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幸福与不幸

2022-09-29 15:18:0717:59 60
所属专辑:雨点的路和家
声音简介

       我生不逢时,当我出生时,父母已年近不惑,上面有四个哥哥,最小的哥哥也比我大九岁。人家说,我是老生闺女,又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是个葱花,爸爸妈妈还不知道怎么宠爱呢。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没有得到过这些宠爱,我像一个长途跋涉在沙漠中的旅人,渴望着父母爱的甘霖的滋润,可总是失望了再失望。其实,这也不能怪我的爸爸妈妈,谁让我是跟文革前后脚进门的呢?

      我的父母都是抗战时期参军的老干部。当兵时,爸爸十九岁,妈妈十七岁。爸爸所在的部队一直没离开过山东,他的个性也如他的履历一样平淡无奇,古板、怯懦而又怕事儿。而妈妈则不同,她属于野战部队,参加过潍县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她的青年时代,是在炮火硝烟、血雨腥风中度过的。这样的经历,锻炼了妈妈的个性,把她打造成了一个独立、要强、刚烈、正直的女军人,但缺乏母性的柔情。我不知道,有这样的父母,对儿女来说,是幸还是不幸。

      文革开始时,我刚刚两岁,爸爸是一所高中的校长,正处在革命的风口浪尖上。爸爸妈妈由于性格不和又加上观点的不同,动不动就在家里燃起战火。白天,我常常看到爸爸站在台上弯腰低头被批斗,夜里则经常被父母的争吵声惊醒,我也不知道他们为啥要吵架。后来,父母相继被赶到乡下去劳动改造。其实,即便是他们不下乡,我也感觉他们跟我没多少关系,因为我从小是被保姆一手带大的,这个保姆是我父母在部队时从泰山脚下带过来的,很年轻就死了丈夫,没有家人,一心一意跟着我们家东奔西走,我叫她“娘”。是娘代替了母亲的角色疼爱我,照顾我。有娘在,我就感觉很安全,不孤单,对父母的依恋也就减少了好多。

        其实,虽然父母没多少时间照顾我,并不代表他们不爱我。由于我是爸爸妈妈盼了好多年才盼来的唯一的女儿,父母对我是关爱有加的,这一点从我所受的早期教育上可以看得出来。我不记得自己啥时候开始识字画画的,反正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几乎认得小人书上的所有的字了,我画的画也被邻居郭娘娘贴在了墙上。我隐隐约约地记得,妈妈总爱在一块小黑板上写上密密麻麻的歌词,然后一字一句地指点着教我唱。通过这种方式,我学会了《国际歌》、《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好多首歌曲。也顺便认识了好多的字,为我以后的阅读提供了方便。同样,画画也是我的一大乐趣,没事的时候,我就拿出纸笔,一边画小人,一边在心里编排着故事,赋予我笔下的小人们各种悲欢离合的际遇,我常常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

        一天,我正捧着小画书《小黑鳗游大海》看得如痴如醉呢,教语文的王葆荣老师来串门了。她见我看书看得那么认真,就好奇地问我能看明白吗?我说:“能!”她便指着我正看着的一页问我,这上面说的是啥意思,我便把画书下面的说明文字一字不落地读了一遍,她大为惊讶,一个劲地对妈妈说:“哎呀,你闺女真是太厉害了,你是怎么教的呀!”妈妈笑着说:“她看书的时候特老实,一看就是半天不动窝。”因为识字早,我对读书特别感兴趣,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阅读长篇小说。我还记得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是一部外国小说—《瘸腿威廉》,是描写一个孩子找妈妈的故事。接下来便一发不可收,《过年》、《彝族雄鹰》、《大刀记》、《煤城怒火》、《战地红樱》……一本接一本一路读来,读小说成了我童年时最开心的娱乐活动。当然,这也得益于妈妈在学校图书馆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读书和画画,带给了幼年时的我好多的幸福和愉快的记忆。可是,总起来说,我的童年生活却并不很如意。我4岁那年,娘改嫁给了我大爷,并把我带到济南生活了五年,直到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才回到了自己家。

