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学家的嘴,都是骗人的鬼

2023-07-25 10:09:4823:29 5.5万
声音简介

前言: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听官跟开浩一样,一提起文学这两个字,就瞬间冒冷汗,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年被语文老师支配的恐惧中,脑海中飘过的都是那些年苦不堪言的画面。

 

永远背不完的古诗词,默写不完的文言文,怎么都逃不过记了前句忘了后句、后句眼熟,前句不知道是啥的怪圈(你还别不承认,你在那摇头晃脑背诗的场景肯定是这样的:汗滴禾下土前一句是啥?好像叫什么日当午来着,哦哦,记起来了,是锄禾,锄禾什么来着?马冬梅的故事反复上演)。背诵、默写就算了,最可怕的是每逢遇到语文考试的简答题,那真的是憋出一身汗,这诗里的字我都还没认全呢,鬼知道他反映诗人啥情感?

 

那么,这令人头疼的文学要怎么讲才能既有趣、又能学到东西呢?这便是开浩以及开浩团队首先要搞定的,也是最难搞定的内容。




1.1 定位:文学史,也可以很有趣


我们研究文学这段内容的时候发现,其实每首诗也好,文章也好,其实很精彩,但为什么看不进去呢?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当年语文老师不断的跟我们敲黑板重点强调,记好笔记啊,这首诗体现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字里行间都体现着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特点。虽说笔记是记好了,但这感慨读了半天还真是没读明白,到底在感慨个啥?不由得让我们心生感慨——这首诗字可真多、真不好背啊!

 

而我们团队读的时候注意力就比较叛逆,欸?李白这顿酒喝了多少,原文写的是“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有多少呢?喝进去会不会酒精中毒?我们无论用什么算法都算出300杯真不是个小数目,就是光喝水,也可能喝到水中毒,很显然,李白这里真的只是在吹牛皮。那么再来看这首诗,你不会觉得只是字数多了背不下来,一个喝酒喝的有些上头的大老爷们支棱着自己的脑袋,迷迷瞪瞪的坐在酒桌前,借着酒意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谈天说地、聊人生,最后还不忘吹嘘自己的酒量。

 

带着这画面感,再背起来,也就不那么痛苦了。

 

所以在探索中国文学的这段旅途中呢,背会它们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理解它们。开浩将带着大家一起看山看海看月亮,看历史变更、朝代更迭对文学的影响,此外还会从文学家笔下的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哎你看,反正除了背古诗以外,我们几乎都讲。

 

希望各位听官们听到“文学”这两字的时候能放轻松,咱们的文学不是语文课,没有分数这项KPI的压力,我也不会问你这一段体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你也别把它当成课本知识,那些文学家们,您也别把他们当成什么大咖,不妨把文学当成文学家们的朋友圈,带着好奇去翻翻他们的八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让他们一个个这么矫情。

 

相信听完开浩版本的中国文学,你会发现原来文学如此有趣,重新刷新对课本知识点的认知,原来这些枯燥的知识点背后,还藏着这么多好玩的故事。

 

那么这文学的故事要怎么挖呢,我们现在有思路了,也就是有了铁锹了,光有铁锹,但不知道刨坑的姿势也不行啊,那么接下来,我们聊聊开浩和开浩的小伙伴们,要怎么撅着腚给你挖这个坑。




1.2 我们如何讲文学


说道挖坑,大家小书丛书系列的作者老舍先生(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骆驼样子的作者,老舍先生),他在他的作品《文学概论讲义》中,为我们研究如何正确刨坑指了条道:

“无论研究什么学问,对于研究的对象须先有明确的认识,而后才能有所获得,才能不误入歧途。”

 

那么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谁呢?害,不就是作品吗?(这也是上语文课的思路)但同样一篇作品,有人看的拍手叫绝,有人看了之后骂骂咧咧退出了群聊。因为同样的地方,有的人吃过那亏,有的人就没犯过这错啊,你要求每个人都像李白那么狠,跟皇帝瞪眼儿,我们也做不到啊,你没那个经历,何况大清早亡了!你体验不到啊。

 

所以说,想要深刻的理解文学,还是得先研究那个写出作品的人啊,你知道他的生平了,我们再问你他的作品,你能不会吗?就好比你现在给我几个来自雷锋日记的片段,“今天扶老奶奶上火车”,“今天为同志拧螺丝”。不用你说,我就知道这肯定是雷锋,因为我们太了解他了。他就是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呀。

