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同伴幼儿歌曲

如何教孩子在幼儿园和老师,同伴相处
1个回答2024-02-04 15:05
孩子在入园之后,有的孩子没多久就能完全适应了,可有些宝宝,入园好几个月了,还是孤独的样子,独来独往,没有好朋友。其实想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感受到幼儿园带给他的快乐,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孩子学会与人交往。
孩子学会和小朋友交往,才能体会到同伴交往的乐趣。孩子学会如何与老师交往和沟通,才能形成更好的师生互动。能够与小朋友、老师友好相处的孩子就会更喜欢幼儿园了。
教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
1、每天放学的时候,家长可以多在幼儿园(或者幼儿园门外)呆一会儿,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一玩。如果孩子有抵触心理,家长就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放轻松,比如问他:“都哪个小朋友是你们班的?那个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你看他们在玩游戏,你也去玩吧!”有了家长的带领,孩子会放松并且不再害怕。
2、在与小朋友玩的过程中,身体的互相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小女孩特别娇气,其他小朋友就碰一下,就哭哭啼啼,这样小朋友们就不爱和她玩了。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就要格外注意,你要提醒孩子:“其他小朋友不是故意要打你,他是不小心。你一定疼了,但你非常坚强对不对?”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就会逐渐改变并适应的。对那些鲁莽的小家伙,你也要提醒孩子要小心一些。
3、家长也可以领着孩子走到其他小朋友的面前,和孩子一起询问小朋友的姓名和年龄、班级,并让孩子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让余搏逗他们彼此熟悉一下,拉起小手让他们成为朋友,这样孩子今后就学会如何交朋友了。银败
4、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中好多小朋友都不和他玩,究其原因可能是他老是独霸玩具,不懂得谦让,偶尔还会欺负小朋友,因此小朋友都不和他交往。由此看出,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必须告诉孩子,和小朋友在一起要友好,要懂得谦让,玩具可以一起玩或者轮流玩;不能随便打人等等。
5、教孩子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如小朋友要抢玩具时,让孩子告诉他:“玩具是我先拿到的,如果你很想玩的话,等我玩完以后你再玩好吗?”或者是和小朋友商量说:“你真的很想玩吗?我们也可以一起玩。你说好吗?”从而提高孩子解决问题和与同伴沟通的能力。
6、入园之前,家长请帮助孩子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
教孩子学会和老师交往
孩子离开爸爸妈妈到老师的身边,对于孩子来说生活环境是一个极大的改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让他学会与老师交往也是非常必要的。师生之间形成很好的互动对于孩子非常有益,有时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会让宝宝高兴好多天。
1、告诉孩子老师很慈祥,她很爱你们。不要对宝宝说:“再不听话,我就告诉老师。”之类的话。要让孩子感觉到,老师也像爸爸妈妈一样,是他们的朋友和保护者。
2、告诉孩子当他有一些必需的要求,如小便、喝水时,可以让他轻轻地走到老师的旁边,小声地告诉老师:“老师,我想小便。”或者举手告诉老师:“老师,我口渴,可以喝水吗?”引导孩子面对老师适当地提一些必要和简单的要求。
特别提醒
1、父母也要和老师做一些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让老师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如孩子的兴趣、习惯,以及孩子不敢和老师讲的问题等等。特别是一些体质较弱或身体不好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告诉老师孩子的病症及身体实际情况,以便让老师注意和留心。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的保育,给孩子更多的关注。
2、对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父母要多协助他,帮助、鼓励孩子积极地与人交往,让他体会到交往的乐趣,从而逐渐扩大交往的范围,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快乐。
3、可以为孩子选择固定的两三个好朋友,不管是邻居还是孩子幼儿园的同班同学,当然应该是比较乖巧或者遵守纪律的。在父母接送孩子时,可以在孩子放学留园玩耍的时候多和其他父母交谈,认识一些真诚、质朴的父母,让孩子和他们的孩子玩在一起。孩子的好朋友可以来自任何家庭,但是最好不是横行霸道的、仔细观察后也没有喜欢说脏话、谎话或者带着孩子们去做危险活动等等即可。孩子的小朋竖卖友可以有点任性有点娇弱,这样没什么不好,还可以让孩子锻炼他保护他人和迁就他人的宽容之心。
4、在其他的活动场合,让孩子自己决定和谁玩,家长在一边观察即可,要给予孩子自己结交朋友的权力。当这些临时的玩伴有不良行为的时候,家长可以在结束玩耍后向孩子指出,并且和孩子共同讨论错对,让孩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慢慢开始建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5、在和孩子一起阅读和看动画片的时候,当看到和好朋友或者坏朋友有关的情节时,要强调“这样的朋友真好”,“这样的朋友真危险,要离他远一点”,进一步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朋友”。
孩子的人生路很长,家长无法限制他交朋友的范围,教会他如何选择朋友,才是保护他的长远之计。
幼儿园小朋友怎样去关爱同伴?
1个回答2024-01-24 23:04
婴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特别愿意模仿成年人。只要他身边的成年人会更多地关爱身边的人,小孩子也会更多的去关爱身边的小孩。
靠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幼儿教师怎么与同伴相处
1个回答2024-01-29 14:00
现在的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都是比较自私的。幼儿园又是一个大集体,难免会发生争执。我们老师也一直跟小朋友说:要与同伴好好相处,学会互相谦让。幼儿园的孩子就是需要老师一直说,他们就会记住了。另外,不要给孩子看一些暴力的动画片,对孩子也影响很大。跟老师沟通下,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情况,并配合好老师,和老师一起关注好孩子,让孩子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幼儿伴我成长家长感想
1个回答2024-01-24 04:13
3月30日,天气晴朗、春意盎然,我有幸和女儿一起高兴地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以“爱在春天,爸爸伴我成长”为主题的亲子春游活动。虽然平时我也经常领女儿外出游玩,但可以跟这么多小朋友和老师出去玩这是头一次,我的内心很激动,宝贝女儿也很开心。在头一天晚上不停地问这问那,听话地早早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在车上她还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小的时候,那种期待春游的迫切心情。现在的独生子女在物质上应该说什么都不缺,最缺少的就是与童年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能让孩子产生这样快乐的期待,我们对老师精心策划这次活动充满了谢意!
幼儿园幼儿区域活动听什么音乐伴奏
1个回答2024-02-28 23:38
挖掘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自然元素

