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史》

2021-04-20 08:33:5812:22 4893
声音简介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战后日本经济史》。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1940年制度是日本崛起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根本性原因,唯有从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上改变这一制度,日本才能继续前进。
从筷子到汉字,日本文化中有无数的中国元素,很多已经在中国消失的东西,依然可以在日本发现。同时,自甲午战争开始,一直到二战结束,日本又是中国最大的敌人,两国的关系曾一度水火不容。二战之后,历史的车轮又一次把中国和日本放到了同一个的位置,那就是作为全球GDP第二的选手,发起对于GDP霸主美国的挑战。上一次的挑战者日本在追赶中败下阵来,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这一次接力棒到了我们中国手里。为什么日本会在经济发展的如火如荼时戛然而止,到底是什么阻拦了日本经济继续发展的步伐?在今天的这本《战后日本经济史》中,就让我们跟随野口悠纪雄教授,一起来回顾日本这段不寻常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将通过两部分的内容介绍本书: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会了解到得益于1940年制度,日本经济突飞猛进,人均GDP一度超越美国;第二部分中,我们会看到,广场协议后,1940年制度不再适合时代,未能及时转型,导致日本遭遇“失去的二十年”。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的解读。
在回顾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目光锁定在某个显而易见的因素上,错把这一因素当做是导致历史事件的根本性原因,比如谈起阿基米德和浮力定理,我们会想到泡澡的重要性,说起牛顿和万有引力定律,苹果树和苹果成了主角,事实上,泡澡和苹果只是增加了科学故事的乐趣,因为阿基米德和牛顿真实的思维过程,我们可能一时半会很难理解。
同样,对于日本的崛起和衰落,很多人习惯性的把焦点放在广场协议上,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的阴谋,日本上了美国的当,错失了追赶美国的最佳机会。这种理论之所以很有市场,因为它很简单,容易记忆,而在作者野口悠纪雄教授看来,日本的1940年制度才是日本崛起以及没落背后真正的原因。
所谓1940年制度,指的是在1940年前后,为了在二战中获得胜利,日本对金融体系和大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企业不再为股东利益服务,而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战败之后,日本被美军接管,由于美军不了解日本的经济情况,因此1940年制度被日本官僚借由美军之手给保留了下来,继续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核心指导原则。这一制度在战后的日本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造就了日本辉煌一时的重化工业垂直一体化企业。
1940年体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是财政投融资,二是有日本特色的工会与企业关系。
财政投融资指的是日本财政核心机构大藏省,可以直接使用日本老百姓存在邮政储蓄中的存款,这种体系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筹集的资金用于高速公路、城市自来水工程和政府公共住宅等民生工程,为小微企业提供补助等,财政投融资让政府可以不必因为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发行过多国债,维系小政府模式。
日本的工会与欧美工会最大的差别在于,欧美工会不分青红皂白的站在工人立场,无休止地和企业谈加薪的事宜,一旦企业不满足工会加薪的要求,工会就会组织罢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但是一旦加薪,企业成本提高,势必会抬高销售品价格,这种体系在通货膨胀时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恶性循环。相比之下,日本工会更像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事佬,协调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矛盾,以比较公正的姿态满足双方的合理要求,确保企业和员工在一条船上和平相处。
在大藏省的带领下,以1940年制度为核心原则,以银行和垄断大企业为核心的体系,让日本安稳度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奔溃及石油危机,人均GDP一度大幅超过美国,制造了日本奇迹。
第二部分,我们会看到,广场协议后,1940年制度不再适合时代,未能及时转型,导致日本遭遇“失去的二十年”。
1985年,美德法英日签署了广场协议,广场协议认为,日本和联邦德国现在发展迅猛,经济持续增长,贸易盈余不断增加,所以提出日本和德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带领世界经济发展,相应的,为了体现日本和德国的强势地位,日元和马克也快速升值。
由于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因此很难认为广场协议是美国、法国和英国给予日德的糖衣炮弹。广场协议增强了日本国民以及全世界对于日本的信心,在信念的支撑以及日本全面对外资开放的大背景下,全世界的流动资本都涌入日本,造成了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全面繁荣,一时之间,“日本股价和房价不受重力影响,只有天空是价格极限”的说法甚嚣尘上。由于资金不再短缺,大企业可以直接通过发行股票和可转债获得资金,因此不再是香饽饽的银行,也把自有资金投入了房地产市场,希望获得超额利润。
终于,日本房价到了\"工薪族努力一辈子也买不起的阶段\",大藏省联手银行开始紧缩金融,试图抑制地价上涨,1989年3月和1990年8月,日本加息两次,基准利率由4.25%上调至6%,大幅加息导致大量房屋贷款违约,不良债权问题导致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破产,大藏省作为管理机构,最终面临解散的结局。
这一切的悲剧,表面上来看都是由广场协议导致的日元升值引发的,在作者野口悠纪雄教授看来,1940年制度下的重化工业垂直一体化企业模式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在五国签署广场协议的同时代,另外一场全球性的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那就是以“世界是平的”为口号的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当索尼和夏普还在为垂直一体化所造就的科技含金量以及超一流的品质控制而骄傲的时候,以苹果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已经在全球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苹果把最核心的研发留在美国本土,其他大部分都在世界其他各国完成,其中就包括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大陆。平坦的全球产业链集中了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最高效的生产线,同时可以提供给全球消费者最优惠的价格,这一模式对于日本企业的垂直一体化模式造成了实质上的降维打击,在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下,日本企业逐渐迷失,遭遇了“失去的二十年”。
本书的最后,作者对于日本银行体系参与房地产价格炒作,提出了严肃的批评,野口悠纪雄教授提出,勤劳致富原则一直是日本国民对于工作的正确认知,通过金融工具无中生有的方式获得财富,从本质上是错误的,如果日本金融界依然沉迷于此,不从根本上想办法改变1940年制度,日本的未来将困难重重。
说到这儿呢,这本书的内容已经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了得益于1940年制度,日本经济从二战的废墟中得以恢复,以银行和垄断大企业为核心的体系,造就了日本辉煌的重化工业垂直一体化企业,这一体系让日本安稳度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奔溃及石油危机,人均GDP一度大幅超过美国;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在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股市和房市进入严重泡沫阶段,之后日本的加息政策,引发的通货紧缩及不良债权导致日本遭遇经济停滞不前,但是这些只是表象,根本性原因是1940年制度下的日本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以上就是《战后日本经济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希望大家通过我们的解读,了解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940年制度是日本二战之后经济得以辉煌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造成了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广场协议后,全面走向世界的日本,并没有意识到“世界是平的”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当日本国民还在为索尼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战后日本经济史

