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为什么老说我读的没有讲述感?

2021-06-12 11:00:0009:48 539
声音简介

刚接触到有声演播的课程之后,我们最先学到的一点就是如何“说人话”,也就是把日常说话的感觉带入到演播中去,让听众觉得你是在跟他讲故事,而不是再跟他讲道理。但正是这个讲述感,却成了大部分萌新们的一道大坎。一次次被自己的指导老师说“你这演播地没有讲述感啊”,一次次地找各种资料查询,但却始终不得其要领。所以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老说读的没有讲述感。

    那么到底什么叫讲述感呢?关于这一点,很多大咖老师们都有各自的叙述,所以我也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地去进行学术讲解了,我只想从我个人实际的体验来说一说该如何理解讲述感。各种课程当中对于讲述感的描述各有不同,但其实说的内容大都是差不多的。在我看来,除了类似新闻联播之类的,需要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播讲的板块之外,大多数有声板块的学习其实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看见什么文字就读什么文字,就像平时我们听到的新闻那种感觉,字是怎么写的就怎么读,目的是把文字所描述的信息传递给对方。第二个层次是用说话的感觉把文字的内容将给对方,就像我们回到家之后,给自己的家人描述自己今天遇到的事情。第三个层次则是结合了第二层次中的说话的感觉,再加上艺术性的处理,最终形成了有别于只读文字和只说话的第三种语言,这种语言能够达到同时把文字描述的内容和文字背后的场景传递给对方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首先弄清楚自己属于哪个层次,才能够对症下药。事实上,作为萌新被经常指出的没有讲述感,往往是指第二层次的讲述感,也就是不会用说话的感觉进行演播。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总结了四个问题来对症下药。(1)你用监听耳机了吗?(2)你的话筒位置调节正确了吗?(3)你试过跟你周边的人说话了吗?(4)你的练习每次都自己听了吗?

有人马上就要问了,这。。监听耳机跟我说的讲述感有啥关系呢?虽然很多教程在教讲述感的时候,都没有提及设备的事情,但事实上,有声演播本身就是通过设备来录音的,你不说设备,怎么说录出来的声音呢?在之前的几期中,我们说到过由于人类本身的生理构造,正常情况下我们是听不到自己的声音的,或者说我们觉得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其实并不是别人耳朵中听到的我们的声音。所以,为了确认我们自己演播的内容是否正确,或者说为了确认我们演播的内容,在听众听来是否舒服,就需要在录音过程中随时用监听耳机确认自己的声音。还没有监听耳机的话,请首先准备好监听耳机。

监听耳机准备好了之后,我们需要对自己经常使用的话筒进行距离上的调节和确认。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动圈话筒和电容话筒的调节幅度是不太相同的。由于话筒的结构原因,动圈话筒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屏蔽环境音,但其对声音的细节变化没有电容话筒敏感,因此,整体来说动圈话筒的使用距离以近为主。而电容话筒的录音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安静,且对声音的捕捉比较敏感,因此整理来说电容话筒的使用距离以中距离为主。

接下来,进入实际的调节阶段。根据声音录制的特性,我们录音时离话筒越近,亲近感就会越突出,离话筒越远,则距离感就会越突出。但如果离得太近则会爆音,离得太远则会让声音过于失真。因此,我们需要以正常说话的音量,先寻找到你和话筒间的一个最合适的中等位置。之后,以同样的音量寻找这个话筒的极限最近距离和极限最远距离。最后,记住这个距离,并在之后的录音过程中保持这个距离。在进行话筒距离调节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用监听耳机和声卡的音量调节旋钮进行随时的修正和确认。在这里,给出大家一个较为平均的话筒使用距离,动圈话筒一般以半拳到一拳的距离为中距离;而电容话筒一般以两拳半左右为中距离。此外,我们在调节好话筒距离进行音量确认的时候,可以打开录音软件,以保证你以正常音量、中等距离进行声音录制时的音量大小大都保持在在-3db-6db之间为宜。虽然话筒的距离确认比较耗费时间,但这对于今后的有声录制是非常必要的。

在你调整好了话筒的距离之后,就可以实际进行演练了。之所以大部分的萌新在最开始会找不到讲述感,大都是因为没有办法确认自己平时说话的情况,以及录音时紧张所导致的。我们先说没有办法确认自己说话的情况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嘴巴说出来的话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话,一种是讲述。对话就是指较为简短的,与其他对象有来有往的交谈;而讲述则是指你要为其他人传递某种只有你自己知道的信息时候,所使用的大段的语言。例如我们早上起床互相问个好,买个早点,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就是对话;而等你到学校或者上班了之后,给老师、领导做工作汇报,或者在饭店里给你的好朋友讲述生活琐事的时候,大都是讲述。而这两种生活中的语言恰巧对应了有声演播的旁白和角色音。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你可以买一个录音笔,不用太贵,或者你找个旧手机挂在身上,打开录音功能,把你一天的声音全部录制下来,晚上回家之后听上一边,你就会非常清楚你平时是怎么说话的了。然后把这种说话的感觉慢慢带入到演播中,一遍一遍地去练习,慢慢地你就会自然掌握到讲述感的技巧。

当然了,如果说你经过了上面的几步之后,结果还是不太乐观,那么你的练习方面就要稍微做点手脚了。经过上面的训练之后,如果你还不能找到讲述感的头绪,那么就证明你对声音的敏感度比较低,比较难以听出来声音与声音之间的区别,所以你需要找外援。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记住,不要自己多次练习播讲文章!不要自己多次练习播讲文章!不要自己多次练习播讲文章!在你自己听不出来声音间区别的情况下,贸然地一次次地去练习演播,只会让你的肌肉记忆住错误的发声状态,最终形成习惯,难以改正。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做的是,每次进行文章练习的时候,可以刻意的用不同的声音状态去演播,并以不同的名字录制并保存下来,然后找你最身边的去确认,问他这和平常说话的感觉是否一样,具体是哪里不一样。不断重复这样的方法,直到你能够刻意的用日常发声状态演播作品为止。

好了,让我们简单的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今天我们主要对讲述感这个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监听耳机、话筒距离、日常对话确认和外援确认练习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虽然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如果你坚持按照步骤进行,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讲述感。

我是主播白笑森,有声的世界,伴你一路同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柏坤的声音

电容话筒:两拳半,谢谢,终于知道了。

白桃飞飞 回复 @柏坤的声音

其实主要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常规音量来看频谱调节的

夏日声声

非常实用的内容,很棒👍👍

白桃飞飞 回复 @夏日声声

谢谢你的肯定哦~

猜你喜欢
为什么为什么

本书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by:猫等等

为什么有这么多为什么

hi,我是琥爷,关注我的公众号littlexiaomuma,一起感受这奇妙的世界吧~

by:琥爷奇语

什么为什么

妈妈在怀孕打架时算群殴吗?眼镜没发明之前眼镜蛇叫什么?为什么手机可以联网?如何问一个让AI也答不出的问题?.............?

by:有声至尊宝

为什么

当我放开你的手滚烫的泪肆意流落当你转身离开我翻腾的心日夜折磨别再问为什么我用沉默送你远走

by:华语音乐

为什么

我想过为什么我知道那答案或许是我的幼稚对你有所隐瞒抱歉我又一次的让你再哭泣我本来可以不放你走再拥抱你...

by:华语音乐

你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丨奇葩问

一个人的所知道的任何事情或事物都是有限的,所以就有了很多的“为什么”。如果没有了“为什么”那一个人对外界事情或事物的了解就回停留在某一个区域,而不能向更高的方面...

by:全自动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