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

关于给孩子上兴趣班的调查问卷
1个回答2024-01-18 09:37
家长题目;

1.A

2.B

3.A

4.A



孩子题目;

5.A

6.A

7.A 因为是我喜欢的事,所以我愿意去~
关于给孩子上兴趣班的调查问卷
1个回答2024-01-30 05:03
家长题目;
1.A
2.B
3.A
4.A

孩子题目;
5.A
6.A
7.A 因为是我喜欢的事,所以我愿意去~
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调查研究
1个回答2023-11-21 09:40
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课堂教学关系的调查研究
仙游县榜头中心小学:方捷山
(摘要)经过对榜头中心的9000名1—至6年级学生及350名教师进行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关系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关系密切,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正比;各年龄段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学习内容;教学态度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改倡导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浓厚的兴趣、欲望,进而全身心地参与探索、研究等学习活动的全进程。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当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选择了“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课堂教学关系”这一课题研究。本研究考察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旨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时间:2004年6月至2004年11月。
2、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榜头中心一至六年级1000名学生,50名教师。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对榜头中心20所小学的师生进行了调查,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2000份,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992份。
三、现状与分析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存在显著差异。
表一: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结果调查表
调查内容 选项与数据分析
你对数学学习 很感兴趣 有点兴趣 没有兴趣
208份占21% 356份占36% 428份占43%
多么触目惊心的百分率!多么让人深思的事实!无独有偶,《江苏教育研究》2001年11月刊载的一则调查数据:某研究机构曾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20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学生不喜欢数学。这一惊人数据警示我们,作为自然科学的支撑学科——数学,它应该呈现给学生的巨大魅力已丧失殆尽!
(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教师关系密切。
表二: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关系调查表

教学态度 上课形式
和蔼 散慢 粗暴 灌输式 互动式 自学式
喜欢 88.7% 17.2% 0% 15.7% 72.3% 18.4%
较喜欢 9.1% 23.6% 4.1% 28.1% 19.6% 21.5%
不喜欢 2.2% 59.2% 95.9% 56.2% 8.1% 60.1%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正比,民主型的教师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教法单一、枯燥学生学而无味,影响学习兴趣;教师放任自流的“自学式”教学使60.1%的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引发多数学生的兴趣。
(三)、各年龄段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三:各年龄段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情况调查表

