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文臣5.3】各级官职名和“最重要的”县太爷

2021-01-15 09:41:2117:02 3056
声音简介


宗师称为大文衡,副使称为大宪副。


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贰侯,同知誉美。


郡宰、别驾,乃称通判;司理、廌(智)史,赞美推官。


刺史、州牧,乃知州之两号;廌史、台谏,即知县之尊称。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是蔡老师,今天我们继续上节课讲的省部级官员后,来聊一聊厅局级和处科级干部,虽然这样的讲法不严谨,但是为了能让大家在大信息量里,最短的时间里梳理清中国古代官制的脉络,这已经足够我们应对一般的实际需求了。好,我们就长话短说,先看第一句:


宗师称为大文衡,副使称为大宪副。


宗师,从汉代就有的一个官名,最早是负责宗室贵族子弟的教育,发展到明清就是地方学政的尊称,我们上期节目介绍过,学政就是掌管一个省的教育科举,那么这个宗师就被称为大文衡,我提醒大家回忆,我们在文臣部分第一节课讲的铨衡,铨衡是指考核判定选拔人才的官署对吧,具体指的是吏部,那么在这里,大文衡的意思就很好理解,就是在一个省,判定文章高下,为国家选拔基层官员的部门,那么,我们要知道省一级别通过科考的仕子叫举人,他们可以继续进京赴考,考上的就叫贡士,通过皇帝的面试就叫进士。所以这个宗师,也就是学政,虽在地方只管一摊,一般都是朝廷中央直接委派,常驻地方,在一线,为朝廷选拔人才,是个极为重要的官职,从二品,或者正三品。


大宪副,什么叫宪?上期节目,我们提到了一个省的地方官员只有三个人是三品及以上官员,对了,总督或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三位被称为三宪。学政不算,学政是隶属于朝廷中央。于是,府州县一级的官员统称他们三位,也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为上宪、宪台,大宪,那么这个宪,它本来就有法律的意思,所以在这里,特指掌管司法刑狱的按察使,所以大宪副就是按察使的副手,指的就是按察副使。


郡侯、邦伯,知府名尊;郡丞、贰侯,同知誉美。


好了,知府一级来了,这一级别,我们同学们应该越来越熟悉了,对,越来越接近我们周边了。知府和同知,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市长和副市长。这个称谓主要是宋代以来到明清的叫法,历史上关于地级市的称呼,有州、郡,比喻说苏州市在古代叫做苏州府,吴州、吴郡,那么这个地方的最高长管在历史分别就叫知府、郡侯、知州也就是邦伯。另外我们明白了,同知就是副市长以后,郡丞,二侯,不就是这个郡的二把手嘛?他们是一回事,我们就非常好理解了。


但是讲到郡,蔡老师要插一句,郡在先秦时期就有,当时掌控范围不大,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开始推行郡县制,这个时候郡非常大,相当于现在一个或两个省,秦朝共有36郡,后来汉承秦制,共有41个郡,最高长官叫郡守。后来,郡,在汉代中后期慢慢变小,直至唐宋以后就和,府一个级别了。


郡宰、别驾,乃称通判;


通判是宋代一个地级市-副市长的特定称谓,主管地方上督促粮草,苏东坡年轻的时候就到杭州当过通判。宋代的正市长叫知州,我们上面也说了就是邦伯。不过,我们接下去要讲刺史、州牧,乃知州之两号,我先提上来先讲,因为里面可能会给大家造成一个误区,我们对照着讲,会比较清楚。


我们要知道刺史、州牧是在汉朝管辖一个州的最高长官的叫法,比如三国演义中,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刘备当过徐州刺史,其实他们全都是这个地区的一把手。但是同学们,要注意,汉代的刺史和州牧所管辖的州的范围极大,绝不是现在的地级市,比如:苏州、常州,杭州,福州,广州,温州,衢州等等。因为当时整个天下也只有十几个州,比如荆州,覆盖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大部分地区,所以当时的刺史,特别是州牧,在东汉末年叛乱四起的时候,手里还被朝廷赋予兵权,绝对有实力称霸一方,所以相当于清朝的总督,绝对的封疆大吏。


但是,州的面积到了唐宋以后,也逐步变小,唐朝时候,郡和州是同级,后来郡的称呼就取消了,州也就逐步就变成现在地级市大小的地盘了,也就是州和府的范围差不多了,比如最早的时候扬州,面积可大了,相当于现在的整个江南,到了明清差不多就缩小到一个地级市的面积了,所以我们决不能草率的认为州和府是一样的,知府就是知州,知州就是知府,我们要搞清楚时代背景,同学们明白了么?


