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下》第3第4章

2020-05-08 21:29:5205:14 17
所属专辑:《孟子》
声音简介
《孟子•告子下》
第3第4章
12·3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①:‘《小弁》②,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 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③。《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

曰:“《凯风》何以不怨④?”

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⑤。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注释〕 ①高子:与孟子的弟子高子不是同一人,从孟子称其为“高叟”来看,应该年长于孟子。②《小弁(pán)》:《诗经·小雅》篇名,《毛诗》认为是讽刺周幽王,《三家诗》认为是周宣王名臣尹吉甫之子伯奇由于遭受后母的谗言而被流放,怨恨而作。这里应该是指后面一说。③戚:亲近。④《凯风》:《诗经·邶风》篇名,朱熹注:“卫有七子之母,不能安其室,七子作此以自责也。” ⑤矶:激怒。

12·4 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②,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③。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④。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释〕 ①宋牼(kēng):宋国人,又叫宋钘、宋荣,是战国时著名的学者。 ②构兵:交战。③指:同“旨”,大意,意旨。④号:名义,说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子》告子~尽心

宝贝们,你读书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

by:简小惠于老师

孟子 滕文公/告子

南师孟子系列演讲之一。本部是南师对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两篇演讲记录。因“滕文公”篇讲稿遗失,故与“告子”篇合而为一。在这本书里,南师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

by:菩提雅舍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六篇告子

告子上篇凡二十章告子下篇凡十六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告子姓告,名不害。歷史上關於告子的紀錄缺乏,也未有留下理論文章,只有存在...

by:大師兄文山不泥

孟子《孟子》丨丽天念

《孟子》一书是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包含仁、义、礼、智、信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复兴和强大必不可少的经典著作。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作品之一,《孟子》对...

by:丽天念

孟子译注 白话孟子

孟子是儒门亚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他的“仁政思想”和“性善论”等对...

by:pioneer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