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解读他自己的《老子》(六)

2023-08-21 15:19:0001:49 39
声音简介

宋国有个乡下人得到了一块璞玉将它献给子罕(春秋时期宋国人,宋平公时任宋国的司城,即掌管工程的官),子罕不肯接受。

乡下人说:“这是件宝物,应该成为君子的饰物,不应该为小人使用。”

子罕说:“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你把宝玉当成宝物,我把不接受你的宝玉当成宝物。这是因为乡下人想得到玉,而子罕不想要玉。

所以老子说:“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把没有欲望当成欲望,就不会看重难得贵重的财物了。

王寿背着书行走,在大路上遇到了徐冯。

徐冯说:“事者,为也;为生于时,知(智)者无常事。书者,言也;言生于知(智),知(智)者不藏书。”事情,是人为的;而办事的行动产生于当时的需要,聪明的人做事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书籍,是记载人的言论的;言论生于智慧,因此聪明的人不收藏古籍。现在你为什么偏要背着书走路呢?”

于是王寿就听徐冯的话,焚烧了自己背的书,扬掉书的灰烬。

所以有智慧的人不用空言说教,而聪明的人用不着藏书的小箱子。不言教、不藏书是众人都指责的错误,而王寿现在却重复这样的过错,这是把不学习书本上的记载当成学习。

所以老子说:“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把不学习作为学习,是回到众人所指责的错误上去了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

by:大鱼游山河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by:YD工作室

韩非子

韩非先生,赢政受教

by:正道者

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

by:儒释道传统文化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by:故磊溪边

韩非子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为韩非对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

by:zhyh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

by:华羽苑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