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19年,她只有一句肺腑之言:护娃一生周全,不如做到这点

2022-08-06 04:31:2216:40 89
所属专辑:幸福伴读
声音简介

1


今年暑假,女儿高考结束,我兑现承诺,陪她去日本旅游,就让外婆帮忙带一段时间二宝贝贝。

 

有一天,妹妹从老家发视频过来。

 

贝贝和弟弟在玩儿游戏,都笑得很欢,贝贝还来了一段自创的花拳绣脚,满屏的开心都溢出来。

 

我正看得开心,妹妹又发了一段视频过来。

 

外婆一脸生气,大声训斥着贝贝不要玩这种游戏,伸手拿走贝贝手里的撑衣杆。

 

贝贝的动作立马僵硬下来,但他没有反抗,顺从地松开手,任由外婆拿走撑衣杆。

 

看着孩子僵着的身影,我感受到他的不情愿、无可奈何和不知所措。

 

我把视频转发给老公,故作轻松地调侃说:贝贝挨训了。

 

但我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一下子堵了起来,胃部开始难受,然后,眼眶开始湿润。

 

我向妹妹发起视频聊天,详细了解一下事情经过。

 

原来,贝贝用一把玩具枪往墙上发射可以吸附在墙上的子弹,再用撑衣杆把子弹取下来,再用枪发射上去,再取下来,不断循环。

 


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但外婆说撑衣杆会戳坏墙壁。

 

贝贝又在小姨的建议下,找来晾晒床单的大衣架,妈妈又把大衣架也拿走了。

 

妹妹跟我吐槽:

怎么会弄坏墙壁呢?

天气这么热,不能出门玩,两个娃好不容易找到乐子,玩得开心得不得了,妈妈非不让玩。

难道就让两个娃乖乖地坐在板凳上不动吗?

 

最后,妹妹把贝贝拉过来小声说:等外婆睡着了我们接着再玩哈!

 

我让妹妹把手机给贝贝,开始跟贝贝聊天。

 

我没提到外婆抢衣架的事,一直挑我自认为好玩的、轻松的、开心的事情跟贝贝聊。

 

放下手机,回顾整个过程,我突然发现,孩子身上发生的很小事情,却触动到我的内心深处。

 

这种感觉其实我非常熟悉——早在我童年时期就不断出现。

 

2

 

小时候,我被妈妈指责或冤枉时,就非常渴望爸爸能站出来维护我,但爸爸没有替我说话,而是私底下告诉我:别惹妈妈生气,别顶撞妈妈。

 

我从小就知道,要努力做个乖孩子,无论多委屈都要忍着。

 

童年时期的经历,让我见不得孩子受伤、委屈,见不得孩子重复我当年的孤立无援。

 

我不希望孩子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是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我要竭尽全力保护孩子的周全。

 

妈妈总说我小时候特别倔,哥哥吼一下就怕了,妹妹哄一下就听话了,唯有我,软硬不吃。

 

但我最强烈的感受却是:我从来没得到你和爸爸的理解!你们总是对我不公平!被冤枉了还不允许辩解,我除了保持沉默还能怎样?

 


借由养育孩子的过程,我开始看见童年时受伤的自己。

 

我知道,如果我不跟内心受伤的小女孩达成和解,我就很难发自内心的对孩子充满信任和放手,允许孩子去自然经历自己的人生。

 

因为,我总会担心孩子重蹈妈妈的覆辙。

 

借由这次的觉察,我找了一个安静的独处时光,跟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女孩进行了一场对话。

 

我说:

你一直这么努力地想要把所有事情做好,你一点都不想惹妈妈生气,就算犯错,也真是无意的。


有时,你还要为妹妹背黑锅,妈妈不容申辩地严厉指责你,你真的很委屈。


没有一个人为你说话,没有一个人理解你,你委屈又孤立无援。

让我抱抱你,我看见你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感受。

当我跟内心的自己做了沟通与和解之后,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

 

直到我的脑海里冒出来妈妈的形象,我突然明白:想要真正的跟童年的自己和解,还必须重新去读懂妈妈。

 

我继续对那个小女孩说:

