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触碰生殖器的小男孩

2022-09-18 14:20:4211:04 320
所属专辑:亲子教育
声音简介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爱触碰生殖器的小男孩。

        这是台湾著名的儿童性心理咨询师吕嘉慧分享的个案:

        幼儿园有一个刚入学的三岁的小男孩儿,他在幼儿园里不和小朋友玩,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停的隔着裤子抚摸自己生殖器的部位。幼儿园的老师,尝试着陪他玩儿来转移注意力,但是小孩子的手还是离不开那个位置。

       幼儿园的老师在和妈妈反馈情况的过程中,一直在安抚妈妈对孩子触碰生殖器官的焦虑。幼儿园老师告诉妈妈,这种现象在幼儿中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因为幼儿园的老师通过尝试陪伴和做游戏都没有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所以老师认为,很有可能是孩子因为刚入学的原因,还在适应陌生的环境,所以选择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安抚自己。

        老师请妈妈不要担心,并给妈妈介绍了著名的儿童性心理咨询师吕佳慧

        一开始,咨询师、老师和妈妈判断有三种可能性:

       一是刚入学,需要适应环境。所以,孩子心中会产生焦虑,当孩子有焦虑的时候,恰好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安抚自己。因为这样的安抚有效果,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第二是三岁左右,孩子生理上面临着自然的性发展的过程,孩子会无意中感受到用手触碰生殖器官带来的快感。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并没有道德感和是非对错的观念,所以呢,它会自然的去选择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第三个可能性呢,是因为上幼儿园,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个和妈妈分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触发分离焦虑。孩子触碰生殖器的行为是为了对抗分离焦虑。

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咨询师让妈妈讲讲从小到达家人和孩子互动的经历。

        妈妈说小孩子在两岁半以前,因为爸爸妈妈都要出去工作,孩子一直是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的。爸爸妈妈下班后就会去奶奶家陪孩子,然后再回到自己家睡觉,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常规安排。

        可是奶奶非常讲卫生,达到了洁癖的程度。为了让小孩子也能像自己一样讲究卫生。奶奶经常吓唬孩子说,如果不洗手,细菌就会被吃到肚子里面这样,就会生病;如果在公共场合不戴口罩,也会因为感染病菌生病;跟小朋友玩儿后,如果不赶快洗手,也会感染病菌,生病最终的结果是会死掉

       因为孩子年龄小,没有能力判断奶奶说的是对还是错。出于对亲人信任的本能,孩子完全相信了奶奶的话。而一开始,妈妈看到奶奶这样教育孩子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妈妈甚至自己也觉得,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养成洗手,讲究卫生的好习惯是很好的,所以呢,也没有特别的警惕和注意。

        可是当孩子两岁半的时候,爸爸妈妈决定把孩子接回家,自己带的时候。他们发现孩子非常怕脏,每一次出门前,都要洗手。如果玩儿的时候,他们忘记了给孩子带湿巾,孩子就会哭着说自己会死掉。孩子在外面玩儿的时候,几乎从不上厕所,她说公共厕所很脏,细菌很多,上了厕所自己就会死掉,所以他只会在家里上厕所。如果出门,孩子会坚持要穿纸尿裤,不然宁愿就不出门。

       妈妈对孩子的表现很困惑,不理解为什么孩子明明可以自己上厕所,明明不需要穿纸尿裤,但却还非要坚持这样做。妈妈认为,孩子是故意和自己作对,于是因为上厕所和纸尿裤的事情,母子俩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即使孩子偶尔妥协,免强不穿纸尿裤出门儿。但是当孩子想要上厕所的时候,也会让妈妈帮他穿上纸尿裤。

        谈到这里的时候,妈妈突然间有所觉察,妈妈说:孩子,这样会不会是因为不想在幼儿园里上厕所呢。

        妈妈说,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也是比较抗拒去幼儿园的。妈妈认为孩子是分离焦虑的表现。所以一直不断地开导孩子,说幼儿园非常好玩儿,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儿,有好玩的玩具,还可以吃点心。同时呢,有很多可爱的老师会陪伴着孩子做很多的事情。

        但是,因为妈妈本身对孩子上厕所焦虑是抱有不接纳的态度,所以完全忽略了其实对上厕所的焦虑才是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主要原因。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所面临的困境。

        他在从零岁到两岁半的时间里,他和妈妈是分离的。这样的分离本身就把孩子放在一个分离的焦虑中,所以他的焦虑水平会比由妈妈亲自抚养的孩子高很多。同时呢,奶奶在教育孩子讲卫生的过程中给他传递的信息是,这个世界很可怕,一不小心就会死掉。即使是和小朋友玩儿;即使是不洗手;即使是用公共厕所都会死掉。所以他内心的焦虑指数是非常高的,远远超过他的承受能力。于是孩子没有安全感,也不能够自在地去探索这个世界。

