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研究李玫瑾

李玫瑾的犯罪心理学
1个回答2023-11-19 14:10
尚俊平,焦点网络中级,坚持分享885天,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

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教授,在他的讲座中,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在孩子们的性功能发育之前,也就是孩子那时间,孩子身高不够,会感到弱小,那时的家庭中的心理抚养特别重要。

讲了几个大案中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一个是8岁从韩国移民美国,23岁时杀了他的同学32个人,最后自杀的惊天大案。但是最后孩子们献的花束有33束,也有自杀的孩子的。八岁的孩子,他完全可以建立起他的安全熟悉范围,在他原来的韩国的家里,他已经建立了他的熟悉的社交范围:他的邻居,他的朋友,他的同学。他熟悉了周围的居住环境。可是就在一天的时间里,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人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环境,这给了他极大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带来的创伤一直陪伴着他。到他23岁的时候,忍无可忍。一个人的犯罪跟他以前的经历相关。犯罪行为的滞后性,心理问题的有滞后反应。

未成年人的问题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是被动的,父母是决定性的。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就是他在面临复杂的所有的问题的时候,他不把原因归结于他人,而是归为自己的原因。在这里李老师认为,人性的教育重于智力的教育。

到底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有各种各样的理论,期待着人类觉悟。

人性是什么?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这种动物与所有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在生命初期就有生命本能,像蟑螂,狼,大像,生下来就会站立,就会跑。可是人类的早期,只能仰面躺着,等待着大人把奶头给他放到嘴里,他才能吃。也就是说最聪明最智慧的人类,在生命早期最无能,最无助。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个人与孩子24小时接触。在这个喂养的过程中,孩子天天感受到你的气味,看到你的面孔,听到你的声音……你的所有的一切就被孩子纳入了他的感知里。孩子180天后就开始认人了,认人是情感的出现,也是他最初信任世界的开始,是她依赖关系开始建立。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成年,最重要的是持续到12岁。所以早期哺育孩子的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这孩子接下来发展为什么样的人的基础。

能力是天生的,但性格的培养是后天的,我们真正关注的就是性格的培养。就是父母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互动模式在与孩子一起生活。父母的思维,父母的感知,父母的观念,父母的沟通模式,都将深深的影响到孩子,被孩子模仿,成为孩子们自己的东西。好多人家的孩子一走出来别人一看,哦就知道这是谁谁家的孩子,跟他父亲一模一样,连说话的语调就类似,那眼神像极了。

在这个讲座里。李老师举了很多的例子,孩子们犯的罪,并不是因为孩子,动机就是恶的。而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父母不但要陪伴孩子成长,还要学会成长自己。要想陪陪伴好孩子,不是说孩子就在我旁边,我一直陪着她,就是陪伴孩子。而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在找机会去引导孩子,在我们的引导中,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什么时候才是机会,怎么去引导,这是家长需要学习成长的东西。所以有句话说,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李玫瑾写的犯罪心理学小说叫什么名字?
2个回答2022-06-26 12:46
用李玫瑾的话说,《幽微的人性》“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轻松话题与严谨论证于一体,雅俗皆可共赏。”走下荧屏,好不容易在书本里通俗了一回的李教授到底说了些什么,值得大家关注。
李玫瑾讲述案例的两个犯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1-18 16:23
  李玫瑾不愧称为中国的女弗洛伊德,当年马加爵事件时众多...我讲的这些案例,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我们对于犯罪...我有时候跟嫌疑人谈话,有的犯人跟你讲话...
李玫瑾结过婚吗?
1个回答2024-01-24 11:48

李玫瑾结过1次婚吵宽。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升唯亮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课题研究

李玫瑾

1987年参与国家哲学山亩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

1995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

1997年主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级项目《犯罪心理研究》

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犯罪综合治理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1999年主持公安部部级项目《社会心理调查研究》

2000年参加全国妇联《反对与制止家庭暴力》项目

2000-2001年承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合作项目《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受害保护》等。

2001年主持公安大学引智项目《犯罪侦查与心理画像》。



李玫瑾有几个子女
1个回答2024-02-20 07:40
有一个女儿。
根据查询名人数据库得知,李玫瑾膝下有一个女儿,现如今在一所大学执教,任音乐老师。
李玫瑾,1958年出生,毕业于卜纤中国人民大学,稿弊野现为中国人民公安键喊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玫瑾有儿子吗
1个回答2024-02-20 03:20
没有儿子,据了解,李玫瑾膝下有一个女儿,现如今在一所大学执教,任音乐老师。
有哪些研究犯罪心理的书?
1个回答2022-11-12 04:18
你直接看《沉默的羔羊》吧,或者《电锯惊魂》,都是研究心理的
心理专家李玫瑾:孩子为什么不懂事,父母不要总去怪罪
1个回答2024-03-09 00:32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开始抓,不能懈怠疏忽,孩子不懂事,首先问题出在家庭教育,出在父母对孩子教育不到位,发现孩子不懂事,父母要及时纠正,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给孩子讲道理,再者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也很大,父母是否自己在某些事情处理上给孩子起到一个不好的示范。
李玫瑾哪一本书最有名?
2个回答2022-06-30 16:05
李玫瑾的《犯罪心理学》这部书最有名。
心理专家李玫瑾:孩子不想上学,不爱读书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20 20:46
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教育引导的方法也不同。有些孩子,没有学习的才能,父母却一根筋地认为只要努力了就学得好。这种只会让他越来越讨厌读书。最好按照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规划孩子的学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