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单挑托勒密

2019-02-10 10:55:1624:23 620
所属专辑:星空的琴弦
声音简介
哥白尼单挑托勒密
《星空的琴弦》第五篇

让我们回到公元1495年,24岁的哥白尼成为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一名在职进修生,他进修的专业是教会法。是的,哥白尼是来自波兰的一名年轻的神父,不过这个心思活跃的小神父,却偏偏知名于天文学,对自己的主业没什么兴趣。哥白尼的天文学导师是43岁的诺瓦拉,在当时相当著名,这两个年龄相差近20岁的人,很快成了忘年交。不到两年,哥白尼已经把前人积累的天文学知识全部学完,他开始与老师诺瓦拉一起做天文观测,并热烈的讨论学术问题。

1497年3月9日晚上,这是一个万里无云的晴朗夜晚,哥白尼和诺瓦拉一起来到郊外,他们并排坐在空旷的草地草地上,双目举头望明月:

哥白尼你兴奋的说:老师,根据我的计算,应该就是在今晚,我很期待我的计算结果。

哥白尼说的没错,按照现在的模型,月亮每个月离我们忽远忽近,视面积变化应当比现在观测到的要大得多才对。这天晚上,师生俩就这么热烈的讨论,到了天亮才意犹未尽的回去睡觉。

一个晚上的促膝长谈,让年轻的哥白尼暗暗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他要修正天文算法,要让预测天象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但是他对谁也没说自己的这个决心,包括他的老师。不过此时的哥白尼只有决心却没有思路,要挑一个理论的毛病总是很简单,但要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法,却没那么容易。

带着对天文学的极大热情,哥白尼同博洛尼亚大学毕业后,又去了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进修,主修的虽然是医学,但实际上他学习最多的还是天文学知识。

哥白尼回到波兰时刚好30岁,正是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的年龄,他成了波兰弗龙堡大教堂的一名神父,正式开始了对天文学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佛龙堡大教堂现在已经成为天文学史上的圣地。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对于托勒密这套古典的天文学理论,不满的天文学家已经很多了,要突破这套旧理论,建立一套新理论,其实关键点不在于一颗聪明的脑袋,真正的关键在于勇气和胆量!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请想一想,托勒密的宇宙模型之所以会搞出那么多的轮子来,根本原因在于星星的运动轨迹太复杂,除了一天24小时循环一次的东升西落,还有一年循环一次的周年运动,而五大行星时而顺行逆行,停着不动三种奇怪的现象。比如说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与解释成所有的天体,每天绕着地球转一圈,不如解释成地球每天自转一周,这样不是简洁的多吗?从模型的角度,他们都想得到的。问题在于如果大地是转动的,为什么我们站在地面上的人感受不到呢?大地转动,我们扔起一块石头,为什么不管扔多高回来总是在原地呢?大地如何转动,落下来应该偏离原地才对嘛。天上的云也不应该一会静止,一会往这飘一会往那飘,应该集体朝一个方向,远去才对吧。诸如此类的问题,古人想到很多很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全都不支持大地转动这件可怕的事情。

在圣经约书亚记10章12节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当耶和华将亚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约书亚就祷告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眼前说,日头啊,你要停在基遍;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龙谷。

这段经文清清楚楚的记载了上帝的化身,耶和华命令太阳暂停一下。换句话说,太阳月亮原本是绕着地球转动的,才需要被上帝命令暂停一下,如果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怎么上帝就在命令地球暂停一下才对了。那时候的人们对《圣经》的信仰和崇拜是至高无上的,既然圣经中说都说了太阳在动,谁还敢不信呢?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裁判所的权威可是比任何法院都要大得多,甚至可以轻易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在那种环境社会环境下,任何与圣经相悖的思想都是大逆不道,别说是写出来,连想都不能去想。

《圣经》是中世纪时期对天文学发展的最大障碍,思想和言论一旦有了禁区,科学的进步就会受到阻碍。科学精神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怀疑精神。没有绝对的正确,对那些缺乏验证方式的理论尤其警惕,对完全无法验证的理论更是不予理会。

阻碍天文学家作出正确模型的原因,除了圣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人们无法观测到恒星的周年视差现象。

