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不管”孩子,是现代父母最稀缺的能力

2022-09-18 15:52:5910:59 103
所属专辑:幸福伴读
声音简介

 1


全国关注的一年一度的高考,上周结束了。

 

但跟高考相关的信息,依然源源不断。

 

那几天,知道我家孩子也在高考,同事朋友都问我:“你紧张么?”

 

还有朋友跟我说:“这几天你就不要上班了,好好陪陪孩子吧!”

 

还有人说:“你咋一点都不紧张呢?这是家里天大的事情啊!”

 

我看到孩子同学的家长,在学校旁边守着,孩子到哪他们到哪,孩子一下车就送吃的,嘘寒问暖。

 

有的家长随时捧着手机,时刻关注家长群的动静,随时查问情况。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岸见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气》一书中,分享了一个观点:不要因为孩子是考生,而在家中享受特殊待遇。

 

作者认为,即使是考生,也不能享受特权。

 

只知道学习的孩子,和过度痴迷于工作、被爱情占据头脑的大人一样,都不是健康的状态。

 

如果父母说:“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孩子也许就会以学习为理由不去承担其他事。

 

这可能导致,孩子连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

 

无意之间,我竟然做到了岸见一郎所说的平静面对家里考生的状态。

 

孩子高考那几天,我跟平常没什么两样,该上班上班,该休息休息。

 

要说变化,也有,我每天变着花样做早餐,让孩子吃得好一些。

 

我还是跟平常一样,不接送孩子,平常孩子骑车上学就继续骑车。

 

偶尔帮孩子收拾一下房间,每几天给孩子发送一条爱的鼓励信息。

 

看孩子这几天的表现,应该是正常发挥。

 

2


如果放在两年前孩子参加高考,我肯定也会焦虑紧张得不得了。

 

我肯定也会像很多家长一样,忍不住反复跟孩子叮嘱:你要用功喔,上课要认真听喔!

 

哪怕那些话已经说了十多年,但每天还是忍不住重复又重复。

 

亲子关系大概率会在我的唠叨中,陷入冲突和紧张。

 

是什么,让现在的我面对孩子高考,如此气定神闲、淡定从容呢?

 

是什么,让我开始跟孩子划清心理界限,每天重回开心自在呢?

 

答案是:随着我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我对于教育的本质和方法,有了全新的升级。

 

有了认知和理念的改变,再加上行为上的提升,才有了今天淡定从容的我,以及轻松自信迎接高考的孩子。

 

岸见一郎认为: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孩子的挫折和失败也得由自己负责。

 

他还指出:父母对孩子的人生横加干涉,会造成不良后果。

 

一,它会破坏亲子关系。

 

二,一旦发生问题,孩子会把责任转嫁给父母,孩子无法聚焦自我成长。

 

三,干涉孩子的人生,是父母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无力承担失败,因此,也会进一步阻碍了孩子成长。

 

看完岸见一郎的分享,我心底充满庆幸:还好,我没有继续原来的信念和模式,没有继续以爱之名亲手破坏孩子的成长。

 

说实话,孩子高三这一年,我紧张么?当然紧张!

 

但意识到自己紧张后,我很快把紧张转化为,对孩子的深深祝福。

 

我担心么?当然担心!

 

但意识到自己的担心后,我很快把担心转化为,对孩子的欣赏和喜欢。

 

我害怕么?当然害怕!

 

但意识到自己的害怕后,我很快转化为对老师、对学校的深深感恩。

 

原来,父母是否有自我觉察、反思及转化的能力,才是教育智慧的关键体现啊!

 

3


我真的很幸运,在孩子面临人生关键时刻前,我有机会踏上自我成长的旅程。

 

一年前,我开始参加幸福双翼《家学》10门课程的学习,自从学习后,我对教育孩子不再那么恐惧和无助。

 

通过学习《教育升级2030》课程,我明白了:

升级家庭教育品质,要从亲情发展、人格成长和知识增长三个方面入手;


要聚焦培养孩子在事业上的独立能力,和家庭中的幸福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将来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人生,培根固本。


通过学习《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课程,我学会了:

用341肯定法肯定孩子;


用0到100法,看到孩子已经做到的,不再只看到孩子没做到的;


用能力形成法,看待孩子的尝试与犯错;


面对孩子成绩的不理想,不再焦虑、紧张、生气。


通过学习《心理年龄》课程,我懂得了:

用成年期的心理状态,引导孩子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行为;


父母提升自己的心理年龄,才能成为孩子合格的第一任老师。

 

通过学习《幸福力模型》课程,我深深体会到:

和谐平和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安全港湾;


拥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孩子才会有高质量的安全感;


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孩子才会有动力和信心去迎接,成长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岸见一郎说:学习是孩子必须自己学会解决的问题,没有谁能代替。

 

他还指出:

父母反复督促孩子学习,不知不觉中传达了一个观点——如果考上一所好学校,就能实现人生的所有。


但是,人生并不会因为考上一所好学校而一帆风顺。


而且,如果只注重考试结果,孩子很难体会到求知的喜悦。


这样一来,孩子在升学希望不大时,就会放弃学习。


其实,这些大道理,以前我也懂。

 

但我内心深处的信念,被恐惧和担心支配,无法从潜意识深处改写这些限制性的“剧本”。

 

所以,就陷入了一个困境: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更给不了孩子充满力量的滋养。

 

如果,你也曾经的我一样,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被困在焦虑中,或许,从根本上改写限制自己的信念和模式,会让你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己和世界。

 

创造之前,我们需要一份专业的引领,一个开放的平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些,我都在幸福双翼《家学》的学习中,轻松得到了。

 

此生有这份遇见,我无限感恩。

 



教育孩子,是一场父母的自我修行。


要做到放下焦虑、用爱看见、不去控制孩子,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只有了解了教育的本质,拥有了科学养育的智慧,父母才能气定神闲地做到岸见一郎所说的——不管教的勇气。


“不管”孩子,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带着信任和尊重,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成长。


懂得并敢于“不管”孩子的智慧,愿你也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不管孩子,比管孩子还难!》

身为父亲、祖父,黑幼龙的三代教养学。适合谁听:不管是陪伴自己小孩、小孩的小孩,黑老师告诉你:为什么“素养”的养成就从家庭开始?为什么“父母不管孩子,比管孩子更难...

by:柔清菩萨行

说话技巧、敢于表达、敢于沟通

不管别人聊什么,你说一句话就把后面的路堵死了,别人不知如何接口。所谓聊天,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聊天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粗俗的人聊天往...

by:文玉红

敢于孤独的勇气

敢于孤独的勇气-周国平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当一个人的灵魂对于人生产生根本性的疑问时,他就会走向哲学!每个人...

by:幸福小舟WL

敢于拼,才配叫青春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青春”似乎总与“放纵”联系在一起。嬉皮文化,摇滚、嘻哈音乐,狂欢派对,泡酒吧、飙车……年...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藏在耶鲁的10个成功秘密 | 敢于尝试,敢于丢脸

不是每一个人天生就具备精英基因,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受精英教育,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师出名门或有在名校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于是我们常常设想:如果我在名校,我...

by:主播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