      回到家里之后,我发现大事不妙,离开了五年的家已使我找不到家的感觉了。哥哥们都已上班,不大回家。父母是那么的陌生疏离,我甚至无法开口喊一声“爸爸”“妈妈”。这种情况足足持续了两年。这让爸妈非常恼火,我想,这也许是他们以后不够喜欢我的原因之一吧。直到两年后的一天傍晚,妈妈带我去捉蝉蛹,我来到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蝉蛹四脚朝天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不知道它是死了还是活着,我想叫妈妈来看一下。可我就是喊不出“妈妈”两个字,于是,我就冲远处的妈妈喊:“哎,你来看看啊!”妈妈装着什么也没听到,继续往前走,我急了,跑过去拉她的衣服。她回头对我说:“你在喊谁啊?我是你什么人?”我不吱声了,呆呆地站在原地。妈妈火了,顺手捡起地上的一根树枝狠狠地抽打我,逼我喊“妈妈”。我疼痛难忍,最后不得不小声的喊了声:“妈”。妈妈说:“走,回家去喊爸爸,你要不喊看我不抽死你。”就这样,我像一个犯人一样被妈妈押回了家,在妈妈冒火的眼光的逼视下,我颤抖着声音叫了一声“爸”。爸爸大喜过望,赶紧把我拉过来,摆上一副象棋,要跟我杀一盘。这是我记忆中爸爸唯一一次主动陪我玩,大概他把这当成是给我的最大奖赏了吧。

     然而这件事却导致了严重的后遗症,从此后妈妈把打骂当成了教育我的法宝,只要稍不顺她的意,我就要挨她的巴掌,挨骂更是家常便饭了。妈妈信条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她认为如果我将来要有出息的话,必须经受历练,于是,十一岁的我便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挑水、洗衣、拾柴、做饭、打扫卫生,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夏天要拆洗一家人的被子,再照原样缝好。一次我正在炕上做被子,炉子上的水开了,我赶紧把针插到被子上去灌水,回来往炕上爬时手掌按在了插着的针上,针深深地扎进了我的手心,只留下半截针尖露在外面,当时我的恐惧大于疼痛,赶紧把针拔出来,幸而没出太多的血,可我的心却吓的咚咚跳了好久。

      每到秋风起时我就更忙碌了。在这个季节里我要为家里准备一个大大的柴垛,供一年烧饭之用。一放学,我就背着麻袋出门,每天要扫回一两麻袋的树叶,然后再烧火做饭。记得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夜的大雪,刮了一夜的大风。狂风吹断了校园里的好多树枝。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妈妈捶了起来,要我出去捡树枝。我从热被窝里出来,走进冰冷的风雪中,风吹透了我单薄的棉衣,冻得我浑身哆嗦。等我把很多大树枝拖回到家门前的时候,看到妈妈的脸贴在玻璃上对我笑。那时我感觉好冷,心都冻透了。

      上小学5年级时,一天晚上,我去学校排练节目,老师临时有事没来,我跟几个同学便跑到汽车站看露天电影,我记得那次演的是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等电影散场回到家门口,正碰上妈妈跟一个老师迎面走来,一看到我,妈妈大吼一声冲上前来,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猛揍。原来妈妈在家等不到我,不放心,就去学校找我了。可学校看大门的大爷说那天没人在学校。这可把妈妈吓坏了,她回家拉上一个邻居老师在我去学校的路上来回找了好几遍,连涨满水的湾里都捞过了,也没找到我的人影,她坐在湾边大哭了一场,伤心不已地回到家里,却看到我跟没事人似的从外面回来。所以气不打一处来。进了屋门,妈妈从床上抓过笤帚疙瘩又冲我一顿暴打。然后,她竟然跑出门去,在深夜的校园里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我被吓坏了,哭着从后面追赶妈妈,拉着妈妈的衣服求她跟我回家,妈妈一边走,还一边自言自语:“我要去哪?我要去哪?”目光是那样的狂乱,好象疯了一样。我跪在她的面前,抱着她的腿大哭着求她原谅我,说我以后再也不敢到处乱跑了。后面的事情是怎么收尾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那次我被吓坏了,此后几年,我常常从噩梦中惊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其实想想事情的前因后果,起因还是因为妈妈爱我,怕失去我,找了我一晚上也没找到,她以为我出事了,是我先把她吓坏了,当她一看到我安然无事回到家,恐惧和狂喜瞬间转为了愤怒。所以她的情绪反应才那么强烈,所以虽然那事对我的心理伤害很大,我却并不责怪她。 