 

所以,我们得先从文学家开始研究,举个例子,大家初中课本应该都背过诗界好多大佬的头衔,什么“诗圣”、“诗仙”、“诗鬼”之类的,这就跟什么水饺皇后,皮鞋大王同理,在一个行业的佼佼者总是会被大家封个王者称号。

 

但问题是,头衔你记住了,没用啊。文学家们始终是站在神坛上,遥不可及的,背会王者称号绝对不是好的方向,神人的感慨、情感寄托,我们这些凡人怎么能懂啊?那这里呢,开浩告诉你怎么办,舍得一身剐,要把圣人拉下马,文学家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神人,很多文学家就是怼天怼地的小愤青,而且每一个文学家几乎都有怪癖,这才是让你真实地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式。那些酸不溜秋的小心思啊,全都藏在他们的作品里。你要是不信呢,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


1.3唐伯虎原来是个柠檬精(文学家也很接地气)


这故事的主角呢,大家都很熟,正是周星驰版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人还没出场,便先闻其声,说着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观众眼前的风流才子唐伯虎。

 

周星驰把唐伯虎这个人物给演活了,电影里唐伯虎跟秋香的爱情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看完电影,大家都对唐伯虎路转粉了,一个情商给力,智商在线的角色确实很吸粉。

 

值得一提的是,这历史上唐伯虎却有其人,他叫唐寅,字伯虎,明朝才子,这电影里的句名台词是出自唐寅的一首叫做《桃花庵歌》的诗里。但是唐寅这人跟电影里嘻嘻哈哈,放荡不羁的形象还是有点区别的。

 

这唐寅的人生可比电影要来的精彩多了。他是苏州人,年少成名,从小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家附近几条街的人都知道他有才,这写的文章拿去参加作文比赛,回回都榜上有名,从未失手过。十六岁的时候参加中考,成绩是全苏州第一。按理来说,只要不早恋、不叛逆、不出意外,不打老师,按照这势头发展,考上公务员,从此仕途光明也不是梦啊(当然在古代,十六岁找对象,也不算早恋,属于正常现象)。

 

但是唐寅的人生如果真的如此丝滑,那中国历史上会多一个高考状元,少一个风流才子。果然,这第一个人生暴击就已经给唐寅安排上了。

 

唐寅年少成名也没闲着,先成家再立业吗,在二十岁之前,唐寅成家有了孩子(历史上的唐伯虎可不认识秋香,唐伯虎和秋香只是荧屏CP)。但家是成了,事业倒是没啥动静,唐寅一身的才华,但就是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工作,这让他的家人除了干着急外,也别的办法。就这样过去了好几年,唐寅的父母相继离世,家道中落,无法再啃老了,看来不得不靠自己,得专心拼事业了。

 

即便不情愿,唐寅开始准备考公务员了,这一身的才艺在身,考上自然是水到渠成,抱着这想法,在备考期间,别的人都苦于备考,而唐寅和他的狐朋狗友们,天天饮酒作乐,公务员题库不熟,这个怡红院哪个小姐姐长得好看倒是熟悉的很。这迷之的自信,真是令人佩服。

 

结果,考试遭遇滑铁卢,名落孙山。他的才华考官是略有耳闻,特地网开一面,给他额外赠送了补考。而唐寅也总算争了口气,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国考资格。只要国考顺利,唐寅是不是离达到人生巅峰就不远了?

 

果不其然,命运总是喜欢玩儿人,唐伯虎的人生巅峰没来,人生颠覆倒是来了。

 

那年唐寅三十岁,跟自己的好朋友赴京参加国考。可唐寅怎么也想不到,去考个试,把自己考进监狱去了。是不是他在考卷里说了不该说的话,被文字狱了呢?

