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何以为家|从绝望到圆满,我们一家经历了什么

2022-09-10 23:48:2023:52 215
声音简介

家是成长的摇篮

家是感情的港湾

家是心灵的栖息地

家是精神的乐园

家和万事兴


而那明空无染的“觉性”

是照亮幸福家庭的一盏明灯!


和自己的家人团圆

是很快乐、值得珍惜的时刻

和自己的“觉性”团圆

是更快乐、更加难得的时刻

【觉性练习生】献上

本期「何以为家」

愿每一个家庭

都能够收获究竟永恒的快乐



父亲:智祥

母亲:洪海

大儿子:君杰

小儿子:睿哲


第一章  君杰:妈妈都去哪了?

引:什么是安全感?

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提出了“基本焦虑”的概念,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个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基本焦虑。


“当父母对儿童实施直接或间接的支配;对儿童个人的需要缺乏尊敬;缺乏真诚的指导;轻蔑的态度;缺乏令人信赖的温暖;使儿童在父母的争吵中选择一方;负担过多的责任或不负责任;偏袒、隔绝同其他儿童的交往;充满敌意的气氛等等”。


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No.1  从小与父母分离


君杰:我其实是一个喜欢住校的孩子,有些情绪积压在心里面,和他们也没办法沟通,反而在学校里面生活得比较快乐、比较滋润。


这可能跟以前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少有影响,比如有一段时间父母去装修新的房子,我一个人放学后也没有带钥匙,就在以前家门口的小区里面等待。


那段时间等到天黑,他们可能才会回来。在等待他们的那几个小时里面,直到天慢慢地由黄昏变黑,我其实是非常孤单的,很需要陪伴。


那个时候我还只有小学,然后慢慢长大,可能这种感觉就慢慢藏在心里了,长大以后就没有再那么依赖父母了,渐渐就觉得不需要父母了。


No.2  父母之间经常吵架


君杰:小时候父母脾气都不好。妈妈是一个很刚烈的人,遇到什么事情就比较独断专权,什么都得听她的。那样子她才能满意,如果和她的意见、观念有什么不同的话,可能她就会发怒、指责。


他们吵架过程中有无限的负面情绪和能量都会传递到我的身上来。


孩子在一个很小的年龄是没有足够的表达能力去跟父母说什么,在那种情况下父母也不可能去理你,不可能去管你,对你也不可能有关心。


你对父母可能就有一道墙在这里隔着,是无法穿过去的,就只能把自己关在一个小黑屋里面,并且还能接受到他们的负面信息,所以说吵架受伤的不止是他们,这种负面情绪一定会对孩子以后有影响的。


智祥:对孩子影响很大的。吵的时候,那根本就没办法顾及孩子,只知道那个时候年轻,我们两个吵架吵得很凶,还会打儿子。大儿子现在回想一下很有愧疚感,他抱着他妈妈脚哭:“你们别吵。”这对他伤害很大。那个时候顾不上他,一吵起来就根本没想到什么后果。


No.3  父母经常打孩子


君杰:小时候、没有学习觉性科学的时候,大家都不懂,父母也比较年轻,可能比如说一件很小的事情,我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吃肉,但是我爸妈一直觉得吃肉就身体好、就能长得高、就能长得壮一点、结实一点。


他们其实出发点也是对孩子好的,也是希望孩子能身体好,但是每个孩子他其实小时候口味比较特殊,我就只喜欢吃两个菜,一个土豆丝、一个番茄鸡蛋汤,对于肉这些东西都不感兴趣,每次吃饭的时候就和他们不一样,我就吃自己的。他们会觉得我吃的东西不符合他们的预期,就会说我不听话,甚至有可能打我。


智祥:大儿子现在回想一下,确实也是原来对待他没有什么方法。原来就是不吃饭都是打,成绩不好也是打。现在想起来打得很厉害,跟他谈了之后他还好,他不怪我们。但是现在想起来很愧疚,因为我们养小孩养得早,那时候年轻,觉得非常愧疚。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对世界的敌意


