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期——廉不言勤不苦

2021-03-22 22:00:0006:16 292
所属专辑:习近平讲故事
声音简介

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让听者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大家好,我是主播晚风,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习近平讲故事之
《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官吏是既廉又勤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要求自己做到“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司马光“欲以身殉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于物淡然无所好”,“恶衣菲食以终其身”。封建官吏尚能如此,我们无产阶级的干部何言不能!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廉政与勤政的楷模。我们各级干部一定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努力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这样,我们就能永远植根于群众之中。
 ——《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1989年1月)摘自《摆脱贫困》 
延伸阅读 
河南内乡县衙东账房悬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上联意思是:真正廉洁的人,不会讲自己如何清贫;真正勤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如何辛苦。下联意思是:要重视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努力践行自己所认知的理念。“廉不言贫,勤不道苦”是对上联的化用。这个既讲廉政也讲勤政的为政箴言,在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中,仍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蜀国丞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生节俭,从27岁出山到53岁病逝于五丈原,勤勤恳恳辅佐刘备和刘禅26年,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据载,诸葛亮在临终前给刘禅写下了《自表后主》一文,文章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北宋司马光,幼年时“砸缸救友”,成就一段机智果敢的佳话。他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励,做事刻苦勤奋,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从政上,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入仕40余载,无论早年做地方官吏,还是后来任高官要职,一如既往地清正廉洁,“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晚年的司马光曾写下《训俭示康》一文教导儿子司马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颇具警示意义。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堪称廉政与勤政的楷模。有这样一个细节:1936年,埃德加·斯诺到达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来这里采访的西方记者。他发现,毛泽东只有两套制服和唯一一件缀补过的大衣,压根儿没有个人财产;红军官兵待遇平等,且薪饷微不足道,没有人为了个人发财而贪污、徇私……斯诺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 从诸葛亮到司马光,习近平以人解联、以事说理,提出了一个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问题。清廉乃为政之基,勤政是善政之要,既廉又勤,官德才算圆满,善治才能成真。 习近平曾填词一首感佩焦裕禄执政为民的情怀,也曾亲自撰文称赞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他言近旨远地说:“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可见,勤政廉洁的优秀品质,是习近平心中分量最重的政治素养。廉政建设和勤政建设既是一场清廉和效能的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观念深处的革命。在思想深处建构起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自觉意识,“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干部才是好干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责任编辑:晚风

节目监制:澄澄

平台编辑:周锐轲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Ella独行侠

我太喜欢这个声音了!!

猜你喜欢
怒时不言

怒时不言,恼时不争从前,有一个人偶然得到一件珍贵的紫砂壶,非常喜爱,甚至夜里睡觉都要放在床头。某天夜里,睡梦中一个翻身,他失手将茶壶打翻,壶盖掉到地上。惊醒后,...

by:海霞煦时

神诡不言

一个法医一个警察高中同学,工作同时,强强联合。

by:月满星西

邬所不言

聚焦军事,深度观察

by:邬所不言

不言而喻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不为众人所理解的一少数,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他们生命中的欢乐与辛酸,灵魂深处的黑暗和光明。【题记】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

by:宝宝之书

职无不言

领略职场百态,聚焦职人故事,通过被采访人的职业经历和观点,分享职业的特点,爆料行业内幕,让大家听到更多关于职业的真实故事,真相从未走远,一直就在身边。每期时长:...

by:飞碟说

不言时光

漫漫长夜静静沉思,不言的时光等待你的聆听

by:步烟

永不言败

《永不言败》记录了俞敏洪老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俞老师不再慷慨激昂,而是用心感悟世界,用真情拨动读者心弦。他是一位慈祥的父...

by:新东方大愚文化

不言之歌

对生活充满爱的故事,对爱充满希望的解读。

by:暗语英俊

十五贯

《十五贯》是清初戏曲作家朱㿥创作的传奇。剧本根据《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而成,写熊友兰、熊友蕙兄弟各遭冤案,双双被判死刑。监斩前夜,苏州知府况钟...

by:帝图有声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眼中无是非,便是自在人。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英国诗人本琼森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说什么话,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曾国藩说过:“行事不可任心,说...

by:海霞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