我还想告诉你,当年妈妈也不容易。


她二十一岁就生下了哥哥,不到三十岁的她,就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


爸爸是地主的后代,家庭成份不好,在村里被整得抬不起头,胆小怯懦,遇事就缩在妈妈身后,等着妈妈拿主意,家里上下,都是妈妈一个人在操劳。


妈妈终究是一个弱女子,也希望有人能帮她分担一些生活的艰辛。


她总说哥哥是男孩帮不上忙,生了你看到是女孩,可高兴了,觉得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


辛苦劳作一天的妈妈,希望你把妹妹带得好好的,能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你和妹妹犯错的时候,妈妈会指责你,是因为妈妈已经很累了,不愿意看到家里再添任何乱子。

理解了妈妈的不容易,我感觉内心舒适了很多,可是还是有一些东西卡住。

 

我继续觉察,被卡住的是爱的感觉。

 

小小的我,可以理解妈妈的不容易,可以努力乖巧懂事,但不被爱的感觉才是最让我受伤的地方。

 

我继续跟那个小女孩沟通:

妈妈是爱你的,所以才会在艰苦的环境下,自己不吃不喝都要找个可靠的老人来带襁褓中的你,让你受到尽量好的照顾。


妈妈是爱你的,再苦再累,妈妈也把几个孩子带在身边,舍不得送到亲戚家多玩几天,她每天都要看见你。


把妈妈放到当时的环境之下,她已经尽她所能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了。

沟通到这里,我深深吐了一口气,整个人舒展放松下来,内心充满喜悦。

 

我已经到不惑之年,可是内心深处那种不被爱的受伤感,一直如影随形。

 

只有跟童年的自己和解,跟父母和解,我的人生才会真正走向通透,我才会放下保护娃一生周全的执念,真正做到信任和放手。

 

3


我跟自己做的这一系列沟通与和解,如果放在3年前,我绝对是做不到的。

 

因为,那时候我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怎么给孩子最好的,从来没想到自己也需要关注和成长。

 

直到2016年,我接触到幸福双翼。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19岁,今年已经上了大学,二宝6岁,马上就要上小学了。

 

能结缘幸福双翼,要感谢我家二宝。

 

我特别喜欢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当初生下女儿,我特别开心,觉得我自己一个人轻松带大女儿完全没问题。

 

我先生经常跟我说,他不喜欢小孩子,严格地说,他是不懂得如何陪孩子,他说话嗓门超级高,遇事很严肃地讲道理,孩子都有点怕他。

 

大女儿小时候,我没系统学过家庭教育,更不懂生命铁三角。

 

那时候,先生的工作刚起步,非常忙,出差频繁,经常两三个月不着家。

 

有两年,他常年在国外,大女儿小时候跟爸爸相处的时间很少。

 

女儿六岁那年暑假,我带孩子去找爸爸,女儿和爸爸又闹得很不愉快,女儿哭着跟我说:“妈妈,你总说爸爸很爱我,可我发现,爸爸根本就不爱我!”

 

听到女儿的话,一方面,我觉得正好验证了先生不喜欢孩子的事实,哪怕亲生孩子他都不懂怎么相处。

 

另一方面,我认为,爸爸经常不在家也挺好,距离产生美,经常见面爸爸反而会成为我科学育儿的绊脚石。

 

我可是从女儿刚出生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护她一生周全,哪怕伤害她的人是爸爸也不可以!

 


女儿就这样一天天长大,安静、乖巧、合作,学习也不错,在旁人眼里,这个孩子真好,这个妈妈真会带孩子。

 

但实际上,我知道有些重要的东西正在错过。

 

比如,女儿跟爸爸之间总是充满疏离;比如,女儿遇到事情总是有点畏首畏尾。

 

那时的我,只能用一句话安慰自己:养育孩子,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某一天顿悟,孩子已经长大。

 

4

 

2013年,二宝出生,欣喜的同时,我有了更大的压力。


直觉告诉我:我不能再拿护娃一生周全那套来养弟弟,尤其是爸爸的参与度这一块,男孩要多跟爸爸相处,才会更加勇敢有力量。

 

于是,我开始认真关注家庭教育。

 

2016年,我的一位朋友很兴奋地跟我说,她报名了一个家庭教育课程,虽然刚开始学习,但绝对是个好东西。

 

那位朋友一直都很爱学习,她的推荐我是信赖的,我没有犹豫就报了名,正式成为幸福双翼《家学》的学员。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我不再小心翼翼避免先生和孩子之间的冲突,而是放手大胆的让先生带孩子。

 

就算有时候两个孩子被爸爸弄得哭天抢地,我也淡定面对,不再随时像个老母鸡那样着急的护犊。

 

亲爸带亲娃,能差到哪儿去呢?

