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儿歌内容包括

民乐都包括什么?
1个回答2022-05-04 11:01
高胡,筝,琵琶,阮,洋琴
女真包括哪几个民族?
1个回答2023-08-16 19:56
就是现在满族的前身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个回答2024-02-12 10:48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哪些文化?
1个回答2024-02-11 05:05
应该是衣食住行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文化吧。按照 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大概有这么几种者培:物质生产民俗(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与交通民俗)、物质卖嫌敏生活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建筑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宗族组织民俗;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 (诞生仪礼;成年仪礼;婚姻仪礼;丧葬仪礼)、民俗信仰、民间中枝科学技术、民间医学、民间口头、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
民商法包括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3-13 04:30

所谓的“民商法”是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它包括总则(《民法通则》)、物权法、债权法(主要是合同法)、婚姻家庭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人身权法、侵权行为法,以上这些主要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法体系;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其中后五个法律还是金融法(经济法的下位法)的组成部分。

民法又包括财产法和人身法。

1、财产法,从民法理论上讲由物权法、债法组成。物权法规定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取得、变更、消灭,以及占有制度、共有制度、相邻关系。债法规定债的发生原因、债的履行、债的转移、债的保全、债的消灭等。

2、人身法由人格权法和亲属法组成,其中“身”是指亲属身份。人格权法规定身体权、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隐私权、姓名权及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的法律规范。亲属法在我国是指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关于婚姻家庭继承的法律规范。

民间文学作业 生活故事包括哪些类型
1个回答2024-01-28 13:57
维吾尔族民间文学>讲述了一个叫阿凡提的聪明人的故事。  阿凡提,又译阿方提,(维语“先生”的意思,阿拉伯文:جحا(朱哈)或نصردين(纳塞尔·丁)),是一位活跃在西起摩洛哥、东到中国新疆伊斯兰诸民族中的人物,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曾经率军大破蒙古西征军,使蒙古不再西进),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在中亚细亚和新疆的传说中,他被称作叫做阿凡提;西亚地带为纳西尔丁或纳塞尔丁。在不同地区的传说中往往以智者或者导师的头衔来称呼他,如霍加、毛拉、阿凡提等。
民俗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1个回答2024-02-13 16:45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猜灯谜、贴春联、画灯笼、京剧、花灯报元夜、踩高跷、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新疆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吗?(不包括少数民族)
1个回答2022-08-04 10:12
没有新疆地方方言
沈从文作品中民俗文化包括哪些
1个回答2024-01-27 20:29
他的湘西小说生动具体地描绘了湘西四个突出的民风民俗:青年男女恋爱风俗、鬼神迷信风俗、节日风俗和人生礼仪风俗,本文便对这四个风俗进行了些许探讨。

一、青年男女恋爱风俗

作家欲将民俗事象在作品中进行反映,这就要求作家反映民俗不是单纯的引用,而是将民俗事象融入作品的整体结构之中,与人物的命运、生活紧密地相连,因而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对歌,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这是湘西人民的民俗之一,湘西青年往往通过对唱情歌相识相爱:《龙朱》中的白耳寨王子龙朱唱歌,终于赢得黄牛寨寨主女儿的芳心并结为夫妻;《媚金·豹子·与那羊》中的媚金和豹子,一个在山南一个在山北从早到晚唱情歌,最后媚金输了,便决定把自己交给豹子,并约好到一个山洞相会。歌声在故事情景中,呈现着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着人物形象,同时也作为故事的内容,表现了人物所处的人文环境。中国自古以男子为中心的传统道德,反映在婚姻方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择偶的单向性、男女的不平等。而对歌的古老湘俗,表现的却是健康而合乎人性的爱情,这份爱情的基础是男女平等、相互爱慕、彼此自由选择的双向性关系。

二、鬼神迷信风俗

沈从文的小说涉及到大量鬼神迷信方面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充分体现了历史悠久的神秘瑰丽的楚巫文化。在《神巫之爱》中就非常具体地描绘了神巫歌舞娱神的场面:神巫先在田坪上建立一个道场,到了晚上,松明、火把、大牛油烛一一点燃;仆人五羊打着野猪皮鼓,神巫则头缠红巾,眉心擦了点鸡血;他手执铜叉、镂银牛角,在场坪中央有节拍地跳起了舞。而《新与旧》则记述了一种古代行刑的民俗:刽子手行刑完毕后“不顾一切,低下头直向城隍庙跑去……照规矩在菩萨面前磕三个头赶忙躲在神前香案下去”[1],县太爷则装作进香,有人报案,刽子手自首,县太爷装模作样的审案,再“与我重责这无知乡愚四十红棍”,棍责一完,领了赏号,才算结束。

三、节日风俗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还涉及到许多节日习俗,比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春节等,这些节日虽和其他地方有相似之处,但还是具有湘西的地方特色。如《边城》中,作者就较为细腻地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从赛龙舟中人们的装束、打扮到龙舟的形状,及其龙舟竞发的场面都刻画得细致入微:那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色的龙舟,头上和腰间缠着红布的青年浆手,那起劲的鼓声,离弦而发的长龙,还有两岸无数“观战”的人的呐喊助威,那红火得近似疯狂的抢鸭子的场面,甚至还没有尽兴的赛手们在月光下玩上个半夜,这一切痴狂的场面,古老而健康的风俗,正反映了湘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湘西沅水一带特有的地方风情,湘西人民的粗犷放达的性格和心理,不都在这龙舟竞渡的民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吗?

四、人生礼仪风俗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也包含了很多人生礼仪的风俗。如《媚金·豹子·与那羊》中就叙写了年轻人去赴情人的约会,必须带一只洁白的白羊羔。这白羊羔不仅代表了女方的纯洁,而且“可以用白羊换媚金贞女的红血”。在《萧萧》中也简单的描写了孩子的出生习俗:萧萧落草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后,人们按规矩给她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吃蒸鸡同江米酒是因为孕妇生产失血过多因此补血,烧纸谢神是因为人们认为能生下男孩都是祖宗积德神灵保佑的结果。另外在《萧萧》中还叙述了小丈夫大媳妇的童养媳风俗:萧萧十二岁,她的小丈夫还不足三岁,在这样的婚姻由于男女年龄差别过大,造成女性严重的身心压抑,因此才会有花狗大唱“十岁娘子一岁妇”,“娇家门前一重坡,别人走少郎走多,铁打草鞋穿烂了,不是为你为那个”[2]等歌曲对萧萧勾引并获得成功的事情发生。(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