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诗经•国风•曹风•鸤鸠

2023-07-19 03:00:3805:08 257
声音简介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52国风·曹风·鸤鸠

不学诗,无以言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52国风·曹风·鸤鸠



《诗经》

和我一起朗声而读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52国风·曹风·鸤鸠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52国风·曹风·鸤鸠



国风·曹风·鸤鸠

布谷鸟桑林筑巢,

七只小鸟挨挨挤挤。

那贤明高尚的君子,

仪容端庄始终如一。

仪容始终如一,

内心坚定无比。

布谷鸟桑林筑巢,

初飞的小鸟踏上梅枝。

那贤明高尚的君子,

腰间大带织以素丝。

素丝织成那腰间大带,

头上帽子缀饰黑皮。

布谷鸟桑林筑巢,

小鸟在酸枣丛中欢叫。

那贤明高尚的君子,

仪容高贵不差分毫。

仪容不差分毫,

堪为四方之国的高标。

布谷鸟桑林筑巢,

小鸟在榛树丛中飞翔。

那贤明高尚的君子,

实为全国人民的榜样。

他是全国人民的榜样,

怎能不福寿延年万寿无疆?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52国风·曹风·鸤鸠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52国风·曹风·鸤鸠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52国风·曹风·鸤鸠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152国风·曹风·鸤鸠



《鸤鸠》——淑人君子一以贯之

这是一首赞美淑人君子的诗,它出现在“曹风”之中多多少少有些让人意外,毕竟“曹风”只有四首,用方玉润的话说“其国小事微,其诗亦无足轻重。采风者录之,聊以备一国之俗云尔。”

曹国在现在的鲁西南,菏泽、定陶、曹县一带,姬姓诸侯国,周文王的六子曹叔振铎的封国,在西周时期也曾煊赫一时,春秋时期被宋国所灭。后人以国为姓,曹参、曹操就是曹国后裔。

正因为有了这身份,所以诞生这样一首端庄恭敬仪态万方的《鸤鸠》也就并不奇怪了。

鸤鸠是布谷鸟,之所以用它来起兴,是因为古人认为鸤鸠有七子,早晨喂食从头到尾,下午喂食从尾到头,始终均平如一。

淑人君子就应该是这样的,坚持操守始终如一,“其仪一兮,心如结兮”,就像孔子称赞颜回一样,“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儒家很看中这首诗,“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被儒家经典《大学》所引用,用来论证齐家的重要性。原文是这样的:“《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一样都马虎不得。仪容同样重要,这事关礼仪。孔夫子克己复礼,他心中的君子也应该是“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如此看来,这一首《鸤鸠》绝不是“无足轻重”的诗篇,“正是国人,胡不万年?”我们今天所继承的优良传统,不也正是《鸤鸠》所宣扬的吗?

国学|传统|文化|课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诗经·国风

读《诗经》,体会文字之美。《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华夏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

by:默默_qlc

《诗经.国风》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十一世纪至前六世纪)的诗歌,共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by:天一阁山汉

诗经·国风·卫风

诵读国学经典,开启幸福人生

by:踏雪寻梅

诗经国风朗诵

二南和十三国风是诗经里面最生活化也最有趣的部分。言辞美,意境美,百读不厌。本专辑是风诗全文正音朗诵,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

by:牧马人_wyc

《诗经·国风》100首

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鉴赏与学习。此专辑用音频的形式为喜爱《诗经》的朋友录制了上百首古诗,以供欣赏。感谢惠听!

by:融荣夜读

《诗经·国风》讲读

课程简介:一起读《诗经》,触摸经典的温度。两个学期,十二次课,把“国风”里的篇目细细读来。

by:斯塾

我和娃读诗经-国风

《诗经》原名《诗》,汉代儒家尊为经,遂名《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形成与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密切相关。诗歌收集源于周代采诗制:专人去各地采集民间歌谣...

by:春节123

《诗经》讲解——国风

本人研究《诗经》多年,写有几十万字的笔记,本专辑是我给本科生授课的阶段性成果,里面包含了我的大量心得体会。它有以下特点:一,科学严谨,新意迭出。《诗经》在两千多...

by:缁帷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