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学习中医并不难

2022-09-24 20:06:1008:14 390
所属专辑:伤寒温病
声音简介

 我们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希望大家开始学习之前,有些心里话非常想和大家唠叨一下。既然我们踏入到中医这个行业,自然大家都想把中医学到好学到极致,成为这个行业中的高手,我们虽然不奢求成为顶尖级的状元级别,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都希望经过我们治疗的患者,能痊愈十之八九,谁也不希望患者说自己的水平差,毕竟医学也是一门技术。我们是靠技术来生活的。在古代学习中医的氛围相对比较好,因为患者量比较大,而且医生相对比较缺,和现在相比肯定少得多呀,而且古代人的生活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所以重病人也比较多,慢慢的只要你用心,都能够把医疗技术给提高上来。

 

    那古人是怎么学习中医的?一般来说分为两类,一部分家传,或者是从小就把孩子送到一个大夫那边去跟师学习,而另外一种就是科举不成功,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从而学医的。上面两种情况来说,对于第一种人来说,从小跟着师父白天临床晚上读书,潜移默化,慢慢的就有感觉就入门了,而对于后一种科举不中的人,本身文化素质就比较高,我们知道中医是脱胎于根植于古代文化土壤之中的,你有了这样的文化基础,学习中医呢自然就更快一些,所以古代有秀才学医如笼中捉鸡的说法。

 

    我们现在大学里的高材生虽然智力很高,甚至不亚于古代举人的智力,但毕竟从小学的都是现代的理科知识,让现代所谓的秀才去学习古代的中医,反而并没有如笼中捉鸡的效果啦,这是因为他们脑海中的知识体系和中医并不兼容。之前有一位西医同仁来就诊,顺便问我怎么学习中医,说我以前没有一点儿的中医基础,学习起来是不是很困难?我告诉他其实越是没有基础,学习中医起来就越是方便一些,因为没有前面的基础,也就意味着没有之前理论的束缚,类似于一张白纸,从而能够更加从容清晰的看清楚中医的本质。

 

    现代医学的教育其实已经把人的思维给固化了,院校教育体系下的人很多时候初次接触胡希恕先生的经方医学体系的时候,感觉到不可思议,感觉到把内经和伤寒割裂起来,简直是大逆不道的。尤其不认可胡老对六经实质的解读。

 

    早在《汉书 ▪ 艺文志》当中,就有对经方明确的论述如下:“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济,以通闭结,反之于平。”其中的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涉及到的就是中医的寒热、表里的概念,我们要用草石的寒温之性去纠正人体的寒温,以偏纠偏。同时要辨别病位的浅深、表里,因为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治法。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来学习中医?首先我们应该把一些中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技能,西医是比较注重三基的。只有厚基础,将来我们这个楼才能建得比较高,那中医的三基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医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争鸣的地方在哪儿呢?是中医的一些法和方药的争鸣,各家流派的三基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都是基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就是我们中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如何看舌、如何切脉、如何腹诊就是中医的基本技能。就像厨师一样,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一致的,做菜的原料也是一致的,但为什么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菜的风味却不一样的?为什么有九大菜系呢?这就是因为每个厨师做菜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他们脑海当中做菜的烹饪风格是不同的,就像我们十位名老中医对同一个患者能开出十张不同的处方呢?也是源自于我们每个名老中医看病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思路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辨治体系,比如同样一个患者,客观的患者摆在我们面前,发热、恶寒、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从六经体系来看,是太阳病表实证。从脏腑辨证来看,这是一个风寒犯肺。你的辨证思路不一样,导致你的辨证结果,也就是所谓的中医诊断不一致。导致后续的立法和处方用药更是不一样,和厨师做菜道理是一样的,同样的原材料,你做出来的菜品风味不同。

 

     各家学说,反映了学术各有特色,目前经方的学术比较热门,被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位经方大师,他们的学术体系也不一样。对我们学习来说是比较困惑的。再比如金元四大家,为什么他们能够被称之为家呢?一方面临床水平很高,另外一方面他们的理论体系非常具有鲜明的特点,所以才能称之为金元四大家。所以中医界要统一,比如经方学术统一,寒温统一,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大家的认识体系是不一样的。

 

    温病是作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完善成熟于明清时期,现在经常有人说能不能把二者给结合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寒温统一,我们现在不强求去融合,就像不强求中西医结合一样,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看待二者,就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跟着我换一种思路,去理解和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别和共性,希望对大家的思路开拓是有益的。

 

    中医对我们来说并不神秘,中医的理论完全根植于日常生活与疾病斗争的经验,强调的是辨清楚人的寒热虚实,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然后调整人的寒热虚实状态,本草治之寒温,然后是人体恢复阴阳平衡的治疗理念,所以中医的理论并不复杂。但问题是如何认识清楚、辨别清楚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这就是辨证,也是中医大夫需要反复强化的地方,也就是强调辨证准确。

 

    老中医有经验,经验在哪里?其实就在于能够在纷繁复杂症状的时候,能够辨别清楚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证辨别清楚了,辨证准确了,治疗的法和方药呼之即出,体现的就是“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所以关键点在于证一定要辩准确。因此对于一个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重点应该放在基础上,放到基本功的扎实上面。提高中医辩证的准确度上面。不是总想去学一个一招半式,学一个特效方药。

 

     我们当前中医学习有这样的情况。大家都特别喜欢听一个名老中医讲一个特效方药,讲一个具体的临床经验。但大家有没有想到,这个具体的临床经验和一个特效方药,乃至于秘方,其实都是我们中医路上枝节末叶的地方呀,我们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基础上,所以我的观点是,学习中医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我们的理论体系框架树立起来最重要,我们临床当中辨证的准确最为重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学习好其实并不难

好的学习成绩谁都期待,可是怎样做才能有好效果呢?刘启辉老师的精熟高效学习法为您解答!

by:骞言卿语_RQ

《退一步 并不难》

达照法师给你安忍当下的力量!一切成就得于忍!忍住住世界就是你的!

by:雨铃林

开心男孩 读书并不难

在课文中有调皮捣蛋的我和表弟小沙一起成长快乐的大家庭里,还有超级胖的姑妈和超级瘦的姑父。调皮的日子里当然还少不了小伙伴和小狗宝贝蛋的陪伴,秦文君用幽默风趣的笔触...

by:世界上的唯一玫瑰

学好数学并不难(代数卷)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通过数学白痴法布尔成功逆袭的故事,证明数学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引导你认...

by:浙江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创业学院-创业其实并不难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创业辅导师,注册二级建造师,上海交通大学会计学专业,上海福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副总经理,上海代理记账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华进投资风控总监,...

by:福商创业大讲堂

学好数学并不难(几何卷)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从几何学的历史缘起讲起,系统地介绍了几何证明、尺规作图以及函数图像的由来和应用,并把这...

by:浙江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拼音并不难:攻克拼音拼读难点

拼音拼读语感的建立靠孩子们多听,多练。这本拼音读本从易到难,几乎包含了大多数普通话拼音方案中的拼读练习。听、跟读,有助于孩子在拼音学习阶段的入门、巩固和提高。小...

by:倒走的影子_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