而且到了明清,有的知州还不如知府,知州相当于咱们现在介于一个地级市和县级市当中的一个市长,比如,比绍兴市市长小,比新昌县县长大,清朝的排序是府、州、县,知府从四品,知州正五品或从五品,知县分大小县,有六品有七品。


我们再回到通判,宋代对地级市副市长的称谓,那么郡宰和别驾是它的别称,郡宰很好理解,也就是一个郡一个府一个小型州里的宰相,二把手;别驾是汉代的官职,刺史出巡时,别驾乘车伴随其左右,那么随着州的面积缩小,刺史变成了宋代的知州,因此我们也好理解,别驾也就变成了宋代的通判。


司理、廌史,赞美推官。


推官就是指,地级市级别的掌管司法事务的官员了,也就是省一级别按察使的直接下属,历史上,司理、廌史都是它的别称。廌这个字,通“豸”,猎豹的豹的部首,指的就是獬xie豸zhi,稍微讲一下,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所以最早执法者,常常头戴獬xie豸zhi冠,以示公正。所以这个廌史就是最早的法官了


好,再次之上相当于厅局级干部,那么下来就说一说古代的处科级干部了


廌史、台谏,即知县之尊称。


最后我们来看,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基层一级,就是县一级,不像我们现在,我党的执政力度渗透到乡镇一级,官员的委派,都由国家任命,也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分配。在古代,最基层只到县一级,而且行政规模很小,远远不像现在,一个县里最高大的大楼多半就是县政府,里面几百号人在办公,而且蔡老师以前讲过,我们中国是农业文明,99%的人口都在农村,每一个县那么庞大的人口靠一个县太爷,县丞,县主簿,就管好了?可能还有几个师爷,不过要知道,师爷不是国家编制,都是县太爷自己淘钱请的,三班衙役绝大部分也都是临时工,兼职的。这怎么管?这个问题,我们放到下期节目来讲。


我们先来看廌史和台谏,廌史刚才出现过了,是比县太爷要更加高级的掌管刑狱的官员;台谏指的是台官与谏官之合称。唐时,台官与谏官分立。唐、宋,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掌纠弹,通称为台官;而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所以他们合称台谏。清代统归于都察院,职权不再分别。可这样解释的话,完全解释不通,这一个个老爷们,都比县太爷的官要高的多的多,甚至于县太爷都有可能自己一辈子都没见过,怎么能把廌史和台谏来称知县呢?这不是僭越么?


我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蔡老师提示一下,问题就出在这个“尊称”。你想想啊,什么叫尊称,谁在尊称县太爷?可能是上级尊称下级么?绝不可能!对了只有老百姓!就和我们现在一样的道理,我们碰到一个老同学,今年刚考上警察,见面了我们习惯叫他,王局。看到了业务员,叫别人李总,看到一个小护士,叫别人主任,是一个道理,这不叫开玩笑,更不叫冷嘲热讽,这叫中国式的人情世故。那么换到古代,县太爷是老百姓们最最直接的父母官,相依相存。至于,朝廷,封疆大吏,上宪大人,有几个会跑到省城甚至京城去喊冤呀,谁认识谁呀?所以,老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尊称县太爷为廌史和台谏,意思就是说,青天大老爷呀,您要为草民,申冤做主呀!这写在《幼学琼林》里,倒也多少有点儿体现了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87709967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1590160upaa

知府,“知”是治理的意思。“同知”就是共同治理的意思,是副职。

猜你喜欢
Sounder中章AR5.3MG

AR:5.3MiddleGrades(MG4-8),字数:22693,页数:116,ARPoint:3.0....

by:朵朵爱读书

5.3 Felix Yz-Lisa Bunker

Thirteen-year-oldFelixYzchroniclesthefinalmonthbeforeanexperimentalpro...

by:titaer

Brown Girl Dreaming AR5.3

BrownGirlDreaming-JacquelineWoodson纽伯瑞奖2015NewberyBrownGirlDreamingWr...

by:朵朵爱读书

AI英诗5.3 Selected American and British Poems

知音博雅英语请用大屏电脑读大字。SelectedAmericanandBritishPoemsReadability:Flesch–KincaidLe...

by:知音博雅英语

AI英书 伊索寓言5.3 Aesop's Fables

知音博雅英语请用大屏电脑读大字。Aesop'sFablesbyAesopReadability:Flesch–KincaidLevel:5.3听读级W...

by:知音博雅英语

异世之召唤文臣猛将

【内容简介】存在于历史长河里的英魂从未熄灭,一个能摘星拿月、颠倒乾坤的武道大世界。穿越异世将华夏历史中的英魂们呼唤出世,力拔山兮楚霸王、神力盖天李元霸、天下无双...

by:Hi_夜丰

5.3 What Not To Do If You Turn Invisible

Twelve-year-oldEthelfindsherselfinvisiblewhiletryingtocureherselfofth...

by:tita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