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我那总是缺角的爱情】- 爱情三元素模型(上)

2021-04-25 09:41:3412:16 222
声音简介

在上一集,我们研究了成年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亲密关系对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说是极为重要,还记得马斯洛的模型吧,当财富超过一个门槛值时,金钱就不再是幸福感最大的贡献因素了,爱和归属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这一集,我们继续延伸亲密关系的话题,并且把依恋模型应用到爱情和婚姻中,讨论一些跟每个人都有关系的重要话题。 


毋庸置疑,爱情是幸福的源泉,而且,也许是最重要的源泉。看看古往今来,人类的文艺作品中有多少是跟爱情相关,就会知道爱情在人生命中的分量。唐朝诗人李商隐眼中的爱情幽暗婉转:“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白居易眼中的爱情慷慨激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那个敲钟怪人卡西莫多的爱情故事,书的最后一句到现在还印象深刻:“有人把他搂抱的骷髅拉开时,他的遗骸也就立刻化作了尘埃”。这些爱情佳作让普天下的红男绿女们心潮澎湃,意乱情迷。不过,今天的这一集并不是文艺青年诗歌会,我们想从思维模型的角度,来谈谈爱情。 


爱情这么虚无缥缈的东西也能用模型来分析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模型来自一位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名字叫罗伯特.斯坦伯格,现在已经超过70岁了。他创造了一个著名的“爱情三元素”的模型,认为完美的爱情应该由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下面咱们一起听听他说得有没有道理。



第一个元素就是激情,就是爱情中的“来电、兴奋、睡不着觉”的感觉。激情是爱情的底层源动力,主要来自于双方身体的彼此吸引和性欲。如果激情占了统治地位,那么这种爱情就是一种不管不顾的、“痴迷的”、“上瘾的”爱,白居易在《长恨歌》里说“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太宗起床都费劲了,说明那时候他和杨贵妃的爱情充满了激情。 


激情是爱情中“热情似火”的部分,虽然听起来非常感性,但其实有底层的化学物质基础。现在有一个网络流行语叫“行走的荷尔蒙”,形容很有魅力的男性。这个“荷尔蒙”就是激情的物质基础。荷尔蒙这个词来自希腊语hormone,意思是“激发行动”。现在的意思是指人体内某些细胞分泌到血液中的激素,它会影响人很多生理活动。所以,“激情”也可以解释成“激素带来的热情”。 


荷尔蒙有很多种,有些跟爱情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一种叫苯乙胺,它是人们“一见钟情”甚至“色胆包天”的物质基础。小说电影里经常看到一个情节,热恋中的男孩子从屋子外搭梯子从窗户翻进女孩子的房间,也不怕掉下来摔断腿,这就来自于苯乙胺的激励。类似的物质还有: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等等,它们共同造就了意乱情迷的爱情体验。所以,下次如果你再看言情小说中这样写到:“每次子豪从身边经过时,姑娘的心脏就会像小鹿一样乱撞,一对漂亮的眸子瞬间被点亮了,呼吸也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你就可以在旁边空白处上做一个批注:苯乙胺、多巴胺激素水平激增,具体反应方程式参见《有机化学》教材第二卷。 (此处致敬以谢尔顿为代表的极品理工男们)


另一方面,既然是“激情”,就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通常来讲,“激情燃烧的岁月”就是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不论当初是怎样的轰轰烈烈,最终这条曲线都要回归到平凡,就好像《平凡之路》那首歌的歌词:“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用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定律,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那就是很多事情发展到后面,虽然还是提供相同的输入,也没法得到像以前那么好的结果。饿的时候吃一个馒头最享受,连吃三个以后,再吃就没感觉了,甚至变成受罪。激情大致也符合这个规律,虽然有一样的投入和努力,但也没办法回到最初的意乱情迷,这是一个注定的规律。 


激情源自性的吸引力,而性的问题在很多社会文化中都是禁忌的话题,通常都很隐秘。这里我们借助上一集所学习的依恋模型,揭示不同类型人在性的方面的一些差异。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安全型的人在性的问题上比较传统,他们对没有感情的性并不赞成,也不太会有一夜情这样的性行为。焦虑型的人在关系中地位比较卑微,如果是男性那么性行为的次数可能会比较少,而女性则可能会涉及性虐待等行为。而疏远型呢则比较能接受没有感情的性。 