 

与其着急的护娃周全,不如让爸爸带着孩子尽情放飞,毕竟这样的亲子时光对孩子来说也并不多。

 

有一次,先生回来,跟二宝又闹得不愉快,弟弟拒绝跟我们一起睡,坚持跟姐姐睡另一个房间。

 

我也笑着接受,不过度担心。

 

第二天一早,弟弟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我们房间,拍拍爸爸说:“我这个臭爸爸,还在睡懒觉!”

 

先生伸出大手握住弟弟的小手,那一瞬间,我热泪盈眶:还好我没有自以为是的去护着孩子,这种打打闹闹的方式,就是父子俩最独特的相处之道啊!

 


先有了解,才有尊重和放手,果然如此。

 

这几年,我也在社区做亲子阅读,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家长,基于对我的信任,陆续有家长也参加了幸福双翼的学习。

 

随着学习的推进,她们脸上最初紧皱的眉头,都渐渐舒展,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婆媳关系,都越来越好了。

 

这一切特别激励我,也坚定了我要继续学习、继续分享的决心。


教育,让更多人更加幸福,是幸福双翼一直以来坚持的初心。

 

我作为一个受益者,最深切的体会是:与其花尽心思护娃周全,不如先聚焦自己的成长。成长之后,我们才有方向和力量成就自己、引领孩子。

 

心理学早已达成共识:生命最有价值的事情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很开心,不惑之年,我终于成为自己最喜欢的样子:跟自己和解,与父母和解,既有力量给先生和孩子以爱的滋养,也有情怀用分享带给更多人幸福。


修改 / 朱雪琴

编排 / 周新蓉

图片来源 / Pexels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育儿说育儿

孩子不独立,吃饭成难题,动不动还发脾气,爱玩手机还不合群....养娃像渡九九八十一难,一难渡完还有下一难,这可怎么办!?想要孩子健康快乐,独立自信,无惧挫折,到...

by:美汝育儿

只有云知道

陈小曼的诗集是以情诗为主。一直以来,“爱情”始终是诗歌永恒流传的主题。中国从来都是诗歌的国度,而爱情诗更是始终伴随诗歌长河左右。陈小曼的诗歌笔锋刚健而姿态谦和,...

by:春妮FM

只有如是

只有“海洋”只有如是微信公众号:Alreadyis只有生命在唱歌AlwaysBeingAlwaysBecoming保罗未受到托尼•帕森斯的影响,不...

by:Prema_o

只有云知道

陈小曼的诗集是以情诗为主。一直以来,“爱情”始终是诗歌永恒流传的主题。中国从来都是诗歌的国度,而爱情诗更是始终伴随诗歌长河左右。陈小曼的诗歌笔锋刚健而姿态谦和,...

by:夏子璐

年华姐姐说育儿

一位30年从业经验的幼儿园老师,和您一起分享学期教育的点点滴滴。

by:年华sj

只有妈妈知道

【内容简介】本书是18位京城高知女性的亲笔实录,分三个章节讲述了都市女性怀孕生子的心路历程。这些随笔或温情细腻、温暖动人,或历经波折磨难,惊心动魄,甚至遭遇各种...

by:漓江出版社

余生,只有你

夏若依没想到,自己被男友卖了,而买下她的,竟是曾经让她死缠烂打追求过,却在两人甜蜜相恋时刻一声不响将她抛弃的初恋。被深爱的人羞辱嘲讽;被想要共度一生的人背叛;被...

by:甄子千续

心里只有学习

碎片时间朗读,碎片时间学习,成就更好的自己。

by:主播王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