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2022-05-10 21:23:1605:21 121
声音简介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


中国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业的人间英雄。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他们的神格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古代的英雄崇拜其实是先民们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因为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先民们对自身集体力量的艺术加工。所以在古代神话中产生了有巢氏、燧suì人氏、神农氏等人物,他们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


因此,中国的上古神话或多或少具有信史化的倾向,许多神话人物一直被看做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在神话传说中的投影。可见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正是中国上古神话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另外,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宗教观念的反映是极其淡薄的,即使在佛、道二教兴盛后,它们对文学的影响也主要体现为作家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而没有造成文学主题偏离现世的转移。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作家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的共同心态。在这种背景下,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学功用观成为古代最重要的文学观念。


“文以载道”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正、负两面的深刻影响:


首先,这种思想强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作家重视国家、人民的群体利益,即使在纯属个人抒情的作品中也时刻不忘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


其次,“文以载道”的思想也给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它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文学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样式是以抒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而叙事文学也具有抒情性质,这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例如《史记》就因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正是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中国古代的戏曲作家及理论家强调戏曲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


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社会的生动图卷,但更是古代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其次,中国古代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界,正是在精炼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


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深刻的影响,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情感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情感宣泄的适度与表现方式的简约使中国古代文学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这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征在古代文学中的积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天文

中国少数民族天文

by:伪读书人常明

中国古代文学

听中国古代文学,了解历史知识。

by:84赵老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重难点知识

by:333教育综合X文学综合

中国古代文化基础

这本书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涵盖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

by:王南说书故事频道

中国古代美文赏读

此专辑主要选择唐宋大家名篇,其中很多为中学生语文课或课外阅读选篇,很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当你学习疲累之时,听一听这些蕴含浓浓中华文化底蕴的美篇华章,可使你一洗疲...

by:星空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