当然,对这些统计结论不必过于较真儿,因为我们说过社会科学中结论的置信度本来就不能跟自然科学相比。不过,它应该能反映出大量人群的某种整体趋势。 


以上就是爱情的第一个元素:激情。激情不可持续,这听起来让人有些丧气,万丈红尘中的痴男怨女们总是希望得到长久的爱情。好消息是:另外两个元素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第二个元素是亲密感,它跟激情有联系又有明显不同。如果说激情是“热情似火”,那亲密就是“温情脉脉”。激情更多是身体的契合,而亲密则是精神的愉悦。两者既有不同,又有联系:如果两个人从未曾燃烧起熊熊的激情之火,也很难想象他们有爱情意义上的亲密感。 


亲密感这个元素跟依恋模型有紧密的关系。还记得吧,在依恋模型中,纵轴就是评估一个人“渴望亲密”还是“回避亲密”。安全型和焦虑型都渴望亲密,安全型的人能根据伴侣的需求照顾得比较好,而焦虑型的人则可能会“强迫性的照顾”,让伴侣有一种被抓在手里透不过气的感觉。而疏远型的人回避亲密,表现冷漠,可能因为“不够亲密”而影响爱情的质量。为了增加亲密感,给疏远型的人的建议就是有勇气去分享,而非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心理学家们管这个技巧叫“自我表露”,打开自己,让伴侣了解自己真实的经历、思想和感受。特别是对一些私密性话题的自我表露,能够很快促进双方的亲密感。 


跟激情相比,亲密感是可以持续的,甚至可以实现“历久弥深”的效果。每当看到老年夫妻互相搀扶,相濡以沫,总是让人非常感慨和感动。激情的风暴终将平息,剩下的就是两个人相互搀扶、相互取悦的日复一日。这些小幸福就像暴风骤雨后形成的一条清亮跳动的小溪,一路弯弯曲曲流向生命的归宿。 


说到这里,就已经涉及爱情的第三个要素:“承诺”。这个词的英文原文是“Commitment”,有时候也翻译成“忠诚”或者“责任”。“激情”和“亲密”更多是出于本能的愉悦享受,而“承诺”则不一样,它是人们经过慎重思考之后有意识做出的决定,表达了长期忠于爱情的决心和意志,比如婚姻就是最常见的形式。 


“承诺”反映了一个人内心的安全感、勇气和开放度,不同依恋风格的人也有着不一样的表现。首先,内心安全感最高的当然是安全型的人,愿意依恋别人,也接纳别人依恋自己。如果两情相悦,他们愿意走入婚姻,不会恐惧和排斥。而焦虑型的人内心安全感低,需要伴侣的明确承诺才能打消心里的恐慌。所以,ta们可能会要求伴侣不断给出明显的承诺,甚至是“逼婚”。而疏远型回避亲密,对于长期关系的承诺比较犹疑和谨慎,可能迟迟不愿给出承诺,成为“恐婚”和“逃婚”一族。不过,如果两个疏远型的伴侣在一起,期待值一致,都没有打算结婚,那么也能维持长期的稳定关系。 


以上就是斯坦伯格先生的“爱情三元素”的模型,怎么样,听起来还有些道理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老威在线_19

可靠的亲密关系无疑是幸福人生的部分内涵。用”依恋模型”看清自己,也看清对方无疑是增强亲密关系的可操作方法,从而提升幸福感👍🌹

猜你喜欢
家居与房屋缺角

更多互动添加微信Nm15415319

by:杵峰工作室

房屋缺角对家庭成员的影响

什么是房屋缺角?现代建筑,在有限的土地上为了建造尽可能大一点的房屋,为了顾及采光和通风的需要,通常会将住宅、办公楼等设计成多边形,因此在城市里我们很难找到平面比...

by:执言说易

父爱教育:不可或缺的角色

了解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充当什么的角色、肩负什么样的责任。理解父亲这个角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了解大多数父亲对教育孩子存在的哪些误区和盲点...

by:金桔果课堂

我总是最爱你

亡命徒攻x斯文败类受新公历5711年,安全大厦5号办公室收到三段闯入讯息,来自太空监狱:亲爱的,我在看你。”“别紧张只是在监狱的转播大屏上。”“突然很期待与你重...

by:琴酒酒1

我们总是孤独成长

主播语舟新录有声书《我们总是孤独成长》上线啦!本专辑一周三更,欢迎订阅!

by:磨铁图书

缺失的一角

一个圆缺了一角,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那失落的一角。有的角太大,有的又太小,它飘洋过海,历经风吹雨打,终于找到了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角,它们组成完整的圆,但是圆却发...

by:红袖子131914

初恋总是决恋

一本现代版《一千零一夜》,叙述手法古朴,想象力狂野,结局急促、猛烈,又带着神话寓言那样的智慧余香。

by:梵乔睡眠冥想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王烁

by:纳斯达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