 

没有,他没说任何不该说的话,并且他的考卷优秀到了几乎为标准答案的地步,可是坏就坏在了他太优秀了。



故事是这样的,跟唐寅一起赶考的朋友,考试期间也是住一起,十分亲密无间。他朋友打小抄被抓了,考官查了连带的关系,发现唐寅考的太好了,于是也就怀疑他是一起作弊的,于是本着错抓也不要漏抓的原则,唐寅被关进了监狱,监禁思过不说,还被责令终身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这要搁在现在,国考作弊也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 。这么一听,是不是觉得唐寅这人太冤了,这黑锅背的那是相当的猝不及防啊。

 

昔日苏州小骄傲,想进中央考个大官当当不成,反而还留了洗不掉的案底。回家之后的唐寅,郁郁寡欢,第一件事,就把自己的妻子休了,从此便了无牵挂(倒霉德性,有啥倒霉事先冲自己娘们撒火,着实也没什么出息),休妻之后的他,开始了放荡不羁的生活,到处旅游打卡。这期间酒没少喝,窑子没少逛。

 

按理说,天天游山玩水,啥事不干,天天饮酒逛窑子,这钱哪来?得亏这唐寅有才,靠着卖字画还能维持日常开销。

 

而这首“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诗——《桃花庵歌》就是在唐寅买房后,在自己的新房“桃花庵”里写的。毕竟喜提新房了,怎么着也得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那么唐寅这朋友圈的文案是怎么写的呢?

 

这里,开浩得给听官们提个醒,诗人的文案包装水平,那是一个绝。毕竟诗人的嘴,骗人的鬼。在诗人笔下,偷情也能很美。这不,在唐寅笔下,他在桃花庵的生活,那简直是世外桃源了。但其实,这桃花庵不过是危房改造,整个房子最美的也就只有门前那颗稀稀疏疏开着几多花的桃树了。这桃花仙人的自称,就是取于这颗桃花树。

 

经历过过山车般起伏的人生后的唐寅,此时已经三十六,三十六岁还有一屁股的债要还(买房欠了一屁股的房贷)。这生活只能用落魄两个字形容,哪里有惬意可言。

 

然而他的诗里却丝毫看不出他日子过的穷酸的影子,反而都是在塑造和维护自己淡泊名利、满意当下生活现状的人设。都这样了,唐寅还在强装他洒脱的人设。这破落的桃花庵硬是被包装成了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你看,几杯小酒下肚后,他提笔就开始包装自己了:“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也就是说平时他也没有什么烦恼,什么还房贷啊,没有的事。每日都是慢慢的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每日半醉半醒,看着自己门前那颗桃花树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日子过的好不享受。

 

紧接着再来一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我啊,只想每日看看这美丽的桃花,再喝上一壶美酒,我可不愿意当官,在官场有啥好的,还得给这群达官显贵捧臭脚。我觉得当个穷人也挺好,有酒有美景,生活美得很。你看看这话说的,莫名的酸的很啊,如果开浩没记错,唐寅之前倒也是想当官,可惜没当上来着,那此时的他,除了快乐,没有别的办法啊。

 

当然了,柠檬精唐寅也不忘来了这么一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真是令人十分的尴尬。反正这整首《桃花庵歌》,从头到尾,都是对自己的夸赞,觉得自己生活的赛神仙,追求十分的高雅,不屑官场争斗,觉得当官实在是太心累了。这个flag立的真的是十分的强势,也不怕日后打脸。

 

但是,唐寅此时并不知道,人很难逃过“真香定律”,在唐寅45岁的时候,当朝的皇子宁王,亲自下聘书,想要请唐寅加入,成为自己的智囊团。按理说,前面立flag明确表示铁定不去当官,当官没意思,还没有穷人快乐的唐寅,真香了,非但没拒绝,反而开心的就职了。真的是啪啪啪的打脸啊。

 

结果,好景不长,这宁王聘请唐寅,原来是想让唐寅帮他造反,这下可把唐寅吓坏了,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于是小脑袋一转,装疯卖傻的,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回了穷人。吹了那么多牛,还是要回到田间地头啊!



