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熙红笺 · 立春 : 韩愈(上)

2023-07-04 02:21:3105:58 2016
所属专辑:轻吟:谁在秋千
声音简介

农历壬寅年正月初九日,“立春”的第六天,南京残雪冰融,寒气依旧逼人,除了让人想起南宋诗人向子諲《阮郎归》的“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之外,那里有立春物候“东风解冻”,或者“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的气象?
 
不过,同样是南宋诗人,卢梅坡的一组以雪对梅的七言绝句《雪梅》,其一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其二则把人的灵性注入到两者之间,说“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却是妙趣横生,另有一番韵味和意趣。而咏雪颂梅的,假如将诗人的人生履历融入其间,史上最经典、最宏大的莫过于毛泽东主席的《咏梅》。至于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虽无梅,但一个“千秋雪”,加一个为人所驭使的“万里船”,时空恢宏,也足以绝俗了!
 
与此相类似,我们昨天说到杜枚的《江南春》虽也无雪与梅,但也有恢宏的时空,即“千里莺啼绿映红”和湮灭了南朝的历史“烟雨”,同样富于精神,同样空灵绝俗,震撼人心!
 
杜枚的《江南春》说南朝有“四百八十寺”,清朝刘世琦所作《南朝寺考》亦说“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乃有七百余寺”,甚至远超杜枚的诗言。而南朝寺院最大特征为设东西双塔及中心柱下有专门安置舍利之处所,尤其栖霞寺为著名,其千佛岩石、石碑、石塔,风格秀美典雅,至今尚在,为重要的佛教史迹。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始于印度,东汉传入到中国而后盛行于亚洲。南朝时,刘、宋、齐和梁陈四朝均建都于南京,皇权、士大夫及贵族阶层假宗教之名以控制社会思想,稳固政权,其推崇佛教,盛极-时。以皇室帝王为例,南梁皇帝萧衍就不仅仅是尊崇佛教、研究佛法和推广佛教仪礼,而且自己就先后四次出家,潜心于佛堂而专一信仰。如此,“上有好焉,下必效之”,再加上其它一些社会因素,南朝佛法兴盛,南京城里城外寺庙佛塔林立,梵音绕梁、法轮恒旋,僧侣遍地,烧香拜佛之风更是盛行宫廷市井,尊佛礼佛的社会活动达至巅峰……真正是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不说也罢!
 
此后隋唐更替,改朝换代,唐高祖遵儒崇道而禁佛,尤其是黄老玄学、道教修行因此迎来一轮复兴与繁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听我的《卿本佳人——道冠下的如花笑靥》节目——但是到了中唐,元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819年,唐宪宗不仅信佛,而且尊佛,竟然下令群僧恭迎佛骨舍利于凤翔,“御楼以观,并令诸寺递迎供养”。
 
由此,朝野上下礼佛拜佛之风气骤起,而京都长安亦象极了亡国之时的南朝建康城——南京;此间情状,有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所著《论佛骨表》予以了尖锐而犀利的讥讽与批判;而这篇《论佛骨表》同时上奏朝廷,相当于死谏皇上,挑战皇权,让韩愈身陷性命危夷之中!
 
今天就先到这儿吧,我们明天继续叙说韩愈!我是睿熙,谢谢您今天的陪伴,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话立春

本篇短文介绍了立春节气期间的气候特点以及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by:醉心YF

立春了

翻开日历正好是立春,我看见隔壁家的小孩儿今天没穿棉衣,又看对面的瓦房,有一群鸽子在房顶上跳来跳去,前些日子堆在门前的积雪也开始慢慢融化,有几只小鸟从我面前飞过,...

by:华语音乐

立春以前

《立春以前》收入周作人文章三十三篇,多作于一九四四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谈文学的正经文章钩沉史籍、追根溯源,怀故人的感性之文淡然生死、真诚感人,而谈雨、谈送灶...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立春偶成

立春偶成,诗名,描写立春是一年之始的景象。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二十四节气的立春

每一个节气都有专属于它自己的传统习俗,立春节气当然也不例外。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一年四季将由此开启。

by:未央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