       小时侯的我非常渴望父爱,总希望得到爸爸的欢心和关注。可爸爸却只会跟着妈妈一起骂我,让我好伤心。尤其难以忍耐的是他对我说话的方式,总是正话反说,一开口就是讽刺挖苦和打击,他从不打我,却每次都把我弄的遍体鳞伤。我只好远远地躲开他。现在想来,他可能是因为当时工作不顺心,压力大,在家里妈妈又过于强势,他不得不处于附属的位置,心里的不满和痛苦,只能找一个更弱的人来发泄吧。记得那时我最喜欢看的电影是表现父爱的影片。《英雄儿女》是我百看不厌的保留节目,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只是羡慕王芳有两个爱她的爸爸。一直到现在,只要电视上重播《英雄儿女》,我就再也摘不下眼睛了。另外还有一部电影对我影响最大,记得那影片的名字是《达吉和她的父亲》。当时电影院的检票员是爸爸的朋友,我看电影一般是不用买票的,所以,那部影片放了三天,我就连续看了三天。每一次都看得泪流满面。我真希望自己有达吉那样的好运,也能邂逅一个那么爱自己的父亲。我想,在女孩的一生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有一个爱自己的爸爸。能拥有这样父亲的女孩,应该是天底下最最幸福的女孩了。

      现在我长大了,回首童年往事,突然发现其实一切并不像我当初感觉的那么不幸。在这个家庭里,我吃的饱,穿的暖,比起许多跟我同龄的孩子来,我不知幸运多少倍。而且我还有四个爱我的哥哥。况且爸爸妈妈也并不是不爱我,只不过他们的爱有些与众不同罢了:过于理性,过于强硬,过于粗线条了。当时妈妈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我要是从小不好好理整你,让你成为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将来你结了婚,什么也不会做,有你的苦日子过。到时候还不是你自己吃亏?现在让你吃点苦头,是为了以后的甜,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现在我已快到花甲之年了,妈妈的苦心也我早已理解了。小时侯我认为她的种种无情,原来是她有意在磨练我的意志品质,培养我的能力和耐力。这也许是军人出身的她对爱的理解吧!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妈妈已给了我很珍贵的财富,令我从小就爱上了读书绘画,从没为学习语文发过愁;令我懂得珍惜,懂得怜悯,懂得同情,有一颗对爱敏感而柔软的心,赋予了我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乐观性格。当生活遇到不顺时,能够勇敢地去面对,从不惧怕苦难与挫折。成家后,家务事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做菜、蒸馒头、包饺子、擀面条都不在话下。这些还不够我受用一辈子吗?我打从心底里感激妈妈。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要论父母与子女之间最应该有也最重要的那个“亲”字儿,我却从来不曾体会到,所以,如果要想真正得到一个孩子的心,就给她贴心的呵护与陪伴,尤其不要错过她生命中那最初的几年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无行动,不幸福

我们知道何为幸福,却不知如何获得幸福。在后疫情时代,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千般痛苦,原生家庭、儿时记忆、意志不足、患得患失、敏感多疑、消极情绪。在历经了多年的积极心理...

by:听友470263708

我們為何不幸福

慈誠羅珠堪布的講述句句入心,助我們找到幸福的感覺

by:a若华

我们为何不幸福

我们为何不幸福播音:妍婷姝

by:妍婷姝

我们为何不幸福

佛教对人生的智慧启迪

by:素食女神

我们为何不幸福

当代心灵治愈学伟大经典读本。

by:格桑_花

幸福童年的秘密

欧美儿童教育心理的经典之作!童年只有一次,父母该怎麼给,才能让子女性格健康的发展?童年的成长经验,对成人生活的影响无可言喻。父母对子女的负面影响,除了暴力之...

by:卡卡的世界一切都好

《我们为何不幸福》

慈诚罗珠堪布,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州的炉霍县境内,1984年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出家,并依止当代的心灵导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潜心深入经藏,经过很多年...

by:圆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