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典故 奴颜婢膝

2022-04-02 22:29:2303:58 1427
所属专辑:中华成语典故
声音简介

奴颜婢膝
        南宋度宗时,宰相贾似道当权,朝政十分腐败。那时,北半个中国被元朝占领。元朝皇帝忽必烈(即元世祖),大举南下,企图把宋朝全部灭亡。宋度宗却因迷恋于享乐的生活。害怕战争,始终没有积极抵抗的决心。贾似道也只知贪图眼前富贵,一味迎合度宗,并且故意隐瞒敌情,谎报战讯,也不支援前线,还对朝中正直敢言的人滥加排斥,以致国土逐渐丧失,局势日益严重,终于不可收拾。
       那时有个谏官,名叫陈仲微,大胆上书,严厉指责国君和宰相的昏庸,说:“君道相业,两有所亏!”还说,宋徽宗和宋高宗的时候,也是这样,君是昏君,相是奸相,那些佞[臣们,起初竭力奉承皇帝,享受荣华,到头来他们却又投降敌人,向敌人“称臣”了。陈仲微要求宋度宗和贾似道等以徽宗、高宗时的旧事为鉴,对照一下自己,彻底悔悟,切勿把国家大事继续耽误下去。据《宋史·陈仲微传》载,陈仲微在谏书中,曾用这样两句来形容那般奸佞的权臣: “俯首吐心,奴颜婢膝”。 
      “奴颜婢膝”,是卑躬屈节、献媚求宠的意思,好比奴婢见了主子,脸上立刻堆起笑容,两腿很快就跪了下去。真是一副奴才相!
       在南宋的陈仲微之前,唐代诗人陆龟蒙的《江湖散人歌》里也有“奴颜婢膝”这个说法,那诗句是这样的:“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痴狂!”
       其实,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交际篇》中就已经有过类似“奴颜婢膝”这样的话了。它说:有些“驰骋风尘”的人物,不要求自己努力做些有益于人类的事业,而只知道巴结有权有势的人,以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为人之道。他们“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睐[lài]者,为晓解当世 。……(把山岳一样刚正直立的人,看作死硬顽固;而把满脸奴才相的人,认为深知时势。……)”

      睐,不敢正眼看人的样子。“奴颜婢睐”,和“奴颜婢膝”的意思完全一样。成语“奴颜婢膝”,大概就是从《抱朴子》的“奴颜婢睐”蜕化而来的。陆龟蒙的诗句,从诗意看,和《抱朴子》的原意也很相似。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41851113

婢的读音错误❌

不忘初心125 回复 @听友241851113

是错了,谢谢提醒。

猜你喜欢
中华成语典故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很大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每个成语的产生都有一个背景和故事、一段历史、一个传说,一首诗歌,一种哲理。成语大都为四字组成,其...

by:朝华芊朵

中华成语典故

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故事都是一个成语。这里,每一期都将为你解说一个中华成语典故!

by:漢唐文化

中华成语典故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汉语的精华,是历史的缩影,是文明的积淀,是智慧的浓缩。如果说汉语是浩瀚无垠的大海,成语就是其中点缀的贝壳,心怀珍珠,给人喜悦。成语是中...

by:1372351qosn

中华成语典故

以全新视角、全新形式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生动再现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探究中国历史上一段段传奇轶事和著名典故观...

by:匣子里有什么

中华成语典故

带你畅游成语的海洋

by:撑霆裂月9

中华成语典故

“班门弄斧”,“塞翁失马”,“三人成虎”……这些成语或许你听说过或也应用过,但是你了解它的来历和典故吗?多数成语源于历史典故,同学们可以通过典故去了解中华民族悠...

by:不忘初心125

成语典故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译韵”,视频号“多彩英语”。

by:双语园地

成语典故

中华传统道德智慧,成语,格言,名言和典故。

by:飒飒清扬

成语典故

成语是一种人们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熟语,是语言中的璀璨明珠。每则成语的形成一般都有一段典故。本书即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集大成者,共有近2000则典故。

by:霓为衣兮007