我最近有些迷茫,是“勤劳致富”还是”炒房致富“、”网红致富“...,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我渴望寻求答案。这让我想到了历史,我想从历史中找到答案。让我和大...

by:信道子

战后日本经济史

以邻为鉴,了解房产泡沫崩盘后,他们怎么生活。感受邻居已发生,我们正发生的历史。

by:彼岸星光39

战后日本经济史|AI电子书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日本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实现了经济复兴?本书论述经济发展历程及其深层机制的同...

by:后浪电子书

狐獴说经济危机史(正在更新:日本战后经济史)

本节目由蒙头读书制作,喜马拉雅独家播出。经济危机是经济史角度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十九世纪之后每隔十几年世界上都会发生一次比较大的经济危机,如果把农业社会所发生的...

by:蒙头读书

二战后的日本

二战之后,日本一片废墟,大量人员被遣返,一部分滞留西伯利亚接受苏联劳改,在经济一片萧条,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却在美国帮助下迅速实现了重启乃至崛起,这背...

by:令狐帝成120

日本战后经济史:从废墟至鼎沸再到失去的三十年

日本是一个非常值得当下的中国去仔细观察的样本,从二战以后的废墟,它是如何从废墟中找出重工业逐渐在朝鲜战争的契机下迅速发展起来,并且逐渐进入经济高速公路,再次成为...

by:蒙头读书

读懂日本战后60年

读懂日本战后60年内容简介《读懂日本战后60年》讲述了:日本,一个曾经不被中国放入视野的国度,一个曾长期师从于中国的学生。从近代起却突然闯入了中国的视野,通...

by:商修道士

战后日本腐败大案

【内容简介】本书选择震撼日本政坛的“战后腐败案”:昭和电工腐败案、造船业集体案、洛克希德公司跨国案、利库路特公司案,用细致的笔触梳理了日本战后腐败大案发生的始末...

by:亘古皓月

拥抱战败——二战后的日本

对许多日本人而言,倘加以回顾,紧随战败之后的那几年,的确构成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混乱而充满生机的年代。梁文道在节目《一千零一夜》讲解过的书,曾荣获2000年普利策非...

by:菜菜_q3q

战后欧洲史卷二

随着斯大林的逝世、朝鲜战争的结束和柏林墙的出现,欧洲逐步进入政治稳定状态,迎来经济的繁华时代。20世纪50年代后,让西欧各国头疼的大事,不是防范...

by:中信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