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作妖的时候,是TA最渴望被看见的时候(深度好文)

2022-09-14 03:21:2317:23 121
所属专辑:幸福伴读
声音简介

1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课程,跟我合住的是一位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

 

她分享了她父亲的故事。


父亲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对自己对旁人的要求都非常高,做事讲究流程细节,非常认真负责。

 

他从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赢得了周围人的信赖,50岁开始创业,现在已经把公司做得很大了。

 

然而,各方面都让人称赞的父亲,却有一个让她和妈妈无语很多年的坏习惯:只要家人计划出远门,他就乱发脾气。


以下是朋友分享的原话


有一次,我和我妈要离开长春去办事,爸爸又一次爆了。

 

他不断地责备我,责备我妈,各种挑刺,很大声的骂人,直到他把我们母女俩送上动车。

 

期间,无论我和妈妈说什么,他都陷在情绪中。

 

这种情形,我和妈妈十分熟悉了。

 

曾经我跟爸爸的关系十分紧张。

 

我觉得爸爸只爱自己,不懂得爱家人,家里每个成员,都受到过父亲毫无理由的挑剔和苛责。

 

伤痕累累的我,只能通过心理学寻求心灵慰藉,探寻原因。

 

随着对我爸爸成长过程的了解,我有点明白了:爸爸的情绪开关可能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他14岁那年,我爷爷意外去世了,这个打击对于爸爸来说实在太大了。

 

学习心理学后,我知道,孩子对父母有着原爱。

 

所谓原爱,就是人类最原始的、从基因中就带着的无条件的爱。

 

这种原爱,会让孩子在自己的生命铁三角被打破时,带着一些原始的动力。比如父母亲去世时,会有想一起离开的动力。

 

爷爷去世后,爸爸选择独自离开家,出外读书谋生,丢下了他那孤独而悲伤的妈妈,还有可怜的弟弟妹妹,逃离了家庭。

 

后来家族中的亲戚们,尤其是爸爸的亲弟弟,对我爸一直有着埋怨和不解,认为他逃离了作为家中长子本该承担的重任,让当年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

 

多年过去,家族中始终有人拿着这个说事,对爸爸后来的诸多付出视而不见,无论爸爸付出多少,似乎也无法弥补他当年离开给家庭带来的伤害。

 

我想,或许爸爸一直没有走出当年丧父的创伤,所以他有着严重的分离焦虑。

 

每当碰触到这个点,爸爸就会行为失常,苛责身边每一个人,尤其是我妈妈。

 

这么多年来,妈妈对爸爸苛责的行为十分不解,忍气吞声中不断损耗着彼此的关系。


 


这次,我和妈妈要离开,又一次打开了他的情绪开关。

 

我和妈妈上火车后,我边安抚妈妈,边跟妈妈分享我的判断。

 

然后,我邀请妈妈跟我一起看见爸爸的情绪需求,安抚爸爸。

 

听完我的分享,妈妈很心疼爸爸,她配合地打开微信,按照我的建议给爸爸发了一段话:

“孩子他爸,我们已经上车了,我们只过去5天,很快就回来了,你趁着这几天在家好好陪陪你的酒友们,还可以约着钓钓鱼,我们很快就回了!

 

你要是寂寞了,就叫二姑娘周末回来陪你,我们下周一就到家了!”


结果,比我预想的还快,原本深陷在情绪中的爸爸,竟然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语气不再暴躁,而是充满关切,还叮嘱妈妈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女儿。

 

天哪,妈妈和我都感觉,这个变化简直太神奇了!

 

原来,爸爸最作妖的时候,其实是他最渴望被我们看见和理解的时候。


当我们读懂这份需求,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就让爸爸从情绪按钮中走出来。

 

爸爸忽然被理解了,他就从原来的紧绷状态直接放松了。

 

当我们去梳理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明白卡住他的那个点,这时,哪怕我们只做一点点工作,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真的让人惊喜和意外!


2


当听到朋友说到,她爸爸从紧绷到放松的转变时,我鼻子一酸,流下眼泪,好感动!

 

朋友看着我:“亲爱的,你为什么这么感动呢?是什么触动到你?”

 

我告诉她:“透过你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爸爸。”


我出生那年,爸爸29岁,妈妈24岁。

 

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感觉父母并不和睦。

 

记忆中,他们经常吵架,爸爸甚至打过妈妈,虽然只有一次,但记忆却非常深刻。

 

当时妈妈愤恨地说:“好啊,老甘,这么多年,吵了这么多回,今天你这是第一次动手了!”

