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差的背后都是关系问题

2022-09-24 15:17:4008:12 296
所属专辑:亲子教育
声音简介

       大家晚上好,今天分享的题目是行为偏差的背后都是关系问题。
做亲子教育的时间长了,无论是在日常咨询中,还是在微信群里,总有家长会提问,家长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烦恼,有断奶的问题,有不好好吃饭的问题,有学龄前的问题,有青春期的问题,有学习成绩不好的问题,有孩子拖拉、任性的问题,也有自控力和专注力方面的问题。
       我对家长们的思路感到惊讶,几乎每一个家长都能够列出关于孩子成堆的问题,却很少有家长能够意识到这其中自己的责任所在。
绝大多数家长都认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和自己无关。
       其实千奇百怪的问题,表象的背后都有着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出了问题。所以家长们真正需要处理的,并不是困扰他们的那些孩子的行为表象问题,而是依恋关系的问题。
       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一旦出现了问题,不仅仅会造成孩子当下的偏差行为,还会让孩子在当下和成年后的各类关系中都陷入困境。
        下面我们以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静怡的案例,来看一看当下一些父母的困境。
         静怡的父母觉得越来越不懂自己的孩子了。从上初中开始,静怡就变得粗鲁无礼,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做事情躲着父母。一旦父母主动和他说话,静怡就会很抵触,他认为父母在试图试探他的隐私,所以他不许父母过问自己的事情。

即使是和家人一起吃饭。会烦躁不堪,在家里吃饭的时候,静怡会最后一个出现在餐桌前,草草吃了几口,第一个离开。当全家外出吃饭的时候,他要么就是找理由推脱自己单独行动,要么就是找借口中途离开。
        静怡的父母,觉得他们原本十分了解的女儿现在变得非常陌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面无表情,而和同学、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却非常兴奋,静怡的表现让父母非常担心,为了让静怡能够变成他们心中正常的样子,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从减少零花钱、没收手机,到外出呃禁止外出,但最终这些努力都失败了,经过多回合的亲子冲突,竟一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爸爸妈妈觉得他们完全被女儿牵着鼻子走了。一方面心力交瘁,另一方面又觉得前途迷茫,看不到改变的希望。
        其实呢父母眼中静怡的这些偏差行为,貌似是行为问题,本质上都是关系问题。
        对比一下成年人在关系中的表现,我们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这一些偏所谓的偏差行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婚姻中,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的另一半行为古怪,比如说和你说话的时候目光游离,不愿意正视你的眼睛,和你吃饭吃到一半就离开了,不愿意和你呆在一个房间里,不愿意和你有身体接触。这个时候你会认为对方是出现了偏差行为,想要纠正对方的行为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关系出了问题,想要做的努力。
会是挽救关系,而不是解决行为表象的问题。
        为什么在成人的关系中,我们都可以看得清楚,行为偏差的表象背后是关系出了问题,是关系需要修复。而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很多家长却固执地认为,仅仅是孩子的行为出现了问题,而他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没有问题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国家,心理学和亲子教育理念出现在大众视野都是最近二十年之内的事情。
        大多数家长爱孩子的方式还停留在关注健康、关注学习、关注兴趣爱好的层面,很少有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即使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也并不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哪一些行为会在孩子心中产生积极影响,哪些行为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一部分的加。两人眼中一定要让孩子吃好、穿好、用好、学习好,他们认为这些是对孩子的未来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只要他们在这些重要的事情上做好,就可以成为一个负责的、优秀的父母。于是呢孩子就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出于感恩,孩子自然也应该各方面全面发展,才对得起自己的用心养育。
       同时呢基于抓大放小的原则,他们还会认为只要以上的大方向把握好了,剩下在生活中的小事情即使不去关注,他们也感觉自己对得起孩子,是一个称职的父母。
而一旦发现自己为之付出了几几乎全部心血的孩子,有一天和自己疏离,这些家长就会感觉到非常的崩溃,感觉到非常的委屈。他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心灵成长似乎就是意味着要让孩子快乐,而快乐似乎意味着放纵,而放纵似乎意味着会失去未来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所以呢,让孩子快乐会使很多父母在心中产生对孩子的负罪感。这些家长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通过严格管理后才能成才,要么就是通过温和、平等地管教,孩子就会变得一无是处。
       所以呢他们一直像监狱警察对待犯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不相信有第三种可能性,那就是通过爱和自由和规则坚固的培养,会激发出孩子内在的自驱力。这样呢孩子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们认为这样的状态是属于别人家的。孩子,而他们的孩子在他们的严格管理之下,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放松管理,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第三类,家长呢也想关注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心灵成长,但他们搞不明白,自己的每一个言行举止会在孩子心中激起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比如说面对哭闹的婴儿,一般的妈妈通常会是给予爱和爱抚,但是也有的父母会做出缺乏爱心的举动,比如说妈妈可能累了,甚至是病了,这时候呢他就会表现出冷漠、拒绝,或者呢爸爸因为小婴儿抢走了妈妈全部的注意力,内心中会有失落感,会对小婴儿有些有些抵触,于是呢就会故意无视婴儿的哭闹。这些看待孩子的方式日积月累,在孩子心中会形成对亲子依恋关系的整体评价。
        我们要知道,无论是面对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中,父母的每一个言行举止都决定着亲子关系未来的走向,都决定着关系会更进一步或者是更疏远一步。
       所以我们可以说,亲子关系一旦出现问题,要么是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要么是不该做的事情做了太多。
      前者是关系中的加分项,后者是减分项,就像储蓄一样,多做加分的事情,少做减分的事情,亲子关系自然会逐渐变好。那么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呢?我们会在未来的课程中给大家继续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586597iyew

