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 重疾险:消费型还是储蓄型?

2022-10-02 19:07:2706:26 57
声音简介

听了我们的课堂还有点迷糊吗,没关系,我们【保罗万相工作室】小伙伴特地为大家提供了1V1家庭保障定制服务,限时特惠,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二人以上免单哦!
喜欢我们的小伙伴也可以加下方小丸子微信(bwlx-wanzi),申请入群,加入我们【保罗万相俱乐部】微信群,和我们聊聊保险感悟哦。


我们今天来讲讲重疾险中,大家另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是选消费型还是储蓄型重疾险。


这个问题确实挺重要的。我们在之前的课堂里也说了,这是影响重疾险价格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样是保终身的产品,消费型会比储蓄型的价格便宜30%左右。


这是因为这两种产品的现金价值不一样。现金价值就是这份保单退保时能拿回钱。消费型保险的现金价值是一个抛物线,先增长,再下降,最后降为零。而储蓄型保险的现金价值,是一条上升的曲线,一直增长,直到和保额相等。


这个现金价值曲线的不同,体现在身故责任上。同样是没发生重疾人走了,消费型重疾是不赔付的,实际中家人可以按退保处理,赔付现金价值。而储蓄型产品则是赔付保额。


所以说消费型重疾险,就是钱消费掉了,人死了基本上没赔什么。而储蓄型重疾险,人走了也能赔保额,钱就“回本”了。


消费型重疾里还分赔现金价值和赔保费的,大家记住,重疾险产品的价格,你看看它是什么身故责任,就能看出高低,其他责任相似的情况下,一定遵循这样的规律:身故赔现金价值低于赔保费,身故赔保费低于赔保额。


所以价格更低的消费型产品是不是更好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原来总说中国人爱储蓄,喜欢“返本”,不能接受消费型产品。但是实际上现在买保险的群体转移到80、90后,大家觉得消费型重疾险和车险一样,每年消费掉可以接受。很多保险公众号和网红大V也非常吹捧消费型保险,为什么呢,因为便宜,能吸引眼球。互联网卖保险,外行人看不出区别,觉得便宜的就是好的。


千万不要捧杀消费型保险,所有一概而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曾经我也是消费型保险的忠实拥护者,我第一份买的重疾险也是消费型。因为我最开始研究保险时,一个精算师朋友告诉我,把储蓄型和消费型产品的价差,每年持续地投入5%收益的理财,长期就能超越储蓄型产品保额返还的收益。那还是三四年前,5%收益的理财遍地都是。但是现在你也看到了,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很多国家都进入负利率时代,余额宝的利率已经低于2%,要获得5%收益的投资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了。


相比较去费劲找安全稳定的理财,把这三千块价差投在保险里,用比较省力的办法,身故能获得保额赔偿,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最关键的是,我发现当初我劝他们把价差省下来的钱存起来的那些人,并没有存钱,而是不知道把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所以这几年我也在慢慢转变观念,又加保了几份储蓄型重疾险。


选择消费型还是储蓄型,还在于你能否接受交了几千块一年的保费,去世时退回现金价值。举一个极端例子,假如突发很重的疾病走得很快,都没来得及确诊重疾,比如猝死,你能否接受基本拿不回什么钱?


在这种情况下,多花一点保费,就更接近“赔的到”。不过有一点要说明,大家注意听好:我们今天说的储蓄型保险,不是返还型保险。所有说到一定年龄能返还一定保费的,都是重疾险再加上了一个两全险,对于这种返还型保险,我们的购买建议就是:不要买!这个两全险的附加保费好几千,还不如攒多一点去买年金险或终身寿险收益更高。


我们对于消费型和储蓄型重疾险的建议就是,如果预算非常紧张,连50万保额都不够的话,建议先买消费型,保额尽量做高,还有余力地话,还是建议配置储蓄型,多花点钱就多点保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科学买宝宝重疾险

在为上千家家庭服务后,崔伟发现,在给宝宝买保险的时候,95%的家庭会迷失于两个迷局,一个是推崇买的保险产品越贵越好,对宝宝好就是对家庭好;另一个是现在互联网自媒...

by:崔伟说保险

如何选择购买重疾险?

教大家如何选择重疾险?如何进行重疾险的理赔?什么样的重疾险是最好的重疾险?为什么要买重疾险?你想帮助我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by:保险达人赵裕庆

盖中说险 | 重疾险规划指南

本专辑旨在结合“重疾规划指南”画册,通过看图说画式讲解,让您了解一定程度的保险医学知识信息、常见高发重疾案例、实战的重疾理念沟通,助您快速掌握重疾险销售方法,提...

by:蓋中

杨响华重疾险销售12堂课:手把手教你每月签单10件!

杨响华:我为什么要推出重疾险销售的12堂课?原因主要是有三个:第一,从监管层面来说,最近这些年,银保监会一直在提倡保险要回归保障的本质,要充分发挥保险的杠杆功能...

by:保保微课

重疾不重:重疾保险销售红宝书

正在链接本书作者丁云生先生共读这本期待已久的重疾保险销售红宝书-《重疾不重》!“中国重疾险之父”丁云生先生,曾是心脏外科医生,重疾保险传教士,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

by:童小会免疫调理达人

保险重大疾病解读

重大疾病解读,保险重疾理赔,那些你必须知道的事儿。

by:张均建

医生看保险|重疾不重

心脏外科医生的从业经历回顾,"我们去医院看病时喜欢慕名而去,到了医院以后说我要看某某医生,这在中国是一个很典型的现象。但一个医生名气很大,他有可能手术做的并不是...

by:达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