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下》第7章

2020-05-06 16:56:3903:38 18
所属专辑:《孟子》
声音简介
《孟子•告子下》
第7章
12·7 孟子曰:“五霸者①,三王之罪人也②;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③,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④,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⑤,则有让⑥。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⑦。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⑧,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⑨,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⑩。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11),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12),取士必得(13),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14),无遏籴(15),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16)。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注释〕 ①五霸:即“春秋五霸”,指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一说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②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③省:考察。④庆:奖赏。⑤掊克:聚敛。这里代指聚敛民财的人。⑥让:责罚。⑦六师:指天子的军队。周朝规定天子设六军,大国诸侯设三军。⑧搂:牵引,带领。⑨葵丘:春秋时宋国地名。前651年,齐桓公曾在此会盟诸侯,并从而确立其霸主地位。⑩束牲:古代定盟多用牺牲,如果不宰杀牺牲的,就叫做束牲。载书:指将盟约放在牺牲上。歃(shà)血:古代盟誓时饮牺牲的血表示信守盟誓。(11)树子:已立的太子。树,立。(12)摄:兼任。(13)得:得贤。(14)曲防:遍设堤防。曲,遍。防,沿河堤防。当时诸侯若修筑沿河堤防,以邻国为壑,将使邻国遭灾,所以盟约禁止遍设堤防。(15)遏籴(dí):禁止邻国来购买粮食。籴,购买粮食。(16)逢:逢迎。这里指为君主的恶行辩护。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子》告子~尽心

宝贝们,你读书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

by:简小惠于老师

孟子 滕文公/告子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本部是南师对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两篇演讲记录。因“滕文公”篇讲稿遗失,故与“告子”篇合而为一。在这本书里,南师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

by:菩提雅舍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六篇告子

告子上篇凡二十章告子下篇凡十六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告子姓告,名不害。歷史上關於告子的紀錄缺乏,也未有留下理論文章,只有存在...

by:大師兄文山不泥

孟子《孟子》丨丽天念

《孟子》一书是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包含仁、义、礼、智、信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复兴和强大必不可少的经典著作。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作品之一,《孟子》对...

by:丽天念

孟子译注 白话孟子

孟子是儒门亚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他的“仁政思想”和“性善论”等对...

by:pioneer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