要点;提炼加工是针对给定材料的精神层面,提炼出材料的主题。
三、寻求互补法,合理去安排
“互补”来源于几何中的互补角,用在作文审题中,也就是通过材料提供的信息挖掘其中给出的信息和对不足的内容加以补充,寻求互补。在材料作文中,有的是给出几条材料,这些材料性质是统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面对这样的材料,只有将他们叠加起来找出几则材料的重合之处,才能更为科学合理地提炼出最佳的立意观点。学生要善于利用给出的条件和信息来分析和寻找隐含的信息和内容,促进学生通过互补的方式来完善文章的写作思路,形成自己的立意。立意新颖,下笔自然会轻松,从而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四、由因来溯果,体验全面性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他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联系的形式存在的。材料作文审题时,学生也要善于找到材料中的因果联系。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对于因果关系非常明显的材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分析因果关系上入手,促进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文章。
高中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4-02-14 18:53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一、主旨领悟法 二、关键把握法三、由果溯因法 四、寓意揭示法 五、细节切入法六、倾向揣摩法七、多向发散法八、舍次求主法九、求同存异法十、互补完善法(字所限,例子已删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3-11-28 21:33
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 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明确提出质 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 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 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 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为什么要让孩子树立审美观 如何培养
1个回答2024-05-01 13:52
所谓审美观念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和一般认识的心理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形象思维。由于孩子的审美观念还不完整,尤其是攀比、虚荣心在有些孩子身上表现居多。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灵魂的重要手段,因此树立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念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1.要让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美学知识,知道美的各种表现形式,从而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比如雄壮、精巧、刚强等都是一种美。 2.要让孩子明白,美有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自己认为是美的事物在别人看来未必是美,反之亦然。 3.美重在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在相互攀比或与他人的过度一致。 4.美还有时间性,随着时间的变化,美也会改变。 5.美不仅包括外在美,还包括内在美。 6.父母也需要自行钻研美学和衣着搭配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孩子。 7.改变孩子审美观念的过程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父母要有心理准备。8. 孩子的穿着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意识,不合常理或者花样百出的穿着可能会给孩子朦胧的审美意识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穿着上,父母逐步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 查看原帖>>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1个回答2023-12-07 05:12
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明确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