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蛋科学第54期:你要黑瘦还是白胖?肤色和胖瘦有关系吗?

2024-01-11 21:03:2111:16 3669
声音简介

第54期,你要黑瘦还是白胖?肤色和胖瘦有关系吗?


最近有一位听友说自己是白胖类型,想减肥但是担心瘦下来后会变黑,所以提问说是不是减肥后就会变黑。蛋博士当时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惊呆了。蛋博士自己从小就是又白又瘦,因为从小就进行体育训练,所以尽管吃很多,也没长胖过。当然蛋博士可能仅仅是个例,但是蛋博士上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课告诉自己,肤色和胖瘦没半毛钱关系。


我们多次在节目中讲过,人体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个结构和功能都是靠基因来调控的,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和可能调控多个细胞组织或者生理过程的结构功能,而这些结构功能也被多个基因调控着。这些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反应在我们的直观世界中,便是性状的变化。什么是性状呢?身高,眼球颜色,肤色,头发颜色,发际线,鼻孔大小,这些都是性状,也都是基因调控的。人的基因除了来源于父母,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所改变,所以外界环境对于性状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蛋博士有个朋友父母都不高,皮肤白,但是他却有1米85,皮肤相对黑很多。既然这个调控的过程很复杂,我们在一个十分钟的节目中也不可能讲明白,实际上现在也没人研究明白。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文章中大致找到和肤色和胖瘦相关的基因。先来说胖瘦,胖瘦,显然跟饮食有关,如果有人问那这应该跟基因没什么关系吧,那就想太简单了。你爱吃什么食物,吃多少,都是基因决定的,你吃下去之后,身体会如何代谢这些食物,也是基因决定的,你改不了。4年前发表在BMC基因期刊上面的一篇文章(BMC Genetics volume 17, Article number: 158 (2016)),通过人类基因测序,发现了578个基因的单点变异与人体饮食习惯和饮食代谢非常相关。当然,如果把这578个都念出来,那咱们这期节目录制就上半小时了。在1年后的2017年,人类基因期刊上面又发表了一篇文章(Hum Genet (2017) 136:847–863)阐述了人类的基因变化是如何影响肤色的,文章分析了近2000个不同地区不同人种的人的皮肤颜色差异,得出了16个基因上面的36个单点基因变异和肤色有关。单点变异,其实应该叫做单核苷酸多态性,英文叫做SNP,因为人类的基因变异大部分都来自于SNP,所以结论中的SNP大家可以直接理解成基因变异。我们得到了578个和36个基因变异,分别与胖瘦和肤色有关,那么大家猜猜这两个基因变异的集合,交集是多少? 2个。这也就从理论上解释了,胖瘦和肤色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由于人体是个复杂系统,我们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严谨的说法是目前还找不到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关系。除了这两篇文章,我们也看了看其他类似的文章,毕竟统计分析,取样偏差,分析方法差异,都可以造成结果不同,同样的分析,找出来的基因变异差50%都是常有的事,然而看了其他文章之后我们依然没有找到更多的共同点。由于这些关于肤色的文章都是考虑了地域和人种因素的,所以你是否更容易晒黑,跟胖瘦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从基因层面我们确实找不出关系,但是蛋博士看到了一些媒体报道,说脂肪确实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同时蛋博士还找到了一些网友的回答,说脂肪多了,挡住了黑色素,于是皮肤就变白了。网友还是厉害,用形象的说法展示了一个科学发现,一点毛病都没有。熟悉我们节目的朋友应该知道,每次我们提到媒体报道,一般后面都会有转折。真不好意思,又被大家猜对了。蛋博士找了很久都没找到这些媒体报道里面的科学家或者科研论文都在哪儿。其实这个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2017年发表在皮肤病学科的著名期刊皮肤病研究期刊的一篇文章就指出(https://doi.org/10.1016/j.jid.2017.06.027),人类脂肪细胞可以通过TGF-beta1这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黑色素的合成,蛋博士看到这的时候也是一惊,这不是跟媒体报道的一样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篇文章发表在皮肤病研究期刊,肤色黑是病么?显然不是。我们先简单说说皮肤的构造是最外面表皮,中间真皮,然后里面就是组织。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或者意义是在于告诉医生,在给皮肤损坏的患者植人造皮的时候,有时很难做的跟患者自身的皮肤颜色吻合或者起初吻合,随着时间推移又有了变化,这是由于真皮层缺乏脂肪细胞,而患者组织中的脂肪细胞是没法和表皮层的黑色素细胞沟通的。的确,脂肪细胞和TGF-b1有关,而TGF-b1也确实能够降低黑色素的合成,但是问题是,这跟减肥没关系。你应该听说减肥能把内脏脂肪减掉,能把皮下脂肪减掉,你听说过谁能把真皮层的脂肪减掉么?而且我们仔细读这篇文章发现,文章已经提到了组织的脂肪细胞无法和表皮的黑色素细胞沟通,那不正说明皮下组织和肤色无关么?