周年视差是指地球如果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让围绕太阳旋转的话,那么,冬天和夏天观测到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应当会有一个视差。
哥白尼是一个神父,要让他突破圣经的规则,可以想象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哥白尼跟自己的思想斗争了十多年,直到41岁时他才下定决心,冲破思想的牢笼。在这十多年的观测计算验证的过程中,他发现想要简化计算,提高预测的精确度,能让地球自转起来,并且绕着太阳一年转一圈,是最佳的方法办法,于是,在41岁那年,他写了一篇题为《关于天体运行假说》的解释文章,以假说的方式提出了他的观点: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月球轨道的中心。太阳位于宇宙中心附近,行星和地球都在绕着太阳转动。恒星都在遥远的始终静止不动的恒星天上,恒星天离我们的距离比日地距离大得多。地球自转不息,从而造成所有天体的东升西落。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它和诸行星都在绕太阳公转,我们都看到的行星在天球上的顺行和逆行,是地球和各个行星,都在绕太阳公转引起的合成效应。

这篇文章慢慢在圈子里面传了开来,哥白尼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有名气,不过他也遭到许多保守人士,尤其是宗教界人士的强烈谴责,好在哥白尼一开始就声明,这只是一个假说。实际上哥白尼内心坚信,这就是宇宙的真相。在这之后的30多年中,他一直在撰写那本天文学史上的破天之作《天体运行论》,它是划破黑夜的闪电,为人类偷窥窥宇宙秘密的大幕,拉开了一角

天体运行论这本书分为六卷,第一卷是全书的总论,他阐述了日心体系的基本观点。在该卷的第十章中,绘出了一幅宇宙总结构的示意图,这幅图清楚的表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基本图像。第二卷应用球面三角解释了天体在天球上的是运动,第三卷讲太阳视运动的计算方法,第四卷讲月球视运动的计算方法,第五卷和第六卷进行行星视运动的计算方法。

天体运行论是一部厚厚的大部头著作,它不仅不是仅仅阐述了一个一些思想,画了几个模型而已,而是有严格的数学论证和定量计算方法的。也就是说学通了天体运行论,可计算天上星星在未来任意一刻时刻的位置,精确的预报日食月食,精度要远远高于托勒密的方法。这部堪称巨著的伟大之作,耗去了哥白尼毕生的心血,等他正式出版的时候,哥白尼已经70多岁了,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但终于还是在闭眼前看到了它的正式出版。

随着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在天文学圈子中的传播,他的追随者也越来越多,但意识到哥白尼体系中依然存在不完美不简洁的专业粉丝也不在少数。在哥白尼死后60多年中,一位几乎不用望远镜也基本不抬头看星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仅仅用笔和纸就解决了哥白尼体系中的缺陷,修正了哥白尼的理论体系,使人类在了解宇宙的真相上大大的迈进了一步,后人称他为天空立法者,此人真的太牛了!他的名字叫做开普勒!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欧锋

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生于公元前315年,死于公元前230年,萨摩斯人(爱琴海萨摩斯岛)。古希腊第一个著名天文学家。 阿利斯塔克曾就学于雅典学园。他曾经提出了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最有独创性的科学假说。他是历史上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人,也是最早测定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的人。阿利斯塔克认为,地球每天在自己的轴上自转,每年沿圆周轨道绕日一周,太阳和恒星都是不动的,而行星则以太阳为中心沿圆周运转。这是古代最早的朴素日心说思想。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太阳中心说”的创始入。他从小爱好天文,刻苦观测星空,立志把一生贡献给天文天文学。本书用传记文学的形式,比较真实地描写了...

by:乱码弥音

波兰-哥白尼塔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好,在波兰的边境、波罗的海之滨,有一个不大的鱼港,是古代的一个城堡,叫弗隆堡。在城堡的西北角,有一...

by:恋景旅行APP

天文之父哥白尼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是集医生、机械师、数学家、神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天才”;他是创立了“日心说”让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先驱;他是只身勇敢对抗教...

by:罗朴

波兰-哥白尼纪念碑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您好,游客朋友,众所周知,波兰是个名人众多的国家。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就出生在这里。为了纪念他提出日心说,波兰...

by:恋景旅行APP

小哥白尼的科普世界

古有天文学家哥白尼开创自然科学新纪元,今有《小哥白尼》杂志引领科学普及新风尚。世界有很多秘密,让我们讲给你听!

by:小哥白尼杂志

小哥白尼的故事森林

资深小编倾情献声,演绎精彩原创故事。温馨、热血、感动、快乐、神秘、冒险……你想听的,尽在这里!

by:小哥白尼杂志

完|名人传记·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英语:NicolausCopernicus,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的医生,思想家...

by:三宝带你读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