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阅读>

943 《了凡四训》的读后感(一)

国学之声FM浏览:222

了凡似训的读后感一了凡四讯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全书共四个章节,包含了儒家,**,道家三家学说,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曾国藩在读了了凡四训后,对袁了凡推崇备至,并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在这本书中,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儿子,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书中的谆谆教诲,对于生活在浮躁喧嚣当下的我们,意义尤为明显。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谈谈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当然需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是一位信佛之人,但我还有另外一个职业,就是命理师。所谓命理事,就是给别人提供算命,看面相,看风水,配婚姻之类的服务了。凡四训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命运改变的思想了。凡四训中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密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不独得道德,仁义义德,功名富贵,内外双德,是求有益于德也。若不反攻内省,而图像外持,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

内外双失,故无异。我来跟大家翻译一下,用现在的白话文来说,意思就是一切的福田都在于方寸之间,从心中去寻找,没有什么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单单能够得到道德仁义,也能得到荣华富贵。道德和富贵都能得到,这才是孟子说的是求有益于德也。如果不反省自己,只是一心向外持求,那么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得到,全凭命运,道德与富贵都会失去,所以没有一定益处。

有一句话叫改变的开始反省自己。云谷曰,如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锥行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众人类有福,像余福薄,又不能积工垒型,以及后福,兼不耐烦,拒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知心执行,轻言枉谈,凡此皆伯服之相也。其科地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云谷禅师说,你自己揣测一下能不能中科举,能不能生子。我想了很久,说,不应该。重科举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福气很薄,又不能积累功德来培养后福,而且很没有耐心,不能容纳别人。我时常用自己的才智来欺压别人,执心执行,说话很随意,说了很多错话。像我这样服气浅薄之人,怎么会重科举呢?我还有一个感悟就是我们做人处事绝对不能太清高了。

凡四训的原文中说,地之慧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于浩杰。以无子者一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土地污秽的地方才会有生物,水流清澈的地方常常没有余虾。我清洁过度,这是我不应该有孩子的第一条原因。我曾经在读完了凡私讯后,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感悟,一个人的心胸,其实就是他的财富了。凡四训原文中说,世间想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想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

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财而堵,几曾加纤毫意思。翻译一下,就是,这世间拥有千金财富的必定是千金人物,拥有百金家产的必然是百金人物。应当饿死的人必然是饿死的人物。上天只不过是根据人的才智而定,何曾加了自己的意思在里面?还有,我需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人只有效法天道,方能趋吉避凶了。

凡四训中说,以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张第一义便说,几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我们再来跟大家翻译一下,意思是说呀,周易为君子谋划趋向吉祥,避开凶险。如果天命是一成不变的,那吉祥怎么可能趋向凶险,又如何避开呢?易经开篇就说,积累善业的家庭,必然有余下的吉祥,你信得及吗?好的,今天就先跟大家解读这些内容,我们下期节目继续哦

发布时间:2023-09-16 1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