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中庸解读第六讲07

2023-08-30 08:51:4009:51 2149
声音简介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外交方面懂得礼貌。“送往迎来”很难哦!大的外交,我经常感觉到,现在世界各国专业外交官很多,像你们大专毕业考进外交系,或者最后考进外交官训练所,考完了派到外面做事。学识基础、风度教养不够,连衣服都不晓得穿,穿长袍怎么穿的?短褂怎么穿?穿时髦衣服怎么穿?连打扮都不晓得打扮,这个就很差了。职业外交官好手已经很难,大外交官更难了。大外交官不一定靠送往迎来啊!天下大事,他就代表一个国家,到时候三言两语就给你解决了、否定了,乃至能够忍气;如果外交的时候受一切的气、忍一切的污辱,而把任务达成,这是真正外交官。

外交是外交,我们普通做人的社交礼貌,现在发现这一代的青年社交都不懂。客人来,礼貌也不知道,反正招呼(师示),这也算是打了招呼了,也不错,这个也算礼貌之一。然后怎么样请坐、怎么样站起来、怎么样走路,都不懂。然后搞得我们站在那里只好看着,不晓得怎么办。你跟他有礼貌,他不懂,那只好对他无礼貌。“你贵姓是什么?”“我贵姓王。”(众笑)我们心里就凉了一半了。然后,“你请坐!”“我知道请坐!”哎呀我的阿弥陀佛啊!那真是没有话讲。你们青年注意呦!写一封信也写不来,下面称呼也不知道,上面称呼也不知道。再么就太恭敬了,有一位同学(好多年前了,现在不同了)跟我讲了以后,信封上写的是:“南公怀瑾夫子大人老师”,一看好像送到殡仪馆一样的!(众哄笑)把所有官衔都加上,又太过分了。然后我告诉他,信封上是给邮差看的,不是给你看的,你叫“南老师”,邮差不一定叫老师啊!你说我写给爸爸“南爸爸”,邮差不是叫你的爸爸也叫爸爸啊!所以你写给你祖父也好、写给爸爸也好,也是写“某某先生”,没有错。信封这个东西是给邮差看的,不是给你看的。所以古代中国是礼义之邦,这些不晓得学校里有没有教育过。我一问学生,都说有教育过,事实上很多都不懂,奇怪得透顶!所以讲“送往迎来”四个字,不容易做哦!

譬如这一个门,送客人怎么样送?送电梯又怎么送?送上汽车又怎么送?就是说,我们上汽车,跟青年人一出去,往往把老师或者爸爸坐在那个最痛苦的位置、最低级的位置。就把你汽车中间按进去,就把那个杠杠上,最苦的地方。那个不是给人坐的,或者是主人带狗出去,给它坐在中间,怕狗两边跳出去了,所以两边人来看着。结果啊,拼命把人:老师啊!你这样坐!他又是很恭敬啊,所以也只好当狗窝囊坐在中间!(众笑)你不要说他失礼,他不懂嘛!他心里是很恭敬:中间位置还不好啊!汽车中间那个位置是最不好的,中间那个杠就在中间,走起来 “唝唝唝”,就在那个地方。所以“送往迎来”四个字,接待宾客是大学问。他这里当然讲外交,第一个礼貌要知道,“送往迎来”。

“嘉善”,讲话应酬之间有人比如人家的好处尽量地表扬。看看这个家伙交际场合实在没有什么好说,哎,某人一笑:他这一笑笑得好!笑得非常和平,像白鸽一样!和平鸽子,呵!你总要想办法讲些“嘉善”。再没有好处,他一声也不说话:“你看他就是好!你看某人这位先生沉默寡言啊!就是好!你这个了不起!”等他说话说多了:“你这个滔滔不绝啊!”这样总是有一套。(众笑)“嘉善而矜不能。”怎么叫“而矜不能”?是说自己有长处不能够傲慢,不能够在人前处处表示自己的长处,压住人家的短处。

“所以柔远人也。”就是说当一个在外交上的主官,在外交上使别人都愿意跟你俩交往,很远国、远地的人都愿意归顺。

下面就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精神,要了解自己国家民族文化,这个什么民族文化: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你们要讲中国文化的国际思想、世界思想,代表我们这个民族的,几千年的精神就在这里。“继绝世”,人家国家要亡了,帮忙他复起,不使它断绝,不使他绝后。人家世界上别的民族也许要想消灭别人的民族、消灭别人的国家,自己称霸。中华民族的国家民族的思想不是。我要存在,所以希望世界上一切的民族、一切的国家、一切人民永远平安下去。所以“继绝世”,哪一个人家家庭要绝后了、国家要灭亡了,帮助他,不能使他灭亡。

“举废国”,乃至周代文化,古代有些国家、上古的国家已经废了,没有了,历史上有这个名称,已经没有这个国家了;可是当我们周武王统一中国以后,周公、姜太公连封了三百多个国家,有许多几百年前都没有了,找出他的后人来,把他辅助起来。所以“举废国”。所以中国人做人有时候别人(亲戚、朋友、邻居)家庭有危难的时候,为朋友不远千里万里跑去帮忙朋友家里,使他兴旺。这个在古人很多,现在很少。所以“继绝世,举废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中庸》解读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儒家学说经典论著,“四书”之一,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专辑按章节录制,分原文、字词释义、原文解释及解读四个部分...

by:亦鸿读书

解读《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

by:周义山

李漫博《解读中庸》

《中庸》乃儒家性命之学,内圣外王之道,是学子修行成圣的路标、修养圣心的窍诀,其揭示的是君子及圣的文化人格。《中庸》思想是对中国文化、文明认知观、生命观、价值观的...

by:千秋叶文创

《中庸》解读 │妙音播讲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

by:妙音传统文化讲堂

中庸十讲

琴棋书画:《古琴老八张》《古琴CD精粹》《秦腔曲牌集》《常用书法字帖》《书法史小讲》诗酒花茶:《李白诗集导读》《千家诗》《唐人绝句选》(方言)《宋词三百首》(...

by:眉坞老农

中庸解读(带文稿)

为衔接中华文化断层而努力!南怀瑾先生作品,敬请收听~

by:菩提雅舍

中庸别讲

杨军教授的《中庸别讲》的补充片段。

by:姜老师的小教室

中庸别讲

本课程是杨军先生在2015年第一次为启予国学门弟子们讲课的录音,后弟子们将本课程整理并出版了《中庸别讲》一书,同年,此书又被编入《启予四书》,成为启予国学师门所...

by:账号迁移至启予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