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眼里“值得尊敬的臣子”和“鄙弃的臣子”有什么不同

2022-10-15 23:37:0403:42 54
声音简介

韩非子讲,要想建立霸王的功业,必明法术赏罚,而非实行仁爱恩意。由此,他就区别地提出了“值得尊敬的臣子”和“鄙弃的臣子”。

韩非子讲,伊尹掌握了法术赏罚,商汤因此统治天下;管仲掌握了法术赏罚,齐桓公因此称霸;商鞅掌握了法术赏罚,秦国因此富强。这三个人,都懂得霸王之术,明察于治理好国家并使它富强的方法,而不因此被世俗之言所牵制;顺应当代英明君主的心意,就会有可能直接任用平民百姓,将之提拔到卿相的位置;处在卿相的位置上治理国家,就有了尊崇君主开拓疆土的实数,这个便叫做值得尊重的大臣。

商汤得伊尹,凭借方圆百里之地成为天子;齐桓公得到管仲,成为五霸之首,九次会合天下的诸侯,一举而匡正天下;秦孝公得到商鞅,土地因此扩展,军队因此强大。所以有忠臣的君主,在外没有敌国侵犯的祸患,在内没有拨乱之臣的忧虑,天下长久平安,而名声流传后世,这就是所谓忠臣。

韩非子所“鄙弃的臣子”,除了奸臣外,又是怎样的呢?

他举例说,豫让做智伯的臣子,对上不能说服君主使他明白法术之理,以避祸难,对下不能领导统驭部众来安定国家。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便涂黑身子割掉鼻子,毁了自己的形貌,以便为智伯报赵襄子的仇,这虽然有摧残自己的形貌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为君主报仇的名声,但实际上对智伯没有秋毫之末那样的益处。这是韩非子看不起他的原因,而君主们却认为豫让忠心而推崇他。

古代有伯夷、叔齐,他们的父亲孤竹君死后立长子伯夷为君,伯夷认为弟弟叔齐比自己贤明,要让位给叔齐,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当武王伐纣时,二人出来阻止武王灭商。后来周朝建立后,周武王请二位出来做官,他们又以商朝遗臣自居,不食周朝之粟而饿死首阳山上。韩非子说,像这样的臣子不畏惧严厉的惩罚,不贪图优厚的奖赏,不能用刑罚来限制他,也不能通过赏赐来使用他,这叫做对国家无益的臣子。这是我所鄙弃的,但当代的君主却称赞他们。

韩非子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威严的权势赏罚的法制,即使尧舜也不能把国家治理好。他叹说当时社会上的君主都放弃重罚和严厉的惩办,实行仁爱恩意,要想要建立霸王的功业,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成就霸业,就要启用懂得运用法术赏罚的忠臣。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大鱼游山河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by:YD工作室

韩非子

韩非先生,赢政受教

by:正道者

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

by:儒释道传统文化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故磊溪边

韩非子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为韩非对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

by:zhyh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

by:华羽苑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