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观察,耐心等待

2022-09-18 15:46:5710:35 498
所属专辑:亲子教育
声音简介

今天晚上分享的主题是细心观察,耐心等待。

亲子教育专家杨杰分享过一个很经典的案例:

有一个妈妈说,她的孩子在家里做作业速度非常慢,妈妈很焦虑。母女俩经常因为作业拖拉的问题发生冲突,亲子关系比较紧张。

咨询师在给妈妈化解了焦虑情绪之后,给出的一个重要的建议就是不要再和孩子对抗,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看着孩子的眼睛,注意孩子的细微表情。好话好好说,如果感觉激起了孩子的情绪,就立刻停止沟通。

这位妈妈经过两次咨询之后,情况发生了转机。

妈妈说有一天孩子下午4点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找吃的东西,然后转来转去就是不去写作业。妈妈也没有正面提醒,只是对孩子说,如果我们6点半前能够写完作业,那么我们就到外面饭店去吃饭,如果写不完,就在家里凑合着吃。到了下午4点50,孩子说开始写作业,可是等孩子真正坐下来已经5点多了。在平时妈妈早就催促了,但是今天妈妈忍住了,

孩子说他英语老师说作业比较难,所以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是如果做就必须要自己独立完成。孩子通过这样的言语,就意味着他拒绝了妈妈对她的辅导,也拒绝妈妈帮她检查作业,反正就是不让妈妈参与。听孩子这样说的意思,那一定是英语上有不会做的题,但是他不想让妈妈来帮忙。

等孩子做完英语作业以后,又开始做语文作业。在做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孩子开始翻笔记本儿,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作业,孩子一项一项地看,很随意很轻松的样子,一点儿紧迫感都没有。

这时妈妈对孩子说,你赶快看,看完了以后要写作业,这样才快呀。孩子很厌烦的说说我最烦你这样跟我说话了。妈妈听到孩子这样说,就转身进了其他房间,没有再搭理孩子,要在平时母女俩已经吵了起来,在妈妈离开房间后,孩子自己嘟囔了几句不满的话,然后继续开始写语文作业。

在写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孩子也是非常反感妈妈在旁边。后来妈妈帮助孩子听写语文,这时孩子要求妈妈必须要按照孩子的要求方式来做,否则孩子就会生气。

因为妈妈被咨询师提醒过,所以这一次很配合孩子。最后到了6点20,孩子还有一点作业没有做完,大概需要不到20分钟的时间。妈妈就说看样子要超时了,我去做饭了,这时孩子就不干了,孩子说妈妈说话不算数,然后孩子做做作业的速度明显加快了。看时间快到了的时候,孩子明显感觉出很着急,更加加快了速度。

这时妈妈说你这一会儿写的很快,效率这么高,那么我们把时间延长10分钟吧,孩子很高兴,这样孩子在6点40之前做完了所有的书面作业,然后妈妈说那我们出去吃饭吧。

孩子说稍等一会儿,我要把英语的阅读课文作业做完,然后我们再去吃饭,最后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出去吃饭。而且晚上当妈妈叫孩子去刷牙去洗澡的时候,孩子都答应得非常爽快。从这一天之后,每天的监督作业的过程明显的变得轻松了许多。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对母女一直以来是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下,孩子讨厌被妈妈监督,讨厌被不断催促。而妈妈希望孩子能够自觉地写作业,并且听从自己的叮嘱。母女双方都脾气很大,都非常容易生气,从而引发冲突。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孩子拒绝妈妈的帮助,也不让妈妈检查作业。妈妈觉得孩子随意看记事本太浪费时间,就提醒了一次,结果是孩子更加厌烦。在听写的过程中,孩子严格限制妈妈的行为,避免任何可能的提醒催促和唠叨。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妈妈的处理方法是教育孩子,甚至是呵斥孩子,这就引发了更大的冲突,最后双方都控制不住情绪。

所以从以往的经验看,直截了当地批评孩子,责骂孩子,并没有解决当下的问题,反而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张。而这一次,妈妈改变了策略,首先是控制住了自己的过激言语和无效的行为。

对于孩子的反感和所谓的控制行为,妈妈并没有去指责孩子,而是顺应了孩子的要求。当孩子闹情绪,抱怨妈妈说话不算数的时候,这位妈妈也并没有继续纠缠这些事情,而是寻找新的话题。妈妈肯定了孩子听写速度加快,这个进步的表现。

这时候呢那个拖沓消极烦躁的小女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高兴的负责任的小女孩儿。这整个过程有点像变戏法,妈妈就是那个神奇的魔术师,其实这个魔术师也只是说了几句肯定的话而已。后来妈妈感慨,只要抓住小孩子的心理,小孩子是挺好哄的,表扬完以后感觉亲子之间的沟通就顺畅多了。