在江苏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在开放的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课题的三年实践、探索中,我们以音乐教学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挖掘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潜在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开放、多元的音乐活动过程中主动探索、创造,将五大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着眼于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给幼儿以充分发挥的空间,通过开启幼儿想像创造的闸门,体现“音乐教育重在创造”的精髓。形成了一定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风格及特色,现就我们在音乐活动素材和内容的拓展方面作的尝试例举如下,因为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创造元素随时可挖掘:

一、音乐活动素材的挖掘与创新:
1、节奏素材的挖掘与创作:
在生活中创作节奏: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在引导幼儿倾听大自然、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发现各种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弱等变化,结合语言使音乐生活化。如观察、倾听厨房师傅剁菜的声音:
 X - | X - |X X | X -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剁  剁 剁骨 头   切白菜 切白 菜 切切切切切白 菜
在歌曲中创作节奏:在音乐作品中,许多音符和休止符组成了各种节奏形式,丰富了幼儿的节奏表象,也为他们的节奏创作打下了基础。我们常常采用改变原有节奏创作新的节奏方法,让幼儿把八分音符变成附点音符唱唱、二拍子的歌改成三拍子的唱唱;创作节奏性为歌曲伴奏,帮助幼儿分析作品的情绪特征,创作相应的节奏型,部分幼儿演唱、部分幼儿拍打节奏为其伴奏。
在游戏情境中创作节奏:我们经常在游戏中随机的进行节奏创作,如: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创作歌中牌号的两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节奏谱,同时,在上火车后的坐座位时,三个座位可以坐3个人,小朋友编出了X X X|的节奏,其中一个人在中途下火车了,他们出乎我们意料的创作出了带休止符的X X 0 |和X 0 X |、0 X X |;如果火车很拥挤,来了很多的人怎么坐呢?幼儿又想出了两人合坐一个位置的方法,创作出了| X X X X |、X X X X X|的节奏。

2、旋律素材的探索与创编:
生活中见景即唱:在户外散步、小组活动中,鼓励小朋友看到什么唱什么,如:小猫咪、花朵、太阳等等,幼儿可以任意用两(或三)个唱出来,还鼓励他们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用音唱出来,在随机的活动中孩子们玩的很有兴致,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拓展。上课前的师生问好,每一次老师用不同的旋律唱出“小朋友好”,幼儿则用不同的旋律唱出“老师您好”。
改编歌词强化常规:平时通过欣赏不同性质的乐曲,让小朋友感受音乐的特点,在活动的组织时将一些生活常规用语也用唱歌的形式唱出来,1 1 2 -(坐坐好)、1 3 5 i(快快站直)、I 5 3 1(轻轻坐下);在集体音乐活动的生活等环节中,教师运用新授歌曲的旋律随机改编歌词变成歌唱式的表扬(例:集体活动前,编成对某一小朋友行为唱出来(《大苹果》歌词,改变:大家看看周心怡,身体做得多端正,眼看老师仔细听,我们为她鼓鼓掌。)。幼儿在谈音乐的感受时,用或抒情或跳跃、或坚定的旋律来回答,平时和幼儿常玩“唱唱X X X ”的游戏,让幼儿根据命题唱一句话,如唱同伴、夸奖同伴、唱幼儿园等等,在即兴的创作中,幼儿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可以随心所欲自由的创作。
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好处是什么呢?
1个回答2024-02-13 03:46

有利于沟通交流。有助于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需要收敛自己的个性,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

