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0:为政篇第二(五)

2021-02-26 17:46:3204:29 823
声音简介

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情,现在能预先知道吗?

这里的“世”,改朝换代叫一世。子张问的是改朝换代的事,如果周朝亡了,又换了一朝,又亡了,如此十次改朝换代之后,天下之事,您现在能预知吗?

孔子回答说,殷朝因袭夏朝的礼,在制度上有所损益。

孔子说的“礼”,钱穆解释说,是指一切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人心之内在,以及日常生活之表现,而又为当时大群体所共同遵守者。

夏朝有天下四百年,改朝换代之后,殷朝还是因袭夏的礼仪制度,只是有所增减。殷朝有天下六百年,改朝换代之后,周朝也是因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根据需要有所增减。观察历史的演进,必有因袭于前,又必有增减损益。观察它哪些变、哪些不变。不变的,知道百世相通。变的,知道它变化的道理规律。这样,不仅十世之后可以预知,百世之后,我们也应该可以预知呀!

未来就在历史里。我们社会上每天发生的事,历史上都发生过千百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以熟悉历史,就能预知未来。

 

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鬼”,古代人死了都称鬼。这里的鬼,狭义上指自己的先祖,广义上指自己分内的祭祀,张居正说,比如天子要祭天地,诸侯要祭山川,大夫要祭五祀,庶人要祭祖先,都是当然之分。

祭祀,是为了崇德报恩,不是为了求福避祸。

崇德报恩而祭,是礼,是本分;求福避祸而祭,就是谄媚。

比如你拜佛,那你必是信佛,按佛的话去做,按佛的价值观去行,那佛便是你的鬼、你的神,你当祭当拜。你若对佛的思想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拜的那尊佛,什么来历,什么故事,什么象征,都不知道,只觉得拜他一拜,他或许会保佑你。那就是谄媚。你都没在他的价值观道路上,他怎么够得着保佑你呢?

今天我们若要祭孔,也要问问孔子是不是我们的鬼、是不是我们的神。若他并不是你的鬼神,你去祭他,那也是一种谄媚。孔子听到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祭文,他老人家恐怕也很不自在。

祭祀是最大的庄严和诚意。今天民间的葬礼,弄来一些歪嘴道士,设计种种礼仪,都是讨吉利,为子孙祈福,要逝去的亲人保佑子孙。似乎那人死了,成了鬼神,他就有了魔力。葬礼上种种节目,哪里是崇德报恩、缅怀亲人,倒像是演小品,种种奇怪的动作,牵强地象征祖宗保佑,求福避祸。反而把自己当祭的分内事,也弄成了谄媚。

“见义不为,无勇也。”“义”,就是你该做的事。该做的事,遇到了,见到了,却因循退缩,不去做,那是没有勇气。

看见老人跌倒在路上,上去扶他起来,是当然之义。该做的,却不去做,为什么呢,怕他讹我,那就是没有勇气。

孔子举了这两件事情,是说社会上种种不道与不义,都是人心的病。要么是谄媚,要么是懦弱。谄媚,就会去做不该做的事。懦弱,则该做的又不做。

一句话总结,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不要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论语·为政篇第二

解析2.1【原文】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注释】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②北辰:...

by:老裴背古文

论语 为政第二

《论语》是以语录体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汇编,它集中体现了孔老夫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千百年来,众多学...

by:林氏包子

《论语·学而第一·为政第二》

钟茂森博士的《论语讲记》是非常通俗易懂又博大精深的好书,值得大家诵读和聆听。该专辑系《论语》前二篇——“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

by:沈德斌

《论语---为政篇第二》诵读---君子吉

国学儒学经典诵读,《论语为政》篇。

by:君子吉

穿越之庶子为政

【内容简介】遭遇家中变故的顾冷岚突然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凤王府最不受宠的庶子凤咏,还莫名其妙得到了一个幕僚系统……【作者/主播】作者:长蘑菇的木夕,网络小说作家...

by:迅之音

【双播】《官制:为政选拔吏制》

内容简介: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就要继承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令人自豪的文化遗产,融合古今中...

by:小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