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脾湿

脾胃虚寒与脾胃湿热的区别是什么?
3个回答2022-10-10 05:02
你好: 首先一个是热性的一个是寒性的! (一)脾胃虚寒证是由于素体脾气虚,或脾虚日久,波及脾阳,使脾阳也虚。或贪食生冷,损伤脾阻,导致脾阳虚不能温暖胃肠,寒气自内而生的病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常出现或伴有脾胃虚寒证。胃痛或腹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时痛甚、进食后痛减,泛吐清水,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发冷,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二)脾胃湿热是中医的辨证,也称为中焦湿热,一般有如下临床表现:脘胁痞胀,不思饮食,身重体困,或口干,喜冷饮或消谷善饥,或呕吐嘈杂,口臭,牙龈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等. 如果你觉得同时患有这两种症状,那需要找中医医师辨证后综合用药。 希望你会满意答案并有所帮助。
脾胃湿寒怎么调理
1个回答2023-02-13 10:22
四川火锅,吃个2、3回,一定有改善,效果自知。
中医辨证的,脾胃虚寒和脾胃寒湿是同一种疾病吗?如果不是,各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3-01-13 07:54
不是同一种疾病:
从治疗难易来讲:虚寒病轻易治,寒湿相对难治些,
从病状诊断来说:虚寒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像沉细或沉紧;寒湿舌苔中心白厚,舌面水分多,有张口欲滴之状。脉像沉迟或浮滑。《针灸大成》曾有一句话:脉象沉滑,风湿在经络(也可以理解为表),脉像浮滑,风湿在筋骨(也可以理解为里)。
从治疗方法来说,虚寒者,应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可用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升阳宜胃汤、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等,寒湿者,应芳香化湿,可用三仁汤随症加减等。
总之,脾胃虚寒和脾胃寒湿不是一种疾病,治疗理念也不一样的。供参考
——星南逸人
脾胃虚寒,肝胆湿热
1个回答2022-12-22 07:42
脾胃虚寒用附子理中丸,肝胆湿热用柴胡疏肝汤
脾胃湿寒,体内湿气太重怎么调理
1个回答2023-08-21 19:26
日常的饮食最好做到科学,可以多吃些利湿健脾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冬瓜、山药、海带、绿豆等。虚寒体质的人湿气重喝稀健薏米红豆茶,,
脾胃不和 脾胃虚寒区别
1个回答2023-01-14 07:37
脾胃不和是气的问题。脾胃虚寒是阴阳或者讲是温度的问题。
脾虚寒湿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28 03:54
  脾虚寒湿其实就是指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所以好多健脾的药物本身有利湿的功效,如:茯苓、薏苡仁、等。

  如果觉得茯苓薏仁这样的食物及难做又麻烦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喝随草记的埤泰茶吧,温和脾胃的,叶针对你所说的病症,。
脾胃寒的原因是什么呢?
2个回答2022-10-05 23:21
脾虚胃寒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于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的一种症状。
脾胃虚寒
1个回答2022-05-20 01:46
实际不知你想知道的是什么
脾胃寒的原因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02 22:15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