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法要 第六讲 正修行1

2023-11-15 09:02:0706:12 209
声音简介

修止观者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

    一于坐中修止观者。于四威仪中亦乃皆得。然学道者坐为胜故。先约坐以明止观。略出五意不同。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所谓行者初坐禅时心粗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应修观。故云对破初心粗乱修止观。

    今明修止观有二意。

    一者修止自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二者制心止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三者体真止。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

  一切诸法中  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  故号为沙门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当反观所起之心。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至。三际穷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则无有心。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又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名字但是假立。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

    二者修观有二种。一者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嗔恚。界分别观对治着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此不分别也。二者正观。观诸法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前后之文多谈此理。请自详之。如经偈中说。

  诸法不牢固  常在于念中
  已解见空者  一切无想念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小止观:止观坐禅法要

止观禅修是隋朝智者大师的禅修法门,方法简单有效,适合普通人进行修行,从而领悟人生的真谛,从容的面对生活。

by:福文化学院

止观功夫——内观禅法

我们这次所介绍的法门,是想要了悟佛陀所说的真理,就是宇宙的真理、诸法的实相,一个非常快速而且简单的方法,你就可以了悟佛陀所说的“诸法无常、无我”这个道理。这些道...

by:一念清净福自来178

《童蒙止观》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摩诃止观》)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三十卷。章安治定為十卷。今禪波羅蜜是。(...

by:云南深宁

第六式

每首诗后面都附有青瓷老师的图解,让学诗一目了然。...

by:北国飘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