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80章:只有完全自足,才能小国寡民

2020-04-24 22:04:3503:51 125
声音简介
《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说:我看今天的时间也差不多了,下面再总结一下儿我的治国理论。第一:国家越小越好,人民越少越好。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我一向主张个人的自由,既不主动干涉别人,也最好不要受别人干涉。其实按照这样的逻辑,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必然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因为政府的终极意义,就是用集体意志代替个人意志。这是从理念上说的,当然具体到社会现实,我也知道暂时还不能取消政府。所以只能希望国家小一些,百姓少一些,这样政府在做重大决定时,才能有更大的可能倾听每个人的意见。
第二:各国独立运营,尽量减少交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比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要复杂,不管打着什么样的借口,总不可否认是想要从那里得到些什么。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可能还存在纯洁的友谊,那么国与国之间,则纯粹是利益的关系了,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各国都把利益当作外交的第一目的,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纷争。所以我才郑重建议,每个国家都应该闭关锁国,阻断官方甚至民间的任何交往,不交往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纷争。
第三,国家提高福利,百姓安分守己。我上面提倡闭关锁国,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国内的政府,要为百姓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你能保证他吃的比别人饱,穿得比别人好,住的别人大,行得比别人快。那么就算你拿着鞭子驱赶他,也无法把他赶到别处去。相反,如果他眼看着别人都比他富裕,就算你设置重重的关卡,就算给他扣上“里通外国”的罪名,也无法阻止他偷渡到别的国家。另外还有一点,政府为百姓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百姓自然也就没有兴致,再去自己鼓捣什么新鲜玩意儿。百姓醉生梦死地享受自己的生活,自然也就不会去考虑犯上作乱。听了我上面的谢谢分析,也许大家可以认真想想,我到底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还是一个大政府主义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老子》八十一章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

by:读国学诵经典

老子河上公章句

《老子河上公章句》是西汉时期的道家学术著作,皇甫谧《高士传》云:河上丈人,不知何国人,自隐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号河上丈人,亦称河上公。汉文帝时结草为庵于...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老子庄子选》1(《老子》1-37章 绍南文化)

与绍南文化编订的《老子庄子选》配套...

by:绍南文化

《老子庄子选》2(《老子》38-81章 绍南文化)

与绍南文化编订的《老子庄子选》配套...

by:绍南文化

老子

《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经典之一,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老子》五千...

by:谷稻素音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老子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

by:井旗

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道家最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人,被后世称为老子。...

by:癸卯长云

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

by:Cathy轩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