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中庸解读第七讲04

2023-10-16 21:12:2410:44 2178
声音简介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达到至诚的境界,人就自然有前知了。不需要求神通,这叫做神通。用方法了、看光了,打起坐、划个符、念个咒……搞了半天脸都搞红了,然后还看到人家的灵魂,那自己已经是神经,神通的兄弟——神经那一边。真正神通就是一念至诚。至诚是什么境界呢?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这个境界。都给你讲得很清楚。所以至诚之道是可以前知。

那么怎么前知呢?那么我们没有达到至诚境界也可以前知吗?有啊!他告诉你:“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他说,天地间任何事情有预兆的。普通讲算命、看相就是前知,这个叫依通,靠它一种方法来推测。真的到达了,不需要算命看相,也不需要卜卦,也不需要什么眼睛闭起来打坐来看,那自然有前知,就是智慧境界。就是“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他说你没有到达这个境界,在人世间看现象你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一个人要兴旺的时候,必有祯祥。你看他家庭的气象,或者看这个人的气象,他就不同。所以一个人有没有前途,你看他的祯祥,看他的气象好不好。国家要亡、一个家庭要失败的时候,必有妖孽,古里古怪的事都出来了,很多的象征都来了。只是人因为智慧不够没有留意。任何一个人所遭遇的事情,什么都有象征,都有前知之能,个个都有。现在心理学研究所谓灵感、第六感,就是这个东西。但是你不要用它。用灵感、用第六感走入妖道了,那你本身变成妖孽,很糟糕!把妖孽变成神通呢?你本身因为不追求这个[断录]……至诚境界,那么神通就变成智慧了。不然,你用神通,神通变成妖孽了。我这个话交代得相当清楚,请诸位注意!

所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譬如讲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历史上的变化、历史上的记载多得很。“见乎蓍龟”,再你没有办法,卜卦、算命这一套,就是靠这个东西求这个前知。实际上你用不着卜卦、算命,“动乎四体”,一个人的好运气、坏运气你本身内在的感觉就有了,本身内在就有感觉了。这个,像昨天我们跟一个学医的同学俩谈一样,谈到人的生命的来源——怀胎,胎儿在娘胎里头大概四五个月的当中,母亲讲话、肚子外面所有讲话,听得清清楚楚,听得比我们现在还要清楚。就是眼睛看不到外边,反正眼睛自己看到那个意识境界也很好玩,在里头也有运动场、也可以开会赛跑、也可以跳舞、也可以朋友送往迎来哦!在肚子里头。那是他意识的独影境界。可是耳朵最厉害!所谓耳通气海。所以,当父母的注意哦!你任何做坏事,那个婴儿听得清清楚楚,太清楚了!现在的科学也测验出来,过去的道家也晓得。那么你说人在水里头反是听不到;不是在水里头听不到,耳朵被水蒙起来,这个耳朵还有一点空气在里头,空气挡住了,所以给水隔一层空气挡住了,里面又隔一层,因此听不见。假使这个耳朵……当然没有这一点空气挡住,水直接进去,那当然死了;如果进去也不死的话,这个耳朵从水里听外面会听得见。所以啊,我们讲话小心,可能海龙王、鱼啊都在听我们,可能都在听中庸哦!

所以讲,这个道理就是说人体的感受有通灵的作用。你说我们大家没有啊!因为你没有修定,没有定境界,不懂;有了定境界,何必要卜卦算命呢?人体自己的感受。所以中国人说“左眼跳灾、右眼跳财”;“右眼跳灾、左眼跳财”。眼睛跳也是问题了,做个梦也是问题了。眼睛都晓得。“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一个身体的感应都很大。所以有定力的人这个身体的通灵,气机彼此相感。所以有功夫的人乃至把他的功夫可以感应到别人,使他得好处,就是这个道理。“动乎四体”,所以一个人,好事坏事,“祸福将至”,善的一定有预感,坏的也有预感。你说我都不知道,那你就不必问我了。你问你的至诚。你不知道就是笨。为什么那么笨呢?因为自己没有这个至诚;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那个空灵的境界没有。空灵境界是哪一种方法来呢?没有方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都告诉你了。中庸的方法也说了。所以,“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又出毛病了、对了,“必先知之”,每个人自己都有神通,都晓得。但有的人明明到达了倒霉,会撞车子,他硬要去撞嘛!他表示自己是英雄,没有办法!告诉他,你最近脸色不大好啊,小心一点!他不在乎,因为他骨头比摩托车还要硬,是吧?所以啊,“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所以说“至诚如神”,记住四个字。

一念至诚,你本身个个都有神通。因为至诚,你的心灵同神、同菩萨、佛的境界可以达到一样。就是你要修养到这个程度。这种修养的方法,一种是从学问证入,一种是专修证入。所以这一节是中庸的中心哦!千万要记住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庸》解读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儒家学说经典论著,“四书”之一,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专辑按章节录制,分原文、字词释义、原文解释及解读四个部分...

by:亦鸿读书

解读《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

by:周义山

李漫博《解读中庸》

《中庸》乃儒家性命之学,内圣外王之道,是学子修行成圣的路标、修养圣心的窍诀,其揭示的是君子及圣的文化人格。《中庸》思想是对中国文化、文明认知观、生命观、价值观的...

by:千秋叶文创

中庸十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

by:眉坞老农

《中庸》解读 │妙音播讲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

by:妙音传统文化讲堂

中庸解读(带文稿)

为衔接中华文化断层而努力!南怀瑾先生作品,敬请收听~

by:菩提雅舍

中庸别讲

杨军教授的《中庸别讲》的补充片段。

by:姜老师的小教室

中庸讲解

《国学经典》开始语:尊敬的各位正本家人大家好!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

by:正本系统广西孝道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