        咨询师李嘉慧说,我们并不清楚奶奶对小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但是我们可以确知,在妈妈引导小孩子做入学准备的时候,小男孩儿对玩耍和朋友的渴望也是很强烈的。但是这种渴望是在妈妈的陪伴之下产生的。因为在妈妈的陪伴下,没有了分离的焦虑,有了安全感。于是孩子就能够比较好的和小朋友玩耍,探索外在的世界。

       但是,当真正入学以后,他需要一个人独自面对充满细菌的环境,充满细菌的朋友,充满细菌的厕所。虽然他相信妈妈的话,他也知道这些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但是,妈妈的说法无法抵消奶奶对他造成的负面影响。

       并且三岁的小孩子。还不具备用语言来宣泄和表达情感的能力。所以。他那躲在角落里不停触碰自己生殖器的行为,可能是在憋尿,也可能是在安抚自己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承受的情绪。

      后来,咨询师的分析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证实。幼儿园老师说,确实发现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绝对不会靠近厕所;每一次和同学互动一下就会跑去洗手儿,洗完手之后就再也不会加入游戏了。并且多半的时间都是一个人在角落里抚摸着生殖器。而这个时候,如果老师靠近孩子,孩子就会很紧张,并且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拥抱和安抚,更不愿意让老师抱在腿上讲故事。然而呢,这些异常行为在有妈妈陪伴的时候都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孩子变得从幼儿园放学后经常会发脾气。经常毫无原因地哭闹摔玩具,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儿不顺心就大吼大叫。妈妈说,我没有想那么多。我也学过一些心理学,参加过一些工作坊。我知道孩子离开妈妈太久,再见到妈妈的时候,会把这期间的情绪发泄出来。妈妈以为自己的孩子也是这个原因,所以妈妈会耐着性子逗孩子,抱孩子,陪孩子玩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当下的情绪确实被妈妈安抚了下来,但是根源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于是呢,就出现了故事开头讲的幼儿园老师向妈妈反馈孩子在幼儿园的异常行为表现的事情

        找到了整整原因后,咨询师和老师和孩子的妈妈一起。提出了两点解决方案。

        第一是六个月内尽量保证主要的照顾者是父母和幼儿园老师,不要让奶奶单独照顾。有人建议说,是否可以跟奶奶沟通他的洁癖对孩子的影响,咨询师的看法是,暂时不要去跟奶奶说,因为有洁癖的人是无法理解别人的劝告,也无法立刻改变的。

        第二点是并不急着改变孩子的行为,而是从安抚孩子,化解孩子内心的恐惧不安入手。在当下,要允许孩子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和同学玩儿。如果孩子受不了内在的焦虑,他就会去洗手。就会在角落里继续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官,通过这个安抚自己。

       如果妈妈和老师用简单直接的方法来禁止孩子的行为。因为孩子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方法化解焦虑和压力,那么孩子会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

        在接纳孩子当下行为的过程中,幼儿园里一定会出现一些孩子轮流生病请假的情况,而这个情况是孩子以前被奶奶照顾的时候看不到的情景。

        他以前听奶奶说的,都是一些生病就会死的例子。而当他在幼儿园会观察到很多同学生病请假,病好了以后再回来的情况。这些观察到的现实就会慢慢修正奶奶的言行对他的影响。

        随着生活经验的逐步积累,慢慢孩子就会明白,如果手脏了,洗洗就好了,如果生病了,休养几天就好了。家长和老师再教会他一些关于细菌的知识,就能够帮他改变原先的认知。到那个时候,当下的所谓的偏差和异常的行为,就自然而然的化解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张玉涛的心灵成长空间

听众朋友们,欢迎加入微信答疑群答疑解惑,需要的可以加我微信号:zhangyutaoxinli,加的时候备注:进微信答疑群,等通过看到后会邀请加入微信答疑群。

猜你喜欢
触碰

Zipcy梁世恩韩国著名插画家,青年作家,毕业于韩国世宗大学漫画系,著有《触碰》。因其画风唯美,广受年轻读者喜爱。

by:现代生活馆

游戏触碰现实

文字版权方:阅文听书【内容简介】一款由人工智能设计的游戏,实际上连接着另一个世界。当其他玩家还蒙在鼓里的时候,余荼,则看到了更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经历了常人无法想...

by:4月芳菲

触碰心底的文字

未必光芒万丈,但求温暖有光。

by:舒卷晴空

触碰心灵的经典

心灵的故事,生活感悟,心灵鸡汤

by:不飞的蒲公英啊

精选文章.触碰心灵

一朵时光,反复的被书写,写一程山水,春意翩翩,写柴米油盐,独自清闲,写万千的情意,羽化成美丽的语言,写小小的心绪,深深浅浅,心中,始终有一处温暖,如雨后的晨露,...

by:水墨染

灵魂的触碰|校园爱情虐文

她和他的爱情发生在大学,也终止在大学。。。

by:主播冰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