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崔允漷:由“停课不停学≠在线学习”想到的(下)

2020-03-05 18:36:5610:45 260
声音简介

如何让在线教学不要变成“40年后站着教的电视教学”?


本来应好好讨论“停课不停学”到底该学什么,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是要考试的那几本书还是防控战疫这大本书?但是,随着中小学生的开学,对停课不停学的讨论热情一下子就转到线上教学。其实,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模式。线上学习不像线下学习那么简单、原始,教师一个人也行,当然合作研讨更好。线上学习首先需要技术平台或至少需要技术人员与有技术素养的教师合作开发资源,如有可能,还需要懂学习心理和设计的人共同参与。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环境、习惯与方式也不一样,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似乎都在线上,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在学习。不是吗?你看最近的各种吐槽,其中有一类问题就涉及到教学方式的“倒退”。21世纪号称“网络原住民”的学生似乎回到了40年前的电视教学时代。唯一变化的是40年前电视里的老师是“坐着讲的专家”,即大家熟知的大头像。而现在通常是“站着讲的自己班上的普通老师”,而且许多老师事先没有获得过相关的专题培训,成了被赶上架的“鸭子”,窘态百出。如果线上教学就是这样,怎么能够让真正的当事人教师与学生喜欢呢?这是不是在丑化、矮化在线学习的形象和窄化了其功能呢?其实,20年多前,世界银行曾花100万美元请了一个技术专家团队攻关三年,早已得出了结论:线上学习是有效的,但效果是有限的,其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OECD教育技能部部长施莱歇曾经断言:“虽然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一些发达国家在线上学习上已经尝试了20年,几乎达成了共识:线上学习是有优势的,但无法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情感发展两大难题,因此,将其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成为混合学习才是未来教育的出路。只有混合学习才能重新思考与整合课堂时间,发挥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不同优势;才能充分利用智能设备,增强课堂学习的交互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并记录过程数据;才能最大化地满足“异”学习,并从“异学习”切入来解决“学习差”的问题,直面班级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之难题。我们需要以专业的态度来对待过渡时期的在线教学,并为其未来的走向作好充分的准备。

 

如何编制混合学习的方案脚本以抓住教学质量之硬核?


众所周知,一出好戏关键在脚本,一堂好课关键在方案。没有好的方案,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混合学习。然而,近期关于在线教学的热点除了太多的吐槽,其次就是不同背景的人在谈论不同的对策,讨论最多的要数技术方面的话题,比如资源怎么找、视频怎样拍、PPT怎么插……好希望一个老师一下子变全才。这让我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非常重视教师的“三字一话”。然而“三字一话”都好的人有几个会愿意当老师呢?对有效教学而言其实“三字一话”如同技术,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一方面,即使教师写不好粉笔字甚至不写粉笔字,照样可以把课上得很好。另一方面,即使教师的“三字一话”都很优秀,也未必能上好课。说到底,一堂好课,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脚本好才是硬核,才是必要条件。


那么,现在的课堂教学脚本有哪些问题呢?据笔者观察,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是教师立场,而不是学生立场,通常教案告诉别人的是教师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学生要怎么做。二是教学设计以课时(时间)而不是以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为单位。三是设计的取向是知识的分解,而不是经验的整合,学生学会或掌握的都是孤立、琐碎的“原子”,而不是“分子”更不是物质。拿100多年前美国教学家克伯屈举的一个极端的比喻来说,我们把一只完整的狗先分解,然后教会学生何为狗头、何为狗身、何为狗腿和狗尾巴,并且马上考试,结果是学生掌握了4个知识点,但不知道何为狗。四是目标与评价强调的是知识点有没有得到落实,而不是学科核心素养。五是重点关注如何教而不是如何评,误以为“教过,就等于学会”,经常是教而不评,评非所学。六是教学方案的潜在用户是领导或同行,所以教师经常“汇报”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将方案发给学生,以支持、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可以想象,这样的脚本最终导致线上教学不过是把课堂上的教师搬到网络上,结果是两头不讨好,作为不太会表演的教师不愿冒那么大的风险,而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学生千万个不满意。因此,基于技术的教学变革需要从方案变革做起,首先要学会混合学习脚本的设计,然后再考虑与富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此处暂不讨论)。经过笔者团队对“学历案”的多年研究,新教学的方案设计需要强调这些方面的变化:一是确立“学主教从、以学定教”的观念,方案的主体(行为主语),无论是目标还是过程,都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是学习的发起者、维持者与促进者,教学方案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文本。二是方案的实质是经过专业化设计的学程计划、认知地图和学习档案,呈现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体现基于问题链、任务串的学习进阶,是学习经验的合理选择与有序组织,而不是简单地需什么媒体、用什么方法、教什么内容的问题。三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并将评价任务嵌入学习过程,实现学-教-评的一致性。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技术。四是有必要的练习与作业,没有习是学不会的,练习可以分为检测性、巩固性与提高性三大类,借用技术平台优势,体现作业分层。五是方案还要引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开展反思,教师要设计好具体的反思路径与支架,便于学生实现学思结合、学悟合一。没有悟的学习是不可能实现素养目标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允许一切发生

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源于“不允许”。不允许自己比别人差,不允许有人不喜欢自己......读这本书,学会“允许”,允许一切如其所是,也允许一切事与愿违。

by:青青朝晖

允许一切发生

我允许万事万物如此开始,如此发展,如此终结因为我知道一切来自因缘发生皆是必然若我质疑抑或否定受伤害的只有白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允许我允许每一种情绪,任其发展,任其...

by:洋1224

养心吟诵|允华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本专辑每周更新。每一首都是允华老师精心挑选的,最有修身、养心、养气功效,又优美的篇章,简便易学,反复听、反复吟即可。本专辑适合人群:养生人群...

by:允华谈古玩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