当父母用上述方式来对待儿童时,儿童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基本敌意。但由于儿童自身的渺小和无助,儿童又必须依赖父母,因而必须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这种压抑的直接结果导致儿童把敌意投向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使儿童认为世间的一切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危险,这就导致了不安全感的产生进而转化为基本焦虑。


君杰:就拿我来说,我是后来通过上了觉性科学的二阶,根据课上学到的方法,觉观到自己为什么很容易愤怒。比如很小的事情,一个出租司机说只能收现金,不能收支付宝或者微信,我就想跟他大吵一架,心里有无尽愤怒的种子想要爆发出来。


其实事情都很小,但这种性格都是在小时候接受到一些信息,在心里慢慢从一个小萌芽长大成树,就是父母的一些行为举止、一种能量传递到孩子,然后孩子慢慢就会形成那种性格。


我的脾气实际是不太好的。在外表看来大家都很和和气气,这是我们愿意向别人展开的一面,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也有很多地方是不愿意给人家看到的,其实就是自己受过伤的那一部分,就会形成他那一部分的性格,比如说我就是容易动怒、容易产生冲突,这其实跟父母容易形成二元对立也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章  洪海: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


矛盾升级:为了孩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洪海:在亲子教育这一块,我真的承认我是很失败的、一团糟。


在这个状态中我们都是痛苦的,孩子也很痛苦,家长也很痛苦。但是痛苦的原因根结一直找不到。


找不到我们怎么办?不能这样子一直继续下去,因为人生还要继续。还剩下的这么多年,大家还要在一起。如果天天是这个状态,真的是最难受的时候想死的心都有过。


你就不知道为了什么,都是一种绝望,因为找不到出路。


你想要幸福,你也想给他幸福。但是这种幸福到底在哪里?我们不知道。我们后来就是去寻求方法。


解决方案:不能往外找,要向内走


洪海:我应该在2015年看到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始知道如何去改善,怎么去修复家庭关系、亲子关系。这方面一定是往内走,不是往外找了。


你不能说去要求,应该是放下我们的要求。首先先从看到问题开始,问题的根结在哪里,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并不是说看到表象,假如说像孩子的一次考试可能没考好,你就只是看到他的分数,但是你没看到它背后的原因,这个你就没有办法解,这个题是无解的。所以慢慢我就体会到,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么从这个东西,你怎么能有这样的理解力,有看穿的能力?在这个时候遇到了觉性科学的课程,也是说学到了“觉”的方法,能够让我们自己首先看到自己,看懂自己,了解自己。然后才能够去看到问题的核心,产生一些智慧。那么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你就会相应地出来了。这样才能够慢慢地、一点点地把它从原来那种复杂的网状一点点地拨开、梳理开。


解决过程:一层一层拨开我的心

第一层:孩子,我们为什么会打你?


想要你优秀,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和幸福

洪海: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要么就是对孩子地强加指责、批评、甚至于打骂。以前对孩子打骂是很多的,就是那种虎妈一样的。


然后就对他不断地提出要求,你要达到什么样,一旦没有达到,就是批评指责,就是这么一个状态中轮回,在这么一个状态中焦灼着。


跟孩子打骂过后自己又产生强烈的自责、忏悔,但一旦遇到事情来了,可能孩子的一次考试没有考好,或者是孩子又一次在学校调皮了,他就会让你内心产生很大的冲突,你又会那种情绪非常强烈的无法控制。


其实我现在看看我们身边好多的家庭,父母亲都有这方面的一些相似之处。我们过多地把自己缺失的东西,外在有、内在缺失的东西,把这都投射到孩子身上,想从孩子身上得到弥补,也就是说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你想象中很优秀的状态。


我曾经希望孩子学业一定要很优秀,然后表现要很好、很乖巧,反正方方面面是你想要的状态,那么外在你就一定会去塑造他。这个塑造的过程,其实对于一个真正自由自在成长的孩子来说,他有他的天性,你就会给他很多的限制和打压。


我们在塑造他的时候,他就受到了一个强烈的排挤。他没有办法去跟你抗衡的时候,要么就是沉默,要么就是爆发,所以冲突是不断的。

第二层:孩子,我们为什么会吵架?


