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民心所向

2021-03-08 22:00:1005:29 310
所属专辑:习近平讲故事
声音简介

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让听者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大家好,我是主播晚风,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习近平讲故事之《民心所向》。

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在他所著的《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曾提出这样的问题:“1928年中国的希望似乎在国民党一边,为什么20年后形势颠倒了呢?”他的回答是:“国民党的领导变得陈腐了”,“因而失掉民心”;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则“都是极热诚忠于他们的事业,并充当开路先锋,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奋起秣马厉兵”。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学者,难得他看到了民心所向问题,这也确实道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存在的血肉联系。——《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1989年1月)摘自《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延伸阅读

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人称“头号中国通”。他在自传中坦言,自己“过去长达5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致力于理解中国”。费正清曾于20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执教清华,并结识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费正清这个中国名字就是梁思成替他取的。《伟大的中国革命》是费正清的代表作之一,展现的是从1800年到1985年历时185年中国的政治风云与社会变迁。 国民党何以从大陆溃败,共产党何以赢得胜利,这是一个国内外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早在1946年,《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贾安娜就出版了《中国的惊雷》一书,将中国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客观全面地展现在美国公众面前。费正清撰写书评称,《中国的惊雷》“真正揭开了盖子”,他对国共内战进行了大胆预测,认为群众路线使中共能够深入乡村、发动群众,最后的胜利会属于中国共产党。 与美国政界高层习惯于从意识形态出发看待中国问题不同,熟悉中国历史的费正清以其深邃而清晰的观察指出,只有民心才是决定政权存亡的关键。他将这些观察和判断,写入了《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无独有偶,美国学者易劳逸在《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一书中同样指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所以失去民心、丧失政权。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从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虽然篇幅只有12万字,却能看出他对廉政建设、群众路线、共同富裕等许多重要问题的思考,看出他对人民群众力量的深刻把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依靠什么去战胜困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谈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习近平这个重要判断,至今看来依然分量千钧。人心向背,是习近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党群关系的深刻理解。他以费正清的研究成果为旁证,阐明中国革命胜利取决于民心向背的历史启示,以此告诫党员干部勿忘为民初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责任编辑:晚风

节目监制:澄澄

平台编辑:王文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324907470

我爱我的祖国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全民心理学

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无底线,能用到的心理学定律,让科普也变得更有趣。QQ:12340108微信:ds13466515161为你解答各种心理...

by:全民心理学

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

本书分析了从秦始皇嬴政以来君臣间的心机和智术,以及忠臣义士的应对苦心,别善恶,寓褒贬,触摸了千百年的历史神经。

by:静雪凌霜

心之所向

当你疲累的时候,这里就是心居之所。

by:玉卿音

心之所向

有声的路上有你有我,用零碎的时间拼凑一幅锦绣人生。。。

by:传奇大宝

天使的心之所向

跟随你的心,因为心总是引导你走向正确的路。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我的故事中,你听到的是别人的事,也会是自己的事,你无处倾诉的感情,我愿意听你讲,也愿意帮你传...

by:建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