后来咨询师问妈妈,孩子执意要把英语课文读完,你怎么看待这个行为?妈妈说,要是以前孩子会说,等我们吃完饭回家再读吧,然后吃完饭回家的时候依然不会读。平时因为写作业太慢,孩子不知道挨了多少批评。在这一次的妈妈辅导学习互动中,虽然气氛一开始不太愉快,但是妈妈并没有纠缠,没有批评孩子。而是表扬孩子听写写的快,于是孩子受到了鼓励以后,就有意识地加快了速度。最后虽然没有在时间限制内完成任务,但是妈妈放宽了标准,延长了10分钟。对于孩子来说,这相当于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但没有想象中的催促和指责,而且还还得到了肯定,宽容,这时候孩子的心情一定是非常舒畅的。

那么孩子怎样把好心情反馈给妈妈呢?只有极少数孩子会用语言来表达,比如他会说,妈妈你今天对我真好,我真高兴。但是大多数孩子都是直接付诸行动的,当孩子被来自妈妈的温暖和柔软的感觉包围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选择做得更多更好,努力做得更完美。他们通过这种形式来回报大人。

小孩子天生是行动派,他喜欢用实际行动来和大人呼应沟通,却并不在语言上多说什么。孩子坚持读完英语课本儿,是想通过这个行为告诉妈妈,妈妈你今天对我这么好,我要做一些让你开心的事情。当孩子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内心的期待是,你看我这么棒,我今天做了这么多,你一定发现了吧?快来再表扬我吧。

不过小孩子通常是高估了大人的观察能力,也高估了大人猜测小孩子心理的能力。在这一个读课文儿这个微妙的细节上,大多数成年人眼中认为这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坚持把课文读完吗?这本来就应该是你该做的,好孩子就应该这样,如果不做才不正常呢。于是当小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回馈了父母的积极情绪的时候,父母却没有进一步的回应。

假设妈妈当时及时回应了孩子的积极行为,妈妈这时候说,你今天表现真好,今天很专注,也很认真看你今天写的字,一笔一画都非常认真。如果妈妈有了这样的及时跟进,孩子的状态可能会更好,会带给我们更多的进步和惊喜。

其实亲子关系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因为转机随处可见,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同样的道理,小孩子对父母的反感和排斥,也会随时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那个表现就是我们让他学习,他偏不学习,我们让他洗澡刷牙,他偏不去照做。所以我们不要总想着制服孩子,消除孩子的负面行为。我们要反问自己,孩子在用这些爸爸妈妈反感和排斥的行为表达着怎样的诉求?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更习惯于对孩子讲道理,我们会发现哪怕我们说的天花乱坠,孩子也未必能够将道理很好地转移成积极的行动。所以讲道理通常是一种非常低效的行为。孩子的情绪和态度都蕴藏在行动中,和语言相比,用行动和孩子沟通更直接,更有效。这里面最大的挑战就是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这是一种能力。这需要我们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连续的观察,并保持敏锐的反应。如果能在孩子细微行动中捕捉到更丰富的信息,然后用积极的行为行动和孩子呼应,那么我们就能够看到孩子更加积极的一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张玉涛的心灵成长空间

听众朋友们,欢迎加入微信答疑群答疑解惑,需要的可以加我微信号:zhangyutaoxinli,加的时候备注:进微信答疑群,等通过看到后会邀请加入微信答疑群。

猜你喜欢
耐心等待是一种养育智慧

长久以来,为人父母总会陷入一种误区:积极的家庭教养就是帮孩子多计划一些、多做一些,甚至“抢跑”以领先同龄人。在本书中,数学教育家全平国教授真实再现了对女儿进行的...

by:湛庐阅读

每一首歌曲都如同一段故事,等待你的细心聆听

音乐分享“今天听了一首非常棒的歌曲[歌曲名],我被它的旋律和歌词深深吸引了。如果你也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一定要听一下!而且还可以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哦!”

by:歌单精选集

一只很没耐心很没耐心的毛毛虫

看一只很没耐心很没耐心的毛毛虫是如何慢慢蜕变

by:纸鸢菲_晓月剧社

一只很没耐心很没耐心的毛毛虫

这套书很多家长都推荐过,是一套非常幽默的漫画故事书,适合两岁半以上的娃阅读。作者是美国的绘本作家罗斯·布拉奇。情节构造很精巧、细节很多、画面人物也风趣可爱,有很...

by:牛油果1016

《Grace说耐心》

亲爱的小朋友们:晚上好[月亮]今日故事《Grace说耐心》.Grace问爸爸什么是耐心,爸爸的回答简单又具体,“耐心就是等待不着急”,于是Grace明白了什...

by:红黄蓝蓉蓉老师

解飞观察|深入观察国际大事

资深媒体人和时代的思考者以国际视野深入观察世界大事,用媒体角度解读百态人生。此专辑将涵盖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议题,提供深刻洞察和前沿分析。与您分享独特的见...

by:媒体人解飞

紫豪观察

大家好,我是人民网的紫豪。今天,《紫豪观察》栏目正式入驻喜马拉雅了。有幸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这样一档能够倾听的节目和大家相见,实属不易,感谢各位的关注。身处的世...

by:人民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