 

我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哭,但我始终记得妈妈当时的语气。

 

我从小就站在妈妈那一边,总听到妈妈说爸爸的各种不是,比如,爸爸总是出去打麻将。

 

那时,爸爸是他们单位下属一个厂的负责人,妈妈有一次气冲冲的带着我找上门,抓到爸爸带着底下人上班时间躲在厂里打麻将。

 

妈妈生气地把麻将桌掀翻了,还抓了一颗麻将子含在嘴里。

 

我很心疼妈妈:从来都是才女、清高端庄的她,看上去怒不可遏,仪态尽失,这不是她本来面目。

 

后来爸爸从厂里出来,自己开了个饮食店。

 

作为老板,他经常不亲自收银,跑去打牌,把店托付给帮工看管,妈妈对他极度失望。

 

再后来,妈妈托了很多关系,帮爸爸落实了工作,爸爸一直在一个效益不错的老牌连锁餐饮店里工作。

 

而妈妈,一直在办公室里做文案以及管理工作。

 

这些工作对她而言并不能施展才华,她还会兼职做一些小企业的会计,挣些外快。

 

曾经,妈妈的同学邀她去深圳发展,觉得以妈妈的学历、才华和能力,埋没在一个集体制公司太可惜了。

 

妈妈思前想后,为了给我一个完整的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前程”。

 

很多年后,妈妈所在的集体企业改制,企业内部竞聘上岗,为人正直清高、能力出众的妈妈,却落选了。

 

不到50岁的她,含恨选择了内退。

 

而爸爸,在妈妈安排的单位一直干到退休,退休后还被返聘了很多年。

 

爸爸妈妈争吵了一辈子,妈妈开始接纳爸爸,是在她内退以后。

 

爸爸在妈妈最艰难的日子里,一直宽慰她、支持她、陪伴她,妈妈终于看到爸爸并非“一无是处”。

 

其实,妈妈和爸爸很早就达成一致,他们会努力维系婚姻,一直到我完成高考。

 

我考上大学后,他俩也并没有离婚。

 

3


我高一时,爸爸有一段时间被调到岳阳去工作,每个月回家看望我们一次。

 

那时,我写过一篇周记,描述着我站在门边,目送着爸爸拧着行李包,站在屋外的路边等车时的依依不舍。

 

那篇周记被语文老师评价为:“好!非常好!”并作为佳作在班上诵读。

 

妈妈看到那篇文章,居然有些惊讶,她自言自语说:“看来亲情是天生的,她爸爸对她做过些什么啊?她居然跟爸爸这么亲!”

 

我想,或许是这篇文章,让妈妈意识到,哪怕她眼中一无是处的老公,在孩子的心中,依然是无法阻断的爱吧?

 

爸爸真的一无是处么?

 

是什么蒙住了我聪明的妈妈的慧眼啊?或许是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这辈子没有嫁给爱情吧?

 

妈妈说,当年她嫁给爸爸,纯粹是报恩。


文化大革命时,外婆撞见自己领导搞外遇,被人诬陷并被整疯了,关在看守所里。


外公听信诬告,与外婆划清界限,并置妈妈和两个舅舅于不顾,成天呆在单位不回家。


刚刚高中毕业、下连队去三线挖铁路回来后参加工作的妈妈,收入微薄,还要一个人养育两个读书的弟弟,艰难可想而知。


在无人帮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妈妈想找人把外婆送去精神病院治疗,简直比登天都难。


妈妈跟我描述,她去看守所看到外婆目光呆滞,以头撞铁栏,嘴里念念有词“我有罪,我有罪”时,我清楚地看到妈妈眼里的泪花,听到她哽咽的声音。

 

妈妈告诉我,那时,她就暗下决心,谁要是能帮她,她一定当牛做马报答恩情。

 

这时候,初识妈妈的爸爸,成了那个“生命之光”。

 

在众多追求者中,爸爸并不优秀。

 

然而他忠厚淳朴,一直默默关心着妈妈,经常为妈妈抱打不平,甚至动员所有力量,找到精神病院医生,收治了生病的外婆。

 

这就是雪中送炭哪!