学习内容
计算 概念定义 综合应用题 几何图形
一年级 70% 5% 10% 15%
二年级 67% 3.6% 13.4% 16%
三年级 57.8% 4% 14.6% 23.6%
四年级 41% 4.7% 27.8% 26.5%
五年级 32% 5.6% 32.8% 29.6%
六年级 23.2% 4% 39.5% 33.3%
从上表可以看出: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中的计算等过程感到新颖有趣,但还不去注意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开始追求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调查表明,从中年级起,学生就更加喜欢比较新颖、需要开动脑筋、有挑战性的学习作业。在数学学习中,他们更愿意去解答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题,而不愿演算算式题。学生对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定义不感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对学习越感兴趣,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有关生活现实和自身经验的知识较感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还在初步发展中,这正验证了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由于数学学科更多地涉及到抽象的逻辑关系,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它的不利之处,但是,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注意数学的趣味性,多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调查:以闲置衣物为主题的亲子手工课,妈妈们会有兴趣么?
1个回答2024-02-22 00:23
目前我们想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用赞助解决基本支出费用,然后让参与者免费参加;另一种是设置一个很低的参与费用,比如30元?然后将收入捐助给福利院打工子弟学校等需要资助的机构,不知道大家倾向于哪种?
中学生英语兴趣调查表
2个回答2023-01-24 06:13
1.D 2.A 3.A 4.C 5.A 6.C 7.A 8.B 9.B 12.C原因:我知识点理清了 10.A 11.A 13.A 14.B 15.B 16.A 17.C 18.A理由:用英语可以和很多人(特别是外国的人)交流,很特别!19.10分 建议:希望英语老师教的知识不局限于课本!
中学生兴趣爱好问卷调查
4个回答2022-09-29 09:35
你认为你的兴趣爱好广泛吗?
兴趣爱好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吗?
怎样才能养成好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有很明显的男女差异吗?
下列爱好有哪些益处:
书法—延长寿命 作画—丰富思维 读书—丰富知识
旅游—增加阅历 登山—培养毅力 钓鱼—调节血压
养花—增加食欲 音乐—陶冶情超
选择,问答可调节。
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很重要吗?
1个回答2023-05-03 21:11
很重要。。。。。。。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之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个回答2024-01-23 02:07
兴趣是根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孩子才能愿意学,才能学习好。 我们做老师的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工作到忘我,时间过得飞快而愉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哈里提到,如果人从小就体会过为兴趣而忘我的滋味,就会感到快乐,并一直主动寻找这种乐趣。因此,让孩子从爱好出发,例如让喜欢解数学题的孩子多做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他们的忘我精神和征服欲。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主动去体味这种感觉了。 那么,究竟怎样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第一,要学会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问卷调查显示,成绩坏的孩子回家之后,受训斥者占85%.当然程度各不相同。拿我们大人来说,做某件事没做好,如果受到训斥,一定对这件事不再会感兴趣。孩子更是如此。经常的受这咱训斥,会导致孩子不能快乐地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变成了枯燥的事,是被逼无耐。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发生转移。所以,玩网络者,早恋者,厌学者,在中小学生当中是比比皆是。 第二,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例如,每当发完试卷,许多同学回家得到的都是责备。其实孩子成绩不理想时,最需要的不是责备,而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应该和孩子共同找一找原因,根据原因耐心地帮他解决问题。在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数学天才”故事。说一个孩子,起初学习挺努力的,成绩也不错。五年级时,有一段时间,他特别不愿意学数学,而且成绩老是很差。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妈妈没有一味地责备孩子,而是在想办法。有一天,她看到报纸上有几道脑筋急转弯的题,她灵机一动,就把它剪下来,重新打印了一份。对孩子说:“儿子,你看看这几道题,能不能做出来。书上说,能做出这几道题的孩子,那都是数学天才。”儿子一看,马上来了兴趣,而且想方设法把这几道题都做了出来。妈妈特高兴,就写了四个大字“数学天才”贴到儿子的书桌前。从此,她发现孩子对学数学比以前有了兴趣,慢慢地,数学成绩就提高了。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孩子写作业时,往往不能专注地写完。而是写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呵斥孩子,如何如何不懂事,如何如何不专心,甚至点名批评,效果往往不会很好。但如果我们看看孩子的作业,鼓励孩子讲讲自己的做题方法,这样孩子便很感兴趣的来解释,然后,很自然的就会把精力转移到做作业上来。这便是觉得“好玩”使然。这些小方法,虽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拿来便用,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教育孩子上,就得善用一些小的窍门和方法,来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把孩子引到愿意学的道路上。
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
1个回答2024-01-27 22:21

不感兴趣,就要让孩子感兴趣啊!  可以把枯燥的学习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来体验到学习的重要性,与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性!

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2-24 15:03

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华人。当被问及如此刻苦会不会觉得累时,他回答:“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那么,作为学生如何自培养学习兴趣?

一、积极期望

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一位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他作了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地理!”重复几遍之后,他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

二、从小目标开始

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

三、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

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四、培养自我成功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五、把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么?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六、确立稳定的兴趣

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二是能修正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七、不断地提问题

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你可问:“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现的?”、“怎样证明它的结论是对的?”、“它的公式是什么?”等等。

八、激发学习兴趣

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一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例如你想象某个电影非常好看才促使你去看,假如你事先想象这个电影不好看,那么你一定不去看。你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可以顺利进入大学,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个人创造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想像会帮你成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