我觉得自己不幸福,是因为婚姻充满矛盾


洪海:我在家里主导性非常强,就形成了一种强势,就变成了我在家里什么都做主,就把他的话语权、他的决定权所有的都剥夺掉了。


这么一个状态中,想想两个人在一起过生活,如果起初恋爱的时候,可能他还可以迁就你,或者结婚初期他还可以谦让你。


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观念,我们长期在一个冲突状态,没有调整的话,可想而知我们的生活状态。


举个例子,我们结婚可以说一个星期一大吵、大闹一趟,或者是两三天就是小吵小闹,然后家里的生活琐事,甚至为了一把锁没有修好就会暴跳如雷。


因为我16岁就参加工作,一直就在外面飘着。最早进入了一个工厂,工厂里面还是三班倒,就特别地辛苦。其实看起来我是一个外刚型的女人。女汉子是扛出来的状态,但内心其实是很想有一个靠山的,很想找一个坚实的肩膀依靠。


内心确实是很冲突的,其实内心很深处是想找一个靠山自己并不知道,找到了以后,这个人其实你想依靠他,但是你又不让他靠。内心很想依靠他,但是他所说的一切、所做的一切,你却又全然他否定,因为我又想做一个女汉子、又想做一个女当家的,我又把他的一切权利给剥夺掉。你说真冲突,自己给自己也挖了很多坑,然后当然也给他挖了很多坑。


真的是要说想离婚,应该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还不止一次。


婚姻上面因为觉得不快乐,我就想结束掉,但是也是考虑到,因为有了孩子。我经常躺在家里、望着天空,就是发呆的那种。我就问自己这个生活是我要的吗?我可以说是一点都不开心。


其实这个时候房子、车子、孩子、家庭感觉起来就说都还是圆满的,应该是很幸福的一个状态,但是我一刻也体会不到。而且内心的那种焦虑和紧张一直伴随着自己,所以没有办法让自己觉得是开心的状态。


第三层:孩子,我们为什么会吵架?


婚姻充满矛盾,是因为我把自己变成了女汉子


洪海:我这个人其实是一个不太喜欢应酬的人。但是你要在社会上,你要去找到一些项目,你必须去跟人打交道。在这个状态中,我还是有很多的一些内心和外在的冲突。可能过多积压了以后,内在就会形成一种紧张和战斗的状态。


你在外面做工程,基本上打交道的都是一些男性,或者是下面还有一些工程队,工程队也是一些男性。


跟他们去处理交流关系上面,你就不自然地变成一个男人一样。你那种扭扭捏捏的状态,好像没办法去适应,逐渐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汉子一样。

第四层:孩子,我们为什么不在你身边?


我变成了女汉子,是因为我想对这个家负责任


洪海:我是半岁的时候抱养到了湖北武汉,六个月的时候离开了我自己的妈妈,来到武汉。从我的亲生父母那里离开了以后,到了我的养父母家。


因为家里一个孩子,而且又是一个女孩,好像没有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从小就是自己给自己种下了一个种子,就是一定要强大。应该是很小就有这种想法,会想到要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好家,我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把自己就已经把搁到那个位置上面去了。所以这个也是一个种子,种下以后就一直伴随着我的整个人生状态。


乃至于我后来成家以后,在我的小家庭里,这个角色就也没有办法扭转过来,那么我也成为家庭当家的这么一个状态。原来是为了要为父母出头当家,那么现在我自己的小家庭同样也是这样子。其实现在回顾我现在的家庭来说,还是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最终回:与生命和解


什么才是生命的答案

洪海:能够来到觉性科学的课堂,我觉得就是关于我内心一直在问自己的一句话:我到底要什么?我一直记得很清楚,从2014年开始就在找这个答案了。


我就一直在问我人生的目的,我说赚钱是为了什么?赚钱就是为了过现在这样的日子,那么这样的日子你过得到底是什么样?自己开不开心,幸不幸福?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自己心里冒出来。所以我得不到答案的时候,开始寻求方法。


