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24段

2022-09-18 15:50:2810:26 80
声音简介
太阳病,项背强虉虉,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虉虉,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项背强虉虉,无汗恶风者,中风表实也。表虚宜解肌,表实宜发汗,是以葛根汤发之也。】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赵本有“枝”字,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切。赵本无“切”字)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本草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也。】

上七味㕮咀,(赵本无“㕮咀”二字)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赵本有“白”字)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赵本无“不须啜粥”一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赵本有“诸汤皆仿此”五字)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伤寒有合病、有并病,本太阳病不解,并于阳明者,谓之并病。二经俱受邪,相合病者,谓之合病。合病者,邪气甚也。太阳阳明合病者,与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皆言必自下利者,以邪气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邪气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寒邪气甚,客于二阳,二阳方外实而不主里,则里气虚,故必下利,与葛根汤,以散经中甚邪。】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邪气外甚,阳不主里,里气不和,气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呕;里气上逆而不下者,但呕而不下利。与葛根汤,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气。】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汤泡去黄汁,焙干称) 生姜(三,赵本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斤,赵本医统本并作“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赵本注:“一作纵”)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赵本作:“黄芩黄连”)汤主之。
【 经曰: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桂枝证者,邪在表也,而反下之,虚其肠胃,为热所乘,遂利不止。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下利脉微迟,邪在里也。促为阳盛,虽下利而脉促者,知表未解也。病有汗出而喘者,为自汗出而喘也,即邪气外甚所致。喘而汗出者,为因喘而汗出也,即里热气逆所致,与葛根黄芩黄连汤,散表邪、除里热。】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赵本芩、连互易)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黄芩(二,赵本作“三”两。味苦寒) 黄连(三两。味苦寒)
【《内经》曰:甘发散为阳。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苦;以坚里气弱者,坚以黄芩、黄连之苦。】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荣,头痛,身疼,腰痛,以至牵连骨节疼痛者,太阳经荣血不利也。《内经》曰: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者,寒在表也。风并于卫,卫实而荣虚者,自汗出而恶风寒也;寒并于荣,荣实而卫虚者,无汗而恶风也。以荣强卫弱,故气逆而喘,与麻黄汤以发其汗。】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 桂枝(二,医统本作三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一两,炙。味甘平) 杏仁(七十个,汤,赵本无“汤”字,去皮尖。味辛温)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麻黄、甘草,开肌发汗,桂枝、杏人(医统本作“仁”)散寒下气。】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医之辨证施治

辩证施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总称,也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实施过程。

by:梧桐夜雨ZQ

《中医异病同治辨证学》•四读《中医治法与方剂》

公在教学上始终坚持以论明理,以案实论,力求论实而理透,加之公言辞婉雅清新,内容妙趣横生,闻者无不叹为“月下清泉,流于石上”。我从1962年开始仿效《伤寒论》的辨...

by:重楼蝶梦

太阳王之证丨AI专辑

【内容简介】一个黑暗的时代,血与火的时代。诸神的游戏依然在继续,却不知他们自己也即将进入棋盘。蛮荒之地,绿色的邪恶大潮席卷四方。黑暗之中,不死者们离开坟墓,向生...

by:喜小道_喜道公子AI

欧阳卫权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

发现一本治疗皮肤病的好书《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共同学习

by:1359545rlcp

中医常见病证及治疗方法

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常见病症及治疗方法

by:司药师

中医辨证论治疗痔疮

解决高发率的困扰!

by:致中和_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