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则百病生:黄芪,补气的好方法

2019-01-07 13:00:5909:44 5238
声音简介
气虚百病生

尤其是女人,一旦气虚,对身体危害更大。

中医所说的“气”,不是空气、氧气,而有特定的内涵,它是器官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的功能

气虚血瘀是衰老的核心:
冠心病、脑梗塞、脑缺血、老年性痴呆、慢阻肺都属于气虚血瘀的严重状态,也是常见的衰老和导致死亡的原因,但是在治疗时,往往只重视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补气的重要性。

气虚是万病之源,它会导致支气管炎,哮喘,萎缩性胃炎,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心肌缺血,骨质疏松,记忆力减退,浑身无力,脏腑功能低下等。

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重视补气。

艾灸补气的穴位:
膻中穴:补肺气。
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补胃气。
气海穴、关元穴:补丹田之气。
太溪穴、涌泉穴、命门穴、肾俞穴补肾气。
期门穴、肝俞穴、太冲穴、补肝气,还可以疏肝理气。

艾灸方法:
每个穴位悬灸15-20分钟,贵在坚持。
或者选取穴位灸盒子艾灸,把盒子绑在穴位上,每次艾灸45-60分钟。
悬灸的话,必须选取纯度高蕲艾三年陈最佳,4.0CM粗以上艾条。

贴中药贴的方法:
根据自身的情况,选取合适的穴位,贴中药贴,最好是覆盖一张发热贴盖住中药贴,这样,不仅仅补充人体需要的热量,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还可以让中药贴充分发挥药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里,我推荐一个中药泡茶喝的方法补气。

黄芪:补气诸药之最,价格却很低。

说到黄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种药物。

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功能。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应用广泛,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作用迅猛。而黄芪相对温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那么黄芪应该怎么吃效果最好呢?
补气圣品黄芪的4种实用的吃法:

第一种方法:干嚼法
你就把生黄芪当瓜子一样,放在嘴里嚼着吃,黄芪的味道非常好,就像是一种豆香的感觉。

第二种方法:泡茶法
黄芪片5~10克,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泡,盖好泡10~20分钟,当茶饮用,若想黄芪味出得更彻底,可反复冲泡。

第三种方法:煮粥法
黄芪15克,党参10克,梗米100克,大枣30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适合女士食用。

第四种方法:烹饪法
若平时喜欢吃烧肉、烧鸭等,可以放适量黄芪,味道更独特,还可以起到滋补作用,效果非常不错。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气药,不但可以补全身之气,而且善补肌表之气,尤其适宜脾气虚引起的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人群。

黄芪的禁忌:

1,实证及阴虚阳盛现象吉应避免食用黄芪;实证就是有感染发炎状态,如感冒、急性肠胃炎、拉肚子,而阴虚阳盛者如高血压患者;

2,因为黄芪偏于温补、容易助火,所以如果是热毒疮疡初期、表实邪盛之证、消化不良、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者均不宜食用。

建议在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便宜却功效非凡的黄芪,是中年人特别是女性的必备良药,从今天开始,就去药店买一点回来备用吧。让您远离气虚、气短、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ABCD曲

老师,黄芪能跟玫瑰花陈皮一起泡水喝吗?

听友261123125

。。。18888

何安苒

老师讲的非常好,谢谢老师

枫雪浅语嘉欣

老师好,上腹气胀疼痛难忍怎么办呢呀

张医生 回复 @枫雪浅语嘉欣

艾灸上脘穴,中脘穴,足三里

猜你喜欢
气虚血亏症状

《黄帝内经》云:“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气血乃人之根本,充盈的气血使人精神旺盛、体力充沛、才思敏捷、体态匀称,而当气血亏虚时,人体...

by:听友172828747

大舞养生丨改善气虚亚健康

健身气功·大舞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编创的健身气功新功法之一,由武汉体育学院承担研究任务。新编功法以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舞”为编创主导思想,注重全身...

by:虞生_铸基吐纳功

生菜治百病

甲田光雄博士因为自身健康问题亲身实践生食和断食疗法并成功把自己的慢性肝炎治愈,且把此方法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同大家分享,我们不妨听听他是怎么做到的。

by:见天心语真性

经络不通百病生

经络不通百病生中医认为,经络决定人体健康一旦经络出现堵塞,人体就会出现诸多疾病因此,想要养生,保持经络通畅是非常必要的热爱中医,喜欢养生,专注亚健康管理+VX...

by:廖老师调理亚健康

经络不通百病生

立足科学理念,传播营养健康,又到了和友们说健康的时刻,今天要和友们分享的健康话题是经络养生。《黄帝内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经络不通百病生”!...

by:三分钟谈健康

百病千方

每天分享一个中医健康小知识,解决生活中各种病痛折磨,做自己的家庭神医!

by:了凡国学堂

气血不足 百病生

气血中和,百病不生。也就是说,人身上的气血达到一种平衡、协调、通畅、有序的平衡状态之中,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身心舒畅,体魄强健,益寿延年。身体上的“气”不好好工作...

by:中医五谷为养

健脾祛湿百病除 湿气除百病消

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本专辑将会教大家健脾祛湿的一些妙招方法!中医认为:...

by:纤亿堂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