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山行唐杜牧

新唐书 杜牧传 翻译
1个回答2022-09-23 20:55
AGA164
山行唐杜牧的诗句
1个回答2024-03-12 20:48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1]
作品名称
山行
创作年代
晚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 者
杜牧

作品原文
山行1 杜牧
远上2寒山3石径4斜5,白云深6处有人家。
停车7坐8爱枫林晚9,霜叶10红于11二月花。[2]

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版本差异
诗文第二句中,是“深”还是“生”字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清康熙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集成》作“白云深处有人家”[3] 。明万历赵宦光刊本,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深处有人家”[4] 。清乾隆《四库全书》收入的两种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编《唐诗品汇》和《御定全唐诗》作“白云深处有人家”,而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生处有人家”[5] 。当代有些课本中本诗也从原来的“白云深处有人家”修改为“白云生处有人家”,并于注释处说明“‘生处’一作‘深处’”(考试时应以使用的课本为准)[6] 。1994年版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作“白云深处有人家”。

白话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杜牧是唐代诗人,字杜之,与()并称“小杜牧。”?
4个回答2023-09-25 02:00

杜牧,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不笑郑是杜之)。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则腊李杜”碰盯颂。

杜牧为何写《阿房宫赋》,杜牧想对唐敬宗说什么呢?
1个回答2024-02-02 00:59

写到这里,文章就进入了最关键的部分,借古讽今。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描写了阿房宫的华美,便匆匆结束,就算用尽了世上最华丽的辞藻,也只是一篇平庸之文,因为,文中没有投入作者的情感。

而如果仅仅只是就事论事,简单地说上那么几句,分析一下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虽然有一定的思想性,可是,现实意义不大,还不能算是一篇好文章。而杜牧的《阿房宫赋》则不是这样,前文对于阿房宫的描写,对于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分析,全都是为了讽谏唐皇勿蹈秦皇覆辙。

为了很自然顺畅地联系到唐皇的身上,杜牧在这里,再次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六国先入手,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六国之所以会灭亡,不是因为秦国的兵多将广,武器先进,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六国君王不能爱民。

而秦王朝的覆灭呢,其实和六国覆灭的原因,是一样的,“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皇为了满足个人的穷奢极欲,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所以,秦皇也和六国的君主一样,并不爱民,他的灭亡,也是必然的,乃是咎由自取。

杜牧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6:52

1,赌酒取姬

晚唐大诗人杜牧跟著名诗人张祜极为要好。一次,作客淮南的张到官府赴宴时,看到杜也在座。而当时,两人都爱恋座中一位漂亮的歌妓,于是决定索取骰子用赌输赢的方式来决定谁有权去继续爱恋。

杜牧当下遂开始悠然吟道:骰子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张祜一听,也不甘示弱地接口续吟着:但须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因露指尖。语音刚落,两人就不觉大笑着,反而把原本赌酒取妓的事儿给忘了。 

2,死前烧文

杜牧临死之时,心知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但这篇短文写得却是平实无奇,丝毫不显文豪手笔。据《新唐书》载,墓志铭写就,杜牧闭门在家,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留下十之二三。

3,游玩轶事

按照惯例,新科进士要到曲江游玩。曲江是当时最热闹的场所,尤其在春天更是摩肩接踵。这时的杜牧顾盼生辉,一举手一投足都“才”情万种。

他们一行三五人来到曲江寺院,正巧碰见一位打坐的僧人,便攀谈起来。僧人问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报上大名,心想“天下谁人不识我”,以为僧人会大吃一惊,露出“追星族”的狂热。

谁知僧人面色平静,木然不知,这让杜牧分外失落,很是惆怅,遂现场赋诗一首云:“家住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气味长。”

4,张好好诗

大和二年十月,杜牧进士及第后八个月,杜牧就奔赴当时的洪州,即王勃写《滕王阁序》那个地方,开始了杜牧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

