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6.2 颜元的教育思想

2023-05-17 03:10:38凯程考研07:43 1.6万
声音简介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颜之推主要是以传统的儒家思想来教育子孙,其中的许多理念对现实而言,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他主张努力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不仅要读书,还要关注工农商等各方面的知识。 主张学习贵在实践,不能夸夸其谈,却没有实际的行动。他鄙视士族的贪图享乐、奢侈腐败,认为纨绔子弟大都是不学无术的之人。 而关于家庭教育,颜之推认为要尽早施教,甚至是胎教,并让明白礼义的人来教导。颜之推还提倡要严格教育,严与慈要紧密结合,对孩子意味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另外,也要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1、爱教结合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产生的积极意义 颜之推所强调的“威严而有慈”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现代家庭教育的原则,而且是值得我们现代家庭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颜之推提倡树立父母的威信、正是现代家庭教育提倡的“家教需要家长的权威”这一原则。现代家庭教育理论提出,家长的权威是保证家教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慈祥与严肃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原则。要注意把握好严与慈的度,缺乏慈祥的子女容易冷酷,缺乏严肃的子女则容易被放纵。 2、爱教结合思想在现代家庭教育实施中的不足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往往呕心沥血为孩子营造安乐窝,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孩子自己的活儿也由父母代劳。这些家长把溺爱当作了爱护,殊不知在安逸舒适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经不起挫折,受不了委屈。 另一方面,严慈超过溺爱。家长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但也应注意严而有度。不能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打骂,认为只要让孩子怕了自己,就是进行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有些家庭教育中,父母一个严一个松,这个管那个护。这不但使教育影响互相抵消,而且更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是非不分。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分离导致家教过于溺爱 学校要求学生生活自理,学会干家务活,家长却舍不得孩子劳累,不让干。多数家长把智育摆在首位,要求子女把全部时间花在学业上,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视了对孩子家庭劳动的教育。 从而造成了孩子学校家庭的两面性,在家和学校表现不一致性,时间一长会出现孩子在校听话乖巧,在家撒娇蛮横,继续发展会导致学生出现诚信问题,说谎也就随之出现,其后果会非常严重。

颜之推其教育思想是什么呢?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虽然他的教育思想都是围绕如何加强士大夫子弟的教育这个中心而展开的,而且其中还有诸如提倡棍棒教育等迂腐观点;但是,他的许多主张是他自己治学治家的经验的结晶,他所揭露的士大夫教育的腐朽也是她耳闻目见的产物,因此,她的教育思想仍有着相当的价值,知道我们研究和吸取。

四史教育内容是什么?

四史教育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 “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  相关信息: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从这个角度讲,加强高校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既非常重要,又非常迫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史教育都有哪些书?

教育学09版 王道俊(推荐) 教育学基础 十二校联编(推荐)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推荐)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推荐)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推荐)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推荐) 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家

讲道理 应该是孔子吧

史记教育的典故?

《塞翁失马》的典故我觉得对当今社会,很有教育意义。 原文:今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大意是:有一户人家,靠近胡人边境,有一天,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的就跑到了胡人的驻地。人们都来安慰他,让他不要上火着急,他父亲说:这兴许是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真的就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又来贺喜,他家父亲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 他们家的马多了,儿子非常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又前来慰问,他爸爸说:这也许会是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壮年的男子都要带弓箭去作战,绝大部分都死了,而唯独他们家的儿子,因为腿瘸缘故免于征战,结果保住了性命。 《塞翁失马》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祸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人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无论是福还是祸,都要调整好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也可以变坏事,所以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身处顺境不迷醉,身处逆境不沉沦,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四史教育读后感怎么写?

四史教育读后感的话,我们可以写一些自己在读完这一些内容之后真实的感受,可以结合一些过往的历史内容。可以参考一下以下的例文。 近日,在区党委、校党支部号召下,我开始认真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研读“四史”深入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教育初心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实践创新,脚踏实地尝试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四史”,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无数难关,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教师,在“四史”学习过程中,我愈加清醒地认清世情国情,时刻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涌现的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实践创新为引领,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及工作理念,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时刻放在前面,以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潜移默化地把教师师德修养融入到学生的成长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更多积极正向能量,力求使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本职工作都有良性、健康发展。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四史”学习我更加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持续谨守育人初心、勇担教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胎教”第一人是教育家谁

   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胎教”第一人是教育家( )。   A. 昆体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提出“ 胎教”的第一人。他认为“父母具有何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A, B, C, D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A B C D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