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3岁幼儿儿歌听赏指导

如何指导幼儿欣赏名画
1个回答2024-03-15 02:26
通过让幼儿欣赏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同艺术大师对话,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无意识等多种审美心理功能,把艺术家的情思意会,审美创造溶入幼儿自己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潜在的心灵沟通和内在的自我交流.面对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使幼儿能产生强烈的美感,并激起幼儿表现美的欲望,教师应做好欣赏活动前的准备,通过合理引导,音乐的恰当运用和多媒体的利用等形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幼儿体验欣赏的快乐.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欣赏
1个回答2024-03-14 14:33
我觉得真正的音乐欣赏,最重要的是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对音乐所引起的情绪、情感有所体会。
在引导孩子进行理解时,可以带领孩子先理解所熟悉的歌曲的歌词,其次是音乐情绪。如:妈妈在哄小宝宝睡觉,妈妈喜欢小宝宝是什么心情?在孩子已熟悉的基础上,还可以带领孩子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高音、低音。再如:听到沉重、阴暗、缓慢的性质可以想到什么;听到轻快、跳跃的音乐又想到了什么;摇篮曲的音乐在结束时渐慢渐弱,是表示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这些形成一定的概念,会用这些概念去理解更多的音乐。
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指导
1个回答2024-02-07 11:55

   美术欣赏活动:审美能力

  许多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幼儿的绘画技能技巧,手工作品的制作,而忽略了幼儿的美术欣赏教育。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其间经历了感知、想象、理解的心理历程,并由情感因素贯穿过程,它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组成成分之一,与绘画教育、手工教育共同组成完整的幼儿美术体系。

   幼儿欣赏教育活动的性质及作用

  美术欣赏是美术作品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没有美术欣赏,美术创作便失去了创作的意义,同样,没有美术创作,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观赏作品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包含了幼儿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感受。而幼儿又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或解释作品,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中受到教育和美的享受。所以,美术欣赏也可以说是一种与美感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幼儿通过对美术作品感受、想象、体验、理解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地认识美术作品,这就是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基本性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可以扩大幼儿生活的视野

  对于幼儿来说,世界是无穷大的,事物种类繁多,他们不可能观察和体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借助许多美术作品,可以使他们接触到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例如欣赏少数民族服饰,就能使幼儿了解各民族服饰特点,生活习俗,学习色彩的搭配,线条、图案的运用等。

  2.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得使幼儿受到教育和生活的启迪

  幼儿通过美术作用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欣赏“雨中的节奏”这幅作品,画面中,下着小雨,一位老师脱下外套搭在三个孩子的身上,好逗挡住了雨,不仅使孩子欣赏了画面的丰富色彩,还使孩子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关心自己的那一份爱,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同伴,关心周围的'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3.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是提高艺术素美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这就是说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作品,反过来又会对幼儿起着教育作用,从而提高幼儿欣赏艺术的能力。好的美术作品能激发幼儿的情绪,使幼儿的心情感到愉快的满足,给其一种美的享受。

  通过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使幼儿认识什么是真、善、美。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启发、引导幼儿进行欣赏活动。那么,如何指导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呢?

   一、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应选择与幼儿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对象。如小班可选择形象具体、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作品让幼儿欣赏与评价──“它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中大班可选择图案复杂,构思构图丰富的美术作品供幼儿欣赏与评价──“它为什么这样布局?有什么好处?”从而引起幼儿绘画、制作兴趣,探究美术作品的制作方法。

   二、美术欣赏作品形式多样化

  选择欣赏的美术作品画幅尽可能大些,以便让幼儿看清楚,欣赏对象也可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影等方式呈现给幼儿。在自然景物和环境布置的欣赏中,最好能让幼儿身临其境。例如,大班“过新年“活动中,老师可带领幼儿参观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让幼儿感受节日的热闹和喜庆的气氛。