其时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辟召杜牧为江西团练巡官。沈家与杜家为世交,沈氏兄弟是文学爱好者,对当时的知名文人都很眷顾,与杜牧的关系也颇为密切。杜牧撰写《李贺集序》,就是应沈传师之弟沈述师所请。

杜牧经常往沈述师家中跑,听歌赏舞,蹭饭蹭酒,还对沈家中的一个歌女张好好很有好感,可惜主人对此女子分外珍惜,抢先一步,成全了自己,将她纳为小妾,使小杜空有羡渔之情。

大和八年,小杜在洛阳与张好好不期而遇,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沦落为他乡之客,以当垆卖酒为生。杜牧感慨万分,写了一首五言长篇《张好好诗》。

由于情绪饱满,不仅文笔清秀,而且书法更为飘逸,为杜牧赢得了书法家的美名。

5,十年之约

杜牧在宣州幕下任书记时,听说湖州美女如云,便到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知杜牧诗名,盛情款待。

崔把本州所有名妓唤来,供杜挑选。可杜牧看了又看,有些遗憾地说:“美是很美啊!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又说:“我希望能在江边举行一次竞渡的娱乐活动,让全湖州的人都来观看。到时候我就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细细地寻找,希望或许能找到我看中的人。” 

湖州刺史按照杜牧的意愿,举行了这样一次竞渡活动。那天,两岸围观的人密密麻麻,可杜牧挑了一天,直至傍晚,竟没有找到一个合意的。眼看就要收船靠岸,在人群中,有一位乡村老妇人,带领一个女孩子,大约十几岁。

杜牧看了好一会,激动地说:“这个女孩子真是天姿国色,先前的那些真等于虚有其人啊!”就将这母女俩接到船上来谈话。这母女俩都很害怕。杜牧说:“不是马上就娶她,只是要订下迎娶的日期。”

老妇人说:“将来若是违约失信,又应当怎么办呢?”杜牧说:“不到十年,我必然来这里作郡守。如果十年不来,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嫁给别人吧。”女孩的母亲同意。杜牧便给了贵重的聘礼。 

分别后,杜牧一直想念着湖州,想念着这位女孩子。可杜牧官职较低,不能提出调任湖州的请求。后来杜牧出任黄州、池州和睦州刺史,都不是杜牧的本意。

等到杜牧的好朋友周墀出任宰相,杜牧便接连写了三封信,请求出任湖州刺史。大中三年,杜牧四十七岁,获得湖州刺史的职位。此时距离与当年那母女俩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四年。那位女孩子已经出嫁三年,生了三个孩子。杜牧将女孩的母亲叫来。

这老妇人带了外孙来见杜牧。杜牧责问说:“从前你已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我,为什么要违背诺言呢?”老妇人说:“原来的约定是十年,可你十年过了,没有来。这才出嫁的。”

杜牧取出盟约看了看,想了想,说:“她讲得很有道理。若是强迫她,是会闹出祸事来的。”便送给老妇人很多礼物,让她走了。为着这件伤心事,杜牧写下了《叹花》。

杜牧怎么画[全身]
1个回答2024-02-29 21:32

杜牧的画像之杜牧雅趣

 

诗人杜牧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3-13 01:02
1、肚子要大,满腹经文。
2、要带书生帽,文质彬彬。
3、要抬着头,背着手,留着胡须,穿着长袍。
山行 杜牧
1个回答2024-03-29 20:00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关于杜牧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09:11
晚唐大诗人杜牧跟著名诗人张祜极为要好。一次,作客淮南的张到官府赴宴时,看到杜也在座。而当时,两人都爱恋座中一位漂亮的歌妓,于是决定索取骰子用赌输赢的方式来决定谁有权去继续爱恋。
杜牧当下遂开始悠然吟道:骰子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张祜一听,也不甘示弱地接口续吟着:但须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因露指尖。语音刚落,两人就不觉大笑着,反而把原本赌酒取妓的事儿给忘了。
杜牧的《山行》中
1个回答2023-09-03 23:51
,白云生处有人家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