五十四岁那年,唐寅因病早逝,临终前,留下这么一首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这诗的意思是,人的一生总是有要死的时候,死后到地府也没有什么妨碍。这人间和地狱我看也都差不多,全当是漂泊在陌生的他乡。简单粗暴的来说就是,我已经看淡生死,认为人间不值得。

 

但是回顾一下,唐寅死鸭子嘴硬,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性格来说,嘴上说人间不值得,不可信,估计他暗地里是比谁都贪生怕死。

 

回顾唐寅这高开低走的一生,只能说不得意是自己作出来的。本可以扬名立万的年纪,非要沉迷酒色;中年遭遇滑铁卢,完全可以从头再来,但却打着失意的旗帜,为自己堕落找借口,开始光明正大的沉迷酒色,寻欢作乐的生活。在百讲文化专辑的金瓶梅篇里,开浩也提到了,西门庆的死因是因为喝大酒、逛窑子,这唐寅最后早早的病逝,我猜多少也跟他沉迷酒色有一点关系。

 

唐寅写诗瞎感慨的样子,是不是跟我们当代很多人有点像。一辈子求而不得的,却从来不承认自己自己求了这件事,还有事没事立一个无欲无求的flag。比如说,有什么富商的新闻,就会有柠檬精在评论处留言说什么:“他肯定很累吧,企业做的那么大那么强,想停下来的时间都没有,八成得过劳死。可不像我虽然穷了点,但我快乐啊,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累死了,钱也无福消受。这么一比,我这生活质量赢在了快乐指数上。(说的你除了快乐,还有别的办法一样)”嘴上安慰自己,内心羡慕的要死。

 

把唐寅的作品和他的人生经历相结合,不难发现唐寅是个内心矛盾的柠檬精,陷入了一个抱怨环境,抱怨一切的怪圈。甩锅给命运、环境,却总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沉迷于自己勾勒出来的淡泊,迷醉于自己编造出来的逍遥,床有多冷,鞋多卡脚,恐怕只有他自己能感受到了。再看他的诗,你还觉得逍遥自在嘛?但凡长点心的人,只能读到满满的苦涩。


总结:


听到这,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唐寅,不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文学大咖,反而十分的接地气,这柠檬精的样子真是令人可笑又可气,甚至觉得可怜。我们还在他的诗句里看到不少当代人的影子。

 

破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潜台词,只需要把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就能成功找到答案。

 

再看到唐寅的《桃花庵歌》,是不是瞬间就有了画面感了?我们看似在讲诗,但实际上这是一幅画,甚至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饱含深意,又那么的耐人寻味。

 

话说回来了,虽然唐寅心理健康不咋滴,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才华和文学造诣是很高的,在古代靠卖字画谋生的人,没几把刷子,没点名气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他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能穿越时间、空间的界限,一直被世人传诵至今,足以证明他的实力,写得诗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很有感染力。

 

当然了,有料可挖的文学家们可不止唐寅一个。接下来的节目中开浩都会一一安排。开浩将以时间作为主线,好好唠一唠文学到底是什么?诗词歌赋的文体演变又有什么值得一挖故事?当然也少不了爆料一下,那些课本中的文学大咖们的八卦趣事。

 

那么本节内容到这也就讲的差不多了,在节目的最后,开浩借用作家老舍先生在《文学概论讲义》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文学是以美好的文字为心灵的表现。”文学其实并不枯燥,通过认识文学家,走进文学家内心世界,我们就能看到的文学的五彩斑斓。我们不是在讲诗词歌赋,而是在讲文学家们有趣的灵魂啊,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美丽之处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海阔天空UH

好好一首锄禾,被主播演绎成了小黄诗

爱吃瓜子的大喜鹊

主播讲的很好。

猜你喜欢
我是文学家

李白、屈原、李清照,三国、水浒、大隋唐……郭德纲老师说的故事,单一个味儿!

by:张ZhangZhang_

历代爱国文学家评传

《历代爱国文学家评传》作为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乃是我们中华民族“滚雪球”式发展历程中的强大凝聚力的源泉。这一高尚情操体现在中国古代、近代文学之中...

by:三生错_DCC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中华人物志(文学家部分)

从屈原、司马迁到章太炎、鲁迅,带你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并借此梳理中国文学史。

by:羽化读红楼

梁永安:文学家如何阅读小说

(公众号:wuzhikuhai)梁永安,男,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著作:《重建...

by:余耒

经典夜读/走进文学家的视野

在喧嚣的城市中,我们离文学家们的经典名著似乎越来越远,各种繁忙压缩了我们的时间。静坐下来,喝一杯茶,听一本书。让思想放松一下,在故事里寻找自己的影子。

by:逆风行花满地

中华人物故事——文学家

每周一个历史人物,以史为鉴明心智,以人为鉴正言行!

by: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