我就觉得我想休息一下了,起码停下来。我想找答案,找我人生中能够真正让我安住、踏实的一个生命状态。


我找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洪海:现在的状态可以说是内心的一种平和,在我们家人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体现。少了原来的那种焦虑。紧张不是说没有,遇到有一些事情的时候还是会出来。


但是我们都很清楚了,现在不会一下子被卷入到那个里面,陷到一些情绪里面。回顾一下,这两年家里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包括事业上面的、财产上的一些损失,然后投资上面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些病痛,孩子也是在这期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病痛。


总之相较于我们上课之前变化是太大了。曾经三个人之间都是一种剑拔弩张的状态,孩子是特别不理解父母亲的,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给他的都是要求。从我们学习完课程以后,大家都是向内而走了。那么我们这个时候一个是对自己的放松,另一个也对我们身边的家人放松,不过多去要求了,要求变少了。


也不是说我上完课程就立即变成了一个什么样子,它是有起伏、反复的。但是我们往前走的过程中,我们很清楚这个方向,是一点点在扩展、一点点在延续、一点点再加深。


我们可以说随着练习的次数和时间的增长以后,我们对觉性的稳定度在逐渐提高。那么可能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大事小事,它实际上是没有无休止地每天都在发生,我们也经历过很多次的失败,可能还是因为某一件事,我们又发怒了,我们又有情绪了。


但是偶尔又有几次,我们出现这个事情,我们觉性又相当稳定、又处理得非常圆满。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进退退,我们找到了对这个方法的认可,信心是逐步地加强。


那个温柔的太太回来了

智祥:太太现在变了很多,原来是很急躁、很暴躁,现在变温柔了。在家里面话也不多了,再加上温柔,反正是很温柔的。温柔的太太就是参加觉性科学的学习之后,家里慢慢地改变了。


那个温柔的妈妈回来了


君杰:现在我的妈妈要说一个字,只能说是好!


好,体现在各个方面,温柔。脾气变好了,是真的变好了,对我、特别是对我弟弟。其实我弟弟很幸福,他从小基本上没有被我父母打过。


但是我就不一样了,我从小就是被父母打,就经常会被父母动手。他们有觉性以后,基本上都没有骂过我弟弟,因为他们也成熟了,也学习了觉性科学,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不是跟他对抗,而是慢慢地引导他,对我弟弟挺好的。他们的改变很大,我是一个亲身经历者,他们对我的教育和对我弟弟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期开放式讨论话题:

孩子安全感的基础是什么?

你的孩子身上,隐藏着多少你对成功的期待?


「觉性练习生」栏目,邀请到这些可爱的练习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练习觉性、面对和解决人生烦恼的经验,与大家共勉。

 

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启发更多人,帮助大家学会如何面对烦恼,回归平和与喜乐,收获生活的美满、事业的成功。


*原采访视频发表于微信公众号“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欢迎前往观看

*添加助理微信号:15267140030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何以为父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亲并不单单是帮助母亲那么简单,他是一个男人这个简单事实和他所怀揣的父爱,将影响孩子一生。

by:想飞翔的蝴蝶

何以为父

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by:ZZ心理咨询师

何以为父

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他的伴侣产生什么影响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这个男人与他自己父亲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by:大河_1989

何以为父

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他的伴侣产生什么影响?一个男人成为父亲,会对这个男人与他自己父亲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by:旺棋棋shelley

《何以为父》讲与读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经常被推到前排,父亲常常和“缺失”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很多孩子的问题,也与家庭结构的失衡密切相关。很少有书给父亲以支持,而没有范本、没有支...

by:安其心理

张贯博品读《何以为父》

本视频音频约30小时,80节课,帮助读完读懂学会《何以为父》老师介绍:贯博老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帆书线下读书会专业讲师新父母学堂创始人课程大纲:第1章积极准备...

by:巍巍道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