太接地气了

1586597iyew

太接地气了,让我找到了方向,给我的启示是注意言谈举止,給娃一种积极的力量

张玉涛的心灵成长空间 回复 @1586597iyew

感谢你的认可,如果你在我的答疑群不用再加我,如果不在可以加我微信号zhangyutaoxinli 我会邀请你进入微信答疑群~

张玉涛的心灵成长空间

听众朋友们,欢迎加入微信答疑群答疑解惑,需要的可以加我微信号:zhangyutaoxinli,加的时候备注:进微信答疑群,等通过看到后会邀请加入微信答疑群。

猜你喜欢
生命的真相:孩子的偏差行为

消除偏差,给孩子更好的未来一个孩子的降临带来的是希望,如果我们想好好爱他,那就请先懂他;如果我们不懂他,所有给到他的爱很有可能都会变成一种心灵上的伤害或者思想上...

by:中智信达频道

行为|人类行为背后的生物学|人的本性

台译本是《暴力、竞争、利他—人类行为背后的生物学》️概要:一部结构复杂的大书,从生物学角度剖析人类行为的善与恶。打开800多页的书,发现作者从神经学、内分泌学、...

by:问人性

儿童100种行为背后的秘密【中】

主进老师——婷婷姐姐i贝儿发起人,亲子作家,笔名婷婷姐姐,五岁女儿的妈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办过近20期系统的亲子育儿家长课堂,举办线上线下讲座近100场她推出...

by:i贝儿平台

儿童100种行为背后的秘密【上】

主进老师——婷婷姐姐i贝儿发起人,亲子作家,笔名婷婷姐姐,五岁女儿的妈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办过近20期系统的亲子育儿家长课堂,举办线上线下讲座近100场...

by:i贝儿平台

儿童100种行为背后的秘密【下】

主进老师——婷婷姐姐i贝儿发起人,亲子作家,笔名婷婷姐姐,五岁女儿的妈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办过近20期系统的亲子育儿家长课堂,举办线上线下讲座近100场她推出...

by:i贝儿平台

女孩行为心理学:深度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父母不敢松懈的大事,教养女孩更是如此。因为她们容易敏感、抗压力弱、爱依赖父母,并且,当今女孩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危机重重。所以说,女孩更...

by:冬竹青青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本专辑适合有0到6岁宝宝的父母收听。俗话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你准备好了吗?养育一个孩子,是一门需要潜心学习的学问,本专辑要教您如何正确读懂孩子的"行为密码",...

by:清雅伊生心理健康

怪诞博弈论—怪诞行为背后的真相

“怪诞”分为两种,一种是装疯卖傻,其背后是博弈思维;另一种属于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本能,它其实是对传统博弈论中“经济人”假设的挑战,属于最前沿的“行为博弈论”的范...

by:纷呈呈

【人生加油站】行为背后的心理

为你解读了108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法则,悉数工作与生活中的细节和元素。这本书会告诉你心理定律的无穷奥秘,还会教你轻松运用知识帮助自己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它将深奥的...

by:司南时代_精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