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

2022-05-02 08:43:2115:27 652
所属专辑:星空的琴弦
声音简介
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星空的琴弦》第四篇
中国古人在对天象的观测和历法的制定上,起步很早,早在战国时期的魏国,就出现了一位名叫石申的天文学家,他与楚人甘德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他还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了五大行星的出没规律。到了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制定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叫做《授时历》。

因他们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们的名字连同另外三位中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张衡,万户的名字一起,被用来命名月球背面的五座环形山。不过,天象的观测历法只是天文学很小的一部分,并没有深入到天体运行的本质规律中。
什么是历法呢?从本质本上说,历法就是我们人类对太阳月亮详细观测的大综合,越是精确的历法,越能体现历法制定者对天体运动位置的观测精度,在这一点上,古代中国人无疑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
古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成建制的天象观测机构,并且对负责人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如果耽误了天象观测的记录,最严重的甚至会被砍头。因此,在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天象记录的传统文化下,中国人的天文观测记录是世界上最详细,最整齐,最规范的,没有之一。按道理,中国人没有理由不率先认识到太阳系的真相,可惜遗憾的是,一直到明清时期,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最主流的思想依然认为天圆地平,依然认为所有天体都绕着地球转。

在古代中国主要流行三种关于天体结构的思想,分别是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现在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三种思想:
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也就是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这也是最早的有关天地结构的文字记录,最符合人们的视觉体验,与全世界人民最初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浑天说,这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种天地观,代表人物之一是张衡,他在《浑天仪注》这本书中这样写道:浑天如鸡子,地如蛋中黄,孤居于内,天大地小。很多人误以为张衡这句话表明他已经认识到大地是圆的,实际上在学术界这种误解是不存在的,比如在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图解天文学史》第63页写到:还需指出,中国古代在天地结构图像上盖天说和浑天说两派,都没有明确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的第132页,作者写到:从张衡以后,到元代以前很长的年代中,几乎没有人明确从张衡的上述比喻引出地球是圆球体的结论,张衡自己大约也不曾将鸡蛋黄的形状直接作为地形的比喻,因为他仅是说:地如蛋中黄,而不是说地形如蛋中黄。在这本学术专著中,作者详细的把张衡以及所有浑天学派的文字记载列出,并逐一作出了具体的考证,最后给出了一幅浑天说对天地结构描述的示意图。

从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大地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一个半球型,水面上的部分是平的,水面下的部分是个半球形,日月星辰绕着大地旋转,日月星辰时刻挂在天上,时落在水中。是的,古代中国人确实认为日月星辰都是可以在水中穿梭的。

如果把我们现在已知的天地结构作为标准答案,那么浑天说似乎更接近真相一点。但在我看来,从科学精神的角度而言,这三种学说其实并无高下之分,因为他们都是从最感性的观察体验出发,然后用哲学思辨的方式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与古希腊那些先哲们相比,中国的古人没有萌发出几何学的思想,也没有建立最基本的数学模型概念,我们的历法对日食月食以及五星运动的预测,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统计规律之上,并非建立在几何学模型之上,因而我们对天体运动的预测误差很大,尤其是在预测五星运动上基本上都不太靠谱。

有读者可能会在网上查到中国古代对五星的会合周期测算极为精确,其实,会合周期指的是地球太阳行星三者相对位置循环一次的时间,这个只要肯下功夫,测量精确并不难。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与测量一年有多长是没区别的,但要预测任意时间点五星在天空中的位置那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难度大了不止是一个数量级。
我在网上也找了一些文章,把中国古人的天文学成就大大的夸赞了一番。但科学精神讲究实证和逻辑,凡事要讲证据,讲逻辑,经得起考证和推敲。

还有一本陈方正教授的学术专著《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基本结论大致差不多,承认中国古代的历法天文观测记录是全世界同期里面最厉害的,同时也承认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基本上跟咱们中国人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要正儿八经的讲人类天文学史(注意有一个学字,也就是把天文作为一门学科),那只能从古希腊开始,然后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中间有一些旁枝可以延伸到古阿拉伯和古印度。虽然在学科发展上我们没啥可自豪的,但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记录和历法的制定,却对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有着不小的贡献,很多历史上的特殊天象的记录咱们都是独一份。
为什么中国人无法像古希腊人那样,发展出以几何学为基础的天文学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下是人间祸福的启示。那为啥玉帝给他儿子传达旨意,不用明确的文书,而非用含糊不清,可以被任意解读的星星的排列来达到目的,就没有人去深究了,总之古代中国人相信,凡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对的(这似乎并不是古人的专利,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这么想)

很简单,五大行星是上天的旨意,他们在任何位置上都是由上天决定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去认真解读他们的含义,而不去想为什么。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非常的朴素和恒定,几千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大地是平的,天就像一个穹顶,恒星固定在穹顶上,每天绕大地转一圈。穹顶上面住着仙界的神仙,月亮是嫦娥的宫殿,太阳也是玉帝造出来给凡人带来光明和温暖的(最早时候有十个,被后羿射了九个下来)。

而五大行星是天象的基本构成要件,玉帝就用就是这些星星的位置,还有偶尔放出来的信号,例如,扫帚星,客星,新星,流星给天子传达上天的旨意。所以皇帝要专门安排一个机构,每天晚上接受旨意,要是胆敢哪一天漏掉了皇帝旨意,那是相当严重的渎职,如果因此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灾荒随之而来,那么这个天文记录官就要砍头。因此你想想就明白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天朝的天文官员怎么可能还会去思考柏拉图,托勒密们思考的东西呢。
再说我们每个中国人一提到古代中国的天文学,脑中都会冒出一个词浑天仪,这个浑天仪到底是干嘛用的?科技含量到底高不高?这个问题恐怕大多数人都似懂非懂。换句话说,中国古人要给天上所有的星数画一幅天图,就得发明一种装置,来准确测量星宿与星宿之间的相对距离,准确来说是角度。
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建立之后,欧洲就进入到了黑暗的中世纪,这段黑暗的时期整整持续了1000年之久,天文学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可以简称为地心说,顾名思义,就是说这个宇宙模型的核心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全部绕着地球转,在长达15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所有大学中的天文学教科书就没有变过,一代又一代的教授在讲台上向学生们传授着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和繁琐的天文计算方法。今天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托勒密的地心说是错误的,然而地心体系的崩溃绝不是一件轻松和简单的事情。

公元1473年2月19日,中国正处于大明王朝成化九年,在波兰的维斯特拉河畔的小城托伦的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中,一名男婴呱呱坠地,正是这名男婴日后敲响了托勒密地心说的丧钟,他就是哥白尼。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士风与文学研究|古代士风文学

本书主要是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导师组带领研究生所进行的教学科研相结合培养模式的成果。本书从一个广阔的社会风习和文化...

by:中川云日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重难点知识

by:333教育综合X文学综合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主播简介:职业视光师,专注解决视力健康问题,一直致力于视光知识的公益科普事业,爱好文学、英语、关注教育。

by:繁华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