   三、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幼儿的审美积极性。在欣赏活动开始时,老师不要急于做讲解分析,这样极易给幼儿造成思维定势,影响幼儿自身主动的感知和体验。应让孩子仔细观察,使幼儿自己去发现。其次,教师不要做过多多深的讲解分析,对幼儿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师应主要通过提问的方法,对幼儿加以诱导,使他们沿着一定的程度积极进行思考、联想、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欣赏

  幼儿通过用语言、动伍歼作、表情来表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可加深其对作品的欣赏程度与理解,有利于幼儿欣赏水平的提高。例如,中友橘卖班折贴活动“美丽的海底世界”,老师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中各种动态的鱼──有的鱼是椭圆形的身体,三角形的尾巴;有的鱼是半圆形的身体,扇形的尾巴……虽然画面上只有几条鱼,但能感到这些鱼儿正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还可以联想到海底里有许多漂亮的鱼儿游来游去。接着,教师又引导幼儿欣赏如何折出鱼儿各种形状的身体,几条鱼各不相同,教师又请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体验鱼儿游的形态,加深了对“海底世界”的理解。

  总之,美术作品种类繁多,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的理解,根据幼儿实际的发展水平来进行有的放矢的欣赏指导。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导入模式有多种
1个回答2024-01-27 01:28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导入模式有多种,其中(从完整作品开始)的模式比较适合于结构单纯、清晰的作品,以及不太注意感知体验细节的教学和设计。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倾听、理解、创造性表达和个人音乐趣味倾向。理想的音乐欣赏活动能够促进这些方面的发展,使幼儿形成有关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育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倾听周围环境中的音响。包括倾听活动室内的声音,倾听庭院、活动场所中的声音,倾听厨房中的声音,倾听卧室中的声音,倾听在家庭、社区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等等。音乐作品欣赏。包括欣赏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歌曲、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简单器乐曲、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或其中的片段等。

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技能。包括了解音乐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和常见表演形式;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能听出并理解作品的主要情绪、内容、形象及作品的主要结构;能分辨常见人声和乐器的音色;能根据音乐作品的音响展开想像、联想;能运用一定的媒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等等。

幼儿园音乐欣赏材料的选择应注意:音乐作品要适合于特定儿童的感知、理解能力发展的实际需要,符合基本的教学要求,内容、形式、风格丰富多样,比例结构布局合理。辅助材料(包括动作材料、语言材料和视觉材料)能帮助儿童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和体验,其本身应该与音乐在节奏、旋律、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相类似。

发展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方法主要有:选择最好的音乐作品;选择最好的音乐音响;让幼儿有机会利用更多的感知觉通道进行音乐的感知;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在伴随音乐进行表演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利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表达自身的音乐感受。

从事幼儿和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小朋友欣赏儿童戏剧作品?
1个回答2024-02-05 17:12
小朋友对于戏剧作品不是那么了解,而且戏剧作品在不了解的人身上肯定会有一点枯燥的,我认为首先可以先跟小朋友介绍一下历史,采用幽默的方式加强小朋友的喜欢程度,介绍每一个角色的特点,通过人物的描绘增加小朋友的喜爱程度,然后勾引小朋友去尝试看这些作品,在观看结束之后也可以让小朋友扮上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性的上台表演。
如何指导幼儿鉴赏幼儿文学作品
1个回答2024-01-06 17:09
图文并茂,这样容易让儿童产生兴趣,似讲故事般地讲解,也要激起儿童提问的兴趣,这样有助于更深入了解文学,同时也要不忘地让儿童之间进行讨论。
幼儿文学的作品赏读的分类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6 11:32

幼儿文学的作品赏读分类是指按照幼儿年龄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的幼儿文学作品,例如适合有婴幼儿的绘本作品,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等。

如何指导幼儿阅读欣赏童话
1个回答2023-01-23 16:10
你知道幼儿阅读欣赏童话让他知道童话故事是非常重要的,一定好好学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