还有人可能会问,确实看到很多人减肥之后皮肤变得很差,肤色也更黑。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你在改变皮肤状态的同时,你身体的变化是只有脂肪么?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要减肥,必定会在生活上,饮食上有变化。蛋博士自己的理解是,很多人并没有分清减肥和减重,完全通过饮食来减重可能会导致蛋白质补充不足,肌肉和皮肤变差是无可避免的。还有的人可能在减肥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户外有氧运动,跑步骑车,所以晒黑了,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大家一起户外运动,有人晒黑,有人晒不黑也是有可能的,我们刚刚讲了,人的肤色由皮肤中合成的黑色素决定,皮肤癌也叫做黑色素瘤,其实就是黑色素细胞发生了癌变。人的基因不同,合成黑色素当然就不一样。合成黑色素多,那就晒黑了,否则就晒伤。但是有一点是值得一提的,就是

黑色素多并不是坏事,因为黑色素能够有效抵挡紫外线对人体的DNA造成的伤害,有很多文献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皮肤病研究期刊的那篇都表明(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4086-y),皮肤容易晒黑确实和皮肤癌风险降低有关。所以,想减肥的朋友们,放心的减,但是先要确定你减的是不是肥,如果把肌肉减掉,那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多进行户外运动的朋友,也要注意防晒。


这期我们要讲的话题就讲完了,顺便说说,听友们最近问的问题。这最近的半个月当中,蛋博士收到了很多听友的提问,我们都会一一回答,但是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在节目中讲一遍。我们选择在节目中讲的问题,主要是我们觉得有用,并且需要查阅科研文献的知识。还有一类知识,就是我们在非高等学位的教科书里能学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概念的特点是,有用肯定有用,要不然怎么能进教科书呢,但是这些理论或者发现,一般都存在了很长时间了,被广泛验证过没有什么问题。比如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可以在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以及电学基础的课程教材中得到答案,又比如质谱的工作原理,可以在大学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教材中得到答案,并且不太可能错。当然我们刚才把条件限制在了非高等学位的教科书中,也就是研究生以下的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特别是很多分类更细,比如超分子化学,神经网络,界面科学,有限元分析这类课程的教材,涵盖该领域近两年发表的科研论文也都是常有的事。这就是我们这个节目主要涵盖的方向了。知识没有高低之分,我们把方向限制在更前沿的科学领域,主要是这个领域一般人很少涉及到,不太容易分辨真假。蛋博士以及其他博士们既然都经历过这个阅读大量科研论文的过程,也就希望用自己的这点能力对大家能提供一些帮助。如果大家对更加基础知识有兴趣,有很多可靠的方法获取这部分知识,蛋博士比较喜欢的是教科书和李永乐老师的视频。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长风_qs

不会抱错了吧

红烧喜羊羊_b3

黑胖黑胖的咋弄

SimpleScience 回复 @红烧喜羊羊_b3

减肥+少晒太阳

好奇害不死的猫

蛋博士有空讲讲据说可以美白淡斑的维A酸之类的“酸“吧,谢谢

SimpleScience 回复 @好奇害不死的猫

护肤品和化妆品属于日化产品,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由企业进行的,成果都是商业机密,不属于我们节目覆盖的范围。我们能查到的美国FDA批准的维A酸的外用功能包括(1)对粉刺和痤疮有治疗作用(2)对光引发的皮肤衰老,比如皱纹,粗糙以及面部黑色素沉积,有姑息(palliative)治疗作用。姑息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善患者生活状况来治病的方式,就不细说了,治疗和疗效还不能建立直接联系。所以可以理解成官方认证的疗效只是对于粉刺和痤疮。

好奇害不死的猫 回复 @好奇害不死的猫

好的,谢谢蛋博士的回复

猜你喜欢
煎蛋科学 | 实用的科学前沿

内容简介:《煎蛋科学》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最实用最硬核的科学知识和科研前沿成果。与其他类似节目不同的是,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理工医学博士,我们的节目介绍的知识和论点...

by:SimpleScience

孕期科学养护

怀孕是一个女人在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几个过程之一。在孕期,准妈妈会经历孕吐、心态调整等环节。此外,妈妈最为关心的莫过于腹中的宝宝如何能够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开设了“孕...

by:孕产宝妈商学院

剑桥科学史 第三卷(现代早期科学)

这一卷大体覆盖从1490年至1730年的时期,被英语世界的欧洲历史学家们称为“现代早期”,一个预示着事物即将来临的术语。

by:1660423nrjh

你好,科学

米米阿姨又开新系列了!这次带来的是韩国大名鼎鼎的《你好!科学》。《你好!科学·最亲切的科学原理启蒙图画书(套装共18册)》是韩国阅读推广计划中的重点推广...

by:米米阿姨

你好科学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感受来自生活的智慧★轻松易懂的图片讲诉,让复杂的原理变得容易★亲子互动的小实验,原来热量可以如此有趣以“幻”为特征的童话和以“真”为特点的科...

by:小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