 

妈妈就这样被感动了,她嫁给了爸爸。

 

虽然她的朋友都认为,爸爸除了“成分”好,无论是性格,文化层次,还是家庭环境,都无法跟妈妈相匹配。

 

婚后的真实生活,也让妈妈这种不相配的感受特别强烈。

 

妈妈最常说的话是:“我跟你爸爸没有共同语言。”

 

我从小就能感受到,妈妈对爸爸文化程度不够高的嫌弃,并且对爸爸的“不求上进”尤为不满。

 

4


透过爸爸的成长经历,我读懂了爸爸妈妈之间冲突的根源所在。

 

爸爸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有6个姐妹,一直被照顾得很好,虽然读书不多,但初中毕业就被送去当各种学徒,还是有一技之长的。

 

家里不需要他吃苦,又被一堆姐妹承担家务、照顾家庭,他习惯了被照顾,在家庭里不太主动承担责任。


这与妈妈一直是家中的长姐,时刻要为两个弟弟做好榜样,还要当家做主照顾两个弟弟的境遇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算命的曾给爸爸妈妈各送了一句话,爸爸是“雨中自酌”,妈妈是“仙女耕田”,多么贴切!

 

妈妈对爸爸始于“报恩”,却几乎一辈子都没有从心底尊重过爸爸。

 

而爸爸,因为总是得不到尊重,一辈子用各种挑剔、恶语相向,甚至逃避现实、赌博等方式,来表达不被尊重的愤怒。

 

两个成长经历不同、对家庭信念不同的人,就在这样的消耗中,让本就岌岌可危的家庭,雪上加霜。

 

小时候,我一直站在妈妈这边,认为爸爸对家里完全没有责任感,不求上进,还热衷赌博。

 

随着我的长大,我越来越发现:爸爸其实多么想得到妈妈的认同,多么想关心妈妈,也多么想爱护我!

 

爸爸每次出差,都一定会带好看的衣服给妈妈,带好吃的给我。

 

然而,妈妈总是嫌弃爸爸带的衣服不好看,甚至屡次送人,长久下来,爸爸便再也不给妈妈买衣服了。

 

爸爸小时候经常体罚我,打得特别狠的那次,是因为我放学后在隔壁家玩,没有告知他。

 

他走了好远,到很多人家里找我都没找到,一度以为我丢了,他内心几乎绝望了。

 

后来发现我就在家附近,气得痛下打手。

 

爸爸从不爱做家务,却从不推辞为我、为我的小家做饭,甚至承包了我家厨房抽油烟机的清洁工作。

 

这对于一个肺功能不好的老人来说,无处不是挑战,无处不是爱啊!

 

有时看到我发朋友圈说自己辛苦,爸爸就从长沙给我打电话,语重心长的告诉我:

看你这样我很心疼啊!


你要懂得照顾自己,要多依仗老公,不要一个人承担太多,要学会爱护身体。


不要在朋友圈抱怨,领导看到了对你不好......


以前,我为妈妈流过无数感动的眼泪。


可这么多年来,我有没有看到爸爸的爱和付出呢?


借着朋友的分享,我也看见自己的爸爸:一个渴求被尊重的丈夫,一个渴求被看到的父亲!

 

此刻,我特别想说:亲爱的爸爸,女儿欠你一个拥抱!下回来深圳,我一定好好抱抱你!女儿爱你!

 

看见,是最深的爱。

 

不惑之年,我终于有机会重建跟爸爸之间这份被压抑40多年的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帆帆小时候的作文

帆帆已经成为一个大学生了,偶尔整理老房子,发现了他少儿时期的一些物品,觉得他儿时的作文能够用我的声音给他保留下来,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by:桃语禾

星星下时候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芒果妈妈睡前故事。听故事,看绘本。

by:芒果妈妈睡前故事

那时候

小短文,写出人的韧性

by:云白朵

小时候

“有一次老师批评了我,她说:桑格格居然把蝴蝶花描写成一张娃娃的脸!大家说,蝴蝶花像什么呀--!全班同学齐声说:像蝴蝶--!!老师笑意盈盈的点头,然后看着我:知道...

by:蓝夜希希

小时候

本专辑改编自桑格格的《小时候》,里面记录了许多妙趣横生、爆笑有趣的童年往事。搭乘着格格的这趟时间列车,是否也能让我们回忆起自己的小时候呢?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by:与宸同行

小时候

小S动容献声《“吃吃”的爱》宣传推广曲《小时候》破茧成蝶变成最美的样子由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乐视影业(香港)有限公司及海滩娱乐有限公司出品,原子映象有...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