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原生家庭

2020-04-02 11:56:1123:53 212
声音简介

大纲

Part 1: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

一、没有完美的父母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能够满足孩子所有情感需求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偶尔发发脾气,打骂一下,并不能说他们就是残暴无情或者不称职的父母。只要整体的家庭生活是充满幸福、自由、尊重的,这样的家庭关系就是健康的。所以,不必苛责自己成为完美父母。

二、有毒的父母和中毒的孩子

中毒成年子女的共性: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

“有毒的父母”这个概念是《原生家庭》的作者苏珊福·沃德提出来的,她认为有毒的父母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有些家长,他们的负面行为模式是「持续」和「反复」存在的,并始终支配这孩子的生活。这些就是有毒父母。

 

Part 2:不同类型的原生家庭

一、苛责型父母

苛责型的父母,会制定规则,孩子必须在自己的规则内行事。当孩子违背自己制定的规则时,就会进行审判,从而给孩子造成精神痛苦,让孩子感到无价值、不讨人喜欢、一无是处、自卑、有罪恶感。

 

二、不作为的父母

孩子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

家长和孩子的角色发生倒置,父母没有承担起家长应承担的责任,而是让孩子发挥大人的作用,他们要照顾自己,还要兼顾大人的生活和情感。但孩子原本就不是大人,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会单纯地以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并因此感到愧疚。

孩子学会用父母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来定义自己,如果能让父母开心,他就是好人。反之,他就是坏人。让问题更加复杂的是,子女会站出来为父母辩解,就像是受害者替罪犯认错一样,“他们并不想伤害我”、“他们已经尽力了”,但这些辩解都掩盖了一个事实:这些父母推卸了自己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三、操控型父母

操控型的父母不让孩子自由做决定,并冠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号。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操控,另一种是巧妙操控。

l 直接操控

1、威胁、恐吓和羞辱;我说什么你就得听着。

2、孩子的快乐对父母意味着威胁。

3、子女的婚姻是父母最大的威胁,他们将子女的配偶视为争夺子女感情的竞争对手。有些父母会预言子女的婚姻必然失败,有些会拒绝承认子女的配偶,有些则会骚扰和对付子女的配偶。

 

l 巧妙操控

1、父母总会制造一些状况让子女需要他们的帮助。

2、把成年子女当作不能独立生活的小孩一样去照顾,他们的台词是“我这么爱你,难道我错了吗?”

3、孩子会很愧疚

4、为避免直接冲突,会找其他人当说客

5、会拿自己控制不了的子女和其他听话的孩子做比较,以凸显不足。


操控型父母的子女成年后,对自我的身份认知会有些模糊,他们很难将自己视为脱离父母存在的独立个体,也不懂得区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四、伪装型父母

父母酗酒、吵架,但是在外面面前要伪装成“正常的家庭”。

“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来说尤为有害,因为这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能力的正确性。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迫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撒谎,对他来说,想要培养强大的自信心是不可能的。

 

五、虐待型父母

虐待型父母分为2类,一类是身体虐、一类是言语虐待。

l 身体虐待

父母对孩子的冲动,与其说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导致的,不如说是父母自身的疲惫、压力、焦虑或不快。他们本身就是带着严重的情感缺陷和需求不满进入成年的,在情感上他们只是孩子。他们会将子女视为自己父母的替代品,并在他们身上寻求父母的从未给予自己的情感满足。当子女无法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时,就会被激怒。

对于那些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而言,要重新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很难的。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成年后与别人建立关系的基础。另外,孩子还会把错误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不乖,才遭受虐待。

 

l 言语虐待

“都是因为你,我的生活才变成这样!”

善于使用言语虐待的父母通常都是成功人士,他们不切实际地希望子女能十全十美,孩子一旦失败,他们就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孩子的头上。追求完美的父母似乎生活在这样的幻想之中:如果他们能敦促孩子做到十全十美,他们便是完美的一家人。他们将维系家庭稳定的重任完全推给了子女,以此来逃避他们无法提供这种生活的事实。

毫无疑问,孩子会因为朋友、老师、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贬损受到伤害,而最容易带来伤害的还是父母,毕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以,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的;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孩子们不会从其他角度审视这些评价并提出质疑。这些评价进入你的潜意识时,你就是在“内化”它们。负面评价的内化——变“你是”为“我是”——就形成了自卑心理的基础。言语虐待不仅严重损害了你作为一个可爱的、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人的正当的自我认知,还会对你的生存方式及成就价值产生必然的负面预期。

 

六、离异的父母

并没有确切的结果表明,离异会给孩子带来无法治愈的伤痛,如果夫妻关系糟糕到让孩子感到痛苦,分开也许是更好的选择。离婚最重要的是处理即将分裂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意识到不是自己的问题。

 

Part 3:总结

健康的家庭和有毒的家庭最大的区别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

 

在有毒的家庭里,每个人都在一个关系过度纠缠的状况里,你需要付出自我才能换取偶尔的肯定和安全感。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有很多情感需要未了,择偶是在一段新的亲密关系中找回这种需要。但这些在原生家庭中未了的情感可能会成为新家庭的包袱,在亲密关系中得不到满足的我们可能会向外索求,继续寻找未了的需要,这也是现如今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因此,原生家庭中没有解开的心结,会一直影响我们的生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山治山治山治君

为什么要笑呢?我觉得这些让人痛苦的经历 即便是拿出来举例 也一点都不好笑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原生家庭|曹老师解析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在我们人生当中或有或无的产生影响,它像是一个启动我们坏情绪的按钮,不知不觉跑出来掌控我们。只有当我们正确认识它,才可能让它只是产生积极的影响!有上过曹老...

by:宝健_健康顾问

原生家庭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伤害了子女并持续影响子...

by:永清神墨李凤丽

原生家庭

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伤害子女并持续影响子女...

by:蔡智红

原生家庭

有关原生家庭的文章都在这里!

by:今晚我和你

原生家庭

愈合原生家庭创伤_找回完整的阴阳能量

by:返璞归真疗愈工作室

原生家庭

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是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by:月亮姐姐313

原生家庭

例如言语虐待型父母和操控型父母一样,这类父母也有两种行事风格。一是直接公开地贬损孩子,比如,骂孩子愚蠢、没用。二是间接地羞辱、攻击孩子,比如,取笑挖苦孩子、给...

by:王安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