孩子在幼儿园怎样跟同伴相处?
1个回答2024-02-16 09:09

孩子的小伙伴是孩子的小老师,小伙伴的聪明、勇敢,会启发、激励孩子;孩子的小伙伴也是一面镜子,从小伙伴身上,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孩子的小伙伴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小太阳,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但是孩子在与小伙伴交往过程中难免有点小磨擦。有些父母怕孩子受委屈、受欺负而不让孩子与别的小朋友玩。这种做法往往造成孩子性格的孤僻、怯懦、胆小,以自我为中收的毛病。利于孩子成长的办法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教给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1、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法也会反映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能与家里的长辈、同辈相处融洽,能与邻里搞好关系,这就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此,家长首先要能与尊长、邻里、同事搞好关系,对孩子的小朋友要热情、尊重。

2、鼓励孩子多串门 多让孩子串串门,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合群。孩子在串门的过程中会逐渐学到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法。当然,对串门的时间、地点和礼仪规范,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控制。

3、教育孩子平等待人,不可以自我中心 同伴之间的交往原则是平等。如果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太霸道,处处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那么,别的小朋友就会疏远他、孤立他。而孩子霸道的性格往往是在家中形成的,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多为别人着想。比如,吃饭时,不要将自己爱吃的菜端到自己旁边独占;家中有人生病时,家长要让孩子不要吵闹,为病人着想。教育孩子适当地为别人着想可以使孩子减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4、要求孩子助人为乐、待人友好、与人合作 凡是那些被同伴接受的孩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助人、友好、合作、快乐和亲社会;而那些被同伴排斥的孩子往往是那些攻击性、破坏性强,易争吵,好打斗,怀有敌意和逃避作业的孩子。因此,家长如果要让孩子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好的性格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可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娇纵;要教育孩子在解决矛盾时,要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要给孩子讲道理。

5、家长要给孩子以温暖和关怀,不要用强制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幼年缺乏父母之爱和家庭温暖的孩子容易形成破坏性、攻击性的性格倾向;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往往被孩子仿效。

因此,孩子怎样与同伴交往常常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方法的反映。家长最好用民主的方式(如尊重孩子,听孩子合理的建议,给孩子讲道理、参与孩子的活动等)去教育孩子。

孩子在幼儿园怎样跟同伴相处
1个回答2024-02-13 17:29
孩子的小伙伴是孩子的小老师,小伙伴的聪明、勇敢,会启发、激励孩子;孩子的小伙伴也是一面镜子,从小伙伴身上,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孩子的小伙伴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小太阳,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但是孩子在与小伙伴交往过程中难免有点小磨擦。有些父母怕孩子受委屈、受欺负而不让孩子与别的小朋友玩。这种做法往往造成孩子性格的孤僻、怯懦、胆小,以自我为中收的毛病。利于孩子成长的办法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教给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1、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法也会反映在孩子身上。如果父母能与家里的长辈、同辈相处融洽,能与邻里搞好关系,这就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此,家长首先要能与尊长、邻里、同事搞好关系,对孩子的小朋友要热情、尊重。  

2、鼓励孩子多串门 多让孩子串串门,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合群。孩子在串门的过程中会逐渐学到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法。当然,对串门的时间、地点和礼仪规范,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控制。  

3、教育孩子平等待人,不可以自我中心 同伴之间的交往原则是平等。如果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太霸道,处处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那么,别的小朋友就会疏远他、孤立他。而孩子霸道的性格往往是在家中形成的,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多为别人着想。比如,吃饭时,不要将自己爱吃的菜端到自己旁边独占;家中有人生病时,家长要让孩子不要吵闹,为病人着想。教育孩子适当地为别人着想可以使孩子减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4、要求孩子助人为乐、待人友好、与人合作 凡是那些被同伴接受的孩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助人、友好、合作、快乐和亲社会;而那些被同伴排斥的孩子往往是那些攻击性、破坏性强,易争吵,好打斗,怀有敌意和逃避作业的孩子。因此,家长如果要让孩子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他好的性格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可对孩子百依百顺,过于娇纵;要教育孩子在解决矛盾时,要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要给孩子讲道理。  

5、家长要给孩子以温暖和关怀,不要用强制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幼年缺乏父母之爱和家庭温暖的孩子容易形成破坏性、攻击性的性格倾向;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往往被孩子仿效。

因此,孩子怎样与同伴交往常常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方法的反映。家长最好用民主的方式(如尊重孩子,听孩子合理的建议,给孩子讲道理、参与孩子的活动等)去教育孩子。
幼儿园歌曲如何进行伴奏
1个回答2024-03-01 12:54
应该有书、培训之类的,你可以找下…………
幼儿园教学反思:如何让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
1个回答2024-03-01 19:25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宽松的交往环境,和交往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去交往,愿意去交往。其次还好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如礼貌用语、商量合作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还有就是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批评,要问清经过,引导中班孩子自己解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