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黄帝内针的基本特点 4

2023-06-16 08:50:0902:47 4677
声音简介
三、“病”与“工”的导引
黄帝内针的导引具体从何下手?从医患之间的关系来看,正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述,就是“病”与“工”的关系。论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按照《内经》的这个教言,病与工,也就是医患之间必须相得,这是病愈的前提。那么,如何谓之相得?如何才能相得呢?所谓相得,其实就是医患之间的共同意识。而导引无疑是实现这一共同意识的关键。上述的导引为的是实现内在的和合,此处的导引则是要实现医患的和合。医患之间能相得益彰,病患往往消于顷刻。
按照内针规范,将针送入应入之处,就不再关注于针处。内针不在乎针感上的得气,针感上得气与否丝毫不会影响疗效。内针在乎的是得不得同气,若得同气,则能相求,相求必然有应。内针追求的境界是悄无声息地将针送入,不给患者带来丝毫痛苦。
针入以后,医者与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是病患之处,医者以言导引之,患者以意关注之,病处的变化便当即发生。这个变化或指疼痛的消失减轻,或指功能的部分或全部恢复,种种奇迹,皆是平常。
内针施治的整个过程不行针,一般留针三刻(45分钟)后除针。留针期间,病者需静静留意和感受患处。
黄帝内针的妙用在于守神,在于得神,而心为神之主,上述的医患相得,即指心之相得。何能相得?医者“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外此,别无捷径。
医道以扶危济困为唯一目的,内针之道入门虽易,若欲深入,必须全力。如此方能由针而会真,由针而全真!最忌讳者,乃恃此所长,专心名利,凡属此类,不但于内针之道无有进益,终必以此误己误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05004350

又没文稿了

阐易斋

非常感谢,希望能够完成整本书的播讲

猜你喜欢
黄帝内针

黄帝内针(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

by:同有三和中医课堂

黄帝内针

黄帝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

by:ElingHo的美好日常

黄帝内针

第一次录书,不足之处,希望海涵。

by:希静而遗生

黄帝内针

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杨真海传讲刘力红整理一部“以中为本,以平为期”的医书

by:不为良相_便为良医

《黄帝内针》

针道有全神养真之旨,此针即彼真,彼真亦此针。师之本愿盖为大善。而中国文化追求美的路线载于《易·坤卦》之文言,其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

by:彭艾梅北京十方缘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