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则言》25

2021-08-02 17:25:0001:22 62
声音简介

【原文】君子论事,当先去其有我之私,一动于有我,则此心已陷于邪僻,虽所论尽合于理,既已亡其本矣。

【译文】谦和明理的君子论说事物,应当首先去除自己拥有自我的私心,一旦发动于拥有自我,那么这个内心已经陷落到邪妄乖僻,虽然所作论说全尽契合道理,既而已经亡失自己的根本了。

【原文】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其无入而非学也。

【译文】谦和明理君子的学问,务必寻求在于自己而已。毁谤赞誉、荣宠侮辱的来到,不但唯独不能动摇自己的内心,而且资借它们作为切磋琢磨、砥砺锻炼的地方,所以正如《中庸》里面所说:“谦和明理的君子,无处而不感到悠然自得”,正是以自己无处而不去求学。

【原文】若夫闻誉而喜,闻毁而戚,则将惶惶于外,惟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

【译文】如果闻听赞誉而欣喜,闻听毁谤而忧戚,那么将会惊恐张惶于外表,惟有每天都不能满足了,自己怎么能够成为谦和明理的君子呢?

【原文】“困心衡虑”,以坚淬其志节;“动心忍性”,以增益其不能。自古圣贤,未有不如此,而能有立于天下者也。

【译文】《孟子》告子篇里讲到,“困苦内心,抗衡忧虑”,来坚固淬炼自己的志向节操;“发动内心,忍耐性情”,来增加益发自己的不够能力。自古以来的圣贤人士,没有不是这样,因而才能具有树立于天下。


【原文】人之是非毁誉,如水之湿,如火之热,久之必见,岂能终掩其实者?

【译文】人们的是非对错,毁谤赞誉,如同水的湿润,如同火的热烈,长久以后必然显现,怎么能够最终掩盖其中的实质呢?

【原文】故有其事不可辩也,无其事不必辩也。无其事而辩之,是自谤也;有其事而辩之,是益增己之恶,而甚人之怒也。皆非所以自修而平物也。

【译文】所以,有这种事情不可以辩解,没有这种事情不必要辩解。没有这种事情而辩解,是自我毁谤;有这种事情而辩解,这是益发增大自己的罪恶,因而甚至增加别人的愤怒。这都不是自我修养而平和事物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阳明先生则言》明•王阳明

王守仁(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

by:凌儿窈窈

阳明先生

梳理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的人生历程,阐释其心学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要义,通过人物故事体察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心学思想精髓。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公众号...

by:浮生归来超少年

阳明先生说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by:朝花之夕

王阳明传|闻所未闻的阳明先生传记

【内容简介】王阳明传:修炼心灵安定、强大的神奇学问每天十分钟,听阳明心学,悟人生智慧王阳明是何许人物?他是明朝名闻天下、神秘莫测、文武全才、功高盖世,并以其悟...

by:暖惞

王阳明|品阳明先生一生|悟心学之二三之理

如果说品读心学,感悟知行合一其中真意要如何才能感受的更深,那一定是要从阳明先生的生平中来真正体会才更有深意,刚开始只是单纯去阅读知行合一,有时也会去思考阳明先生...

by:龙音品生活

阳明心学|阳明序记说

王阳明(公元1472年10月31日亥时—1529年1月9日辰时),孔元诞辰日2023年9月30日,汉族,幼名雲,五岁更名守仁,字伯安。因曾筑室修道于会稽山阳明洞...

by:明凡书苑

云柯说阳明 | 王阳明和阳